文成西坑畲族镇服饰写真(凤凰头凤凰尾凤凰山下罗源湾旁凤凰装)

罗源畲族服饰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会期间,畲族的代表穿着升级版的“凤凰装”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畲族服饰。

文成西坑畲族镇服饰写真(凤凰头凤凰尾凤凰山下罗源湾旁凤凰装)(1)

时代变迁,四季轮回,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不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图腾和记忆,还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图腾和记忆,也记录了一个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时刻。一针一线串起了个体一生的历史,也串起了一个民族的传承复兴。

福州市罗源县是众多畲族人心中的第二故乡,当畲族先民开始外迁,在罗源已经基本奠定了其服饰的基本格调,罗源畲族的“凤凰装”被很多人点赞过,没有一个民族像畲族一样将凤凰穿在身上。在凤凰身上,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与视觉经验,也记录着上千年的历史磨难和执着创新,承载着所有的美好向往和幸福梦想。

文成西坑畲族镇服饰写真(凤凰头凤凰尾凤凰山下罗源湾旁凤凰装)(2)

畲族的女子服装被称为“凤凰装”,罗源畲族服饰是“凤凰装”发展的主要地区,在罗源之后,其他地区的畲族服饰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历史上,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将畲族服饰描述为 :“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明代谢肇浙在《五杂俎·人部二》对福建畲族穿着的记载为 :“不巾不履,自相匹配。”清代李调元《卍斋琐录》的记载为 ,“妇人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傅恒《皇清职贡图》对罗源畲族妇女的着装记录为 :“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1940 年 《古田县志》的记载为:“女跣足,围裤,头戴冠子,以巾覆之,或以白石、蓝石串络缚冠上,或夹垂两鬓。”

文成西坑畲族镇服饰写真(凤凰头凤凰尾凤凰山下罗源湾旁凤凰装)(3)

目前关于“凤凰装”最早出现的时间记载,学术界认为是 1989 年出版的《畲族风俗志》,施联朱先生首次使用了“凤凰装”这一名称。但笔者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潘宏立 1985 年的硕士论文《福建畲族服饰研究》中就已经出现了“凤凰装”这一名称,对罗源式服装的介绍中提到,“盛装一般是嫁妆,平时珍藏着,她们称它为‘凤凰装’,结婚时女子头戴头冠,畲族称为‘髻’,这里不妨称为‘凤冠’”,尽管各地畲族服饰类型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其服饰是凤凰装。”

文成西坑畲族镇服饰写真(凤凰头凤凰尾凤凰山下罗源湾旁凤凰装)(4)

但是,罗源畲族服饰的制作人目前很少,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很多人都不怎么选择凤凰装了,只是在重大的婚丧嫁娶的大日子里才需要穿上一套。

在现当代社会的发展洪流下,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