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展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就,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最美职教技术能手”“最美未来工匠”等系列宣传活动暨“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今天,我们聚焦“最美职教品牌”第四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

品牌介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由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组成,于2020年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具有一定地区影响力。专业群现有在校生920人,近10年来,累计向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该专业群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1项。多年深耕,该专业群取得了令社会、企业、家长师生及地方政府广泛认可的办学成果。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1)

黄河之滨,一座现代化产业

人才摇篮正加快崛起

黄河奔腾入豫,经过的第一座城市,便是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的三门峡,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这里,黄金、铝、煤和电力带动的经济规模,曾占整个城市工业经济比重的60%以上。

多年来,无论是环顾本市,还是东望洛阳、郑州,西看渭南、西安,在这条城市带上,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各地普遍对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高端专业技术和人才具有强烈需求。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三门峡市唯一一所职业技术类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立校之初,就向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这样的铿锵誓言。

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以下简称“专业群”)应运而生。

服务河南 辐射全国

目标明确步履坚

“自专业群建立以来,我们不断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充分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高水平发展之路——致力将我群打造成为‘服务河南省乃至全国轴承产业的知名专业群’。”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陈桂芳介绍。

正是有了这种立足河南、放眼全国的战略规划,近年来,该专业群紧盯高端制造行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续创新,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一步一个新台阶。

在该专业群内,既有“国家优质校特色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国家级骨干专业。随着专业群在业内不断崭露头角和高质高速发展,专业群也得到国家、省级职业教育标志性成果项目的青睐。

“从技能到水平,专业群的‘含金量’到底怎么样?”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每个走近该专业群的人们心中,都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看“硬实力”。该专业群拥有机电实训中心、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个实训基地,每个均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专业群下属的机电技术实训基地,更是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看“实践力”。2018年,该专业群与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合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此外,该专业群还与企业共建“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与“三门峡高端装备先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并牵头成立了三门峡机械工程学会。

看“影响力”。近年来,乘着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东风,该专业群带动相关专业纷纷迈入发展“快车道”,专业实力、成果水平等指标,已在省内同类高职院校中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

“眼下,专业群的实力与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许多企业向我们伸出深度合作的‘橄榄枝’。”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黄世谋说,“我们已完成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轴承产业发展全方位对接,发展服务河南乃至全国轴承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已具备坚实基础。”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2)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3)

产教深度融合

社会认可 企业欢迎

初心可鉴梦能圆

学以致用,方为真才。“让具备专业技能的师生,成功走向职业与人生的大舞台!”近年来,从教学教研、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该专业群既注重人才的培养,也同样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三门峡乃至整个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该专业群的“校企融合、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高知名度。毕业于2016年学生王学建,是该专业群培养的一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工作6年来,俨然已经成长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专业群很早就开始实行‘校企融合’,不仅让我对职业道路规划有了清晰认识,还更明确了自己在校时的研究方向。毕业时,从学习到工作‘无缝切换’,让我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可以专心致志地发挥专业技能。”王学建自豪地说。

全国技能大赛省一等奖、国赛三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省级成果近百项……一串串在校生取得的鼓舞人心的荣誉背后,正是对该专业群培养道路的最佳褒奖。

“这是一支以专业群建设为总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产教结合发力的教师队伍。”在外地教研专家考察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该专业群教师队伍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即便是疫情期间,在校内‘足不出门’,同学们也能得到充分的实训与锻炼。”2021级学生李云祥坦率直言。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学生实训的具体需要,该专业群已在校内初步建成“产、教、研、创、训”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平台涵盖20多个实习实训场所,仅实训设备一项,学校与企业联合投入已超2000万元。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4)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5)

学校建成集“产、教、研、创、训”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人才强群 技能强国

黄河之滨展风采

与浙江企业合作成立人本科技学院,与广东企业合作成立大族激光产业学院,与湖北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专业……笃行不怠、奋斗不止,近年来,该专业群影响力辐射全国的愿景,已变得越来越清晰。“不仅如此,我们的专业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也逐步迈进——我们与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合作办学,打造国际标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还引进了俄罗斯智能制造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外,我们还培养了一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颉潭成介绍。

“能在毕业前获得这样一本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不仅是对我们4年学习生涯的肯定,也是我们迈向社会的又一块‘敲门砖’。”今年5月中旬,随着一场专业群毕业班学生人人参与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落下帷幕,学生们手持证书,喜不自禁。

据了解,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该专业群创新作为,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充分结合,不但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还成为了该院教学改革工作的一个亮点。

家乡三门峡是该专业群发展的梦想起点与滋养沃土。培养优秀学子,回报家乡、回馈社会,既是该专业群全体师生的初心,也是每个人一以贯之的使命。据了解,目前,该专业群每年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达30项,解决各类当地企业技术难题约10项,培训家乡社会面人员2000余人次。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建强高水平专业群,对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来讲,犹如‘强心剂’和‘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创新引领作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彤表示,“我院将持之以恒,做好做精做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不断通过专业群建设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推动地区职业教育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将持之以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推中原城市群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确保”,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源源不断“地方离不开、行内有影响、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力量!

相关荣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十七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河南省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项目、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河南省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6)

“最美职教技术能手”相关链接:

①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李向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张延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孙为民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侯鸿雁

⑤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刘翼

⑥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刘斌

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邰鑫

⑧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邵景干

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马文魁

⑩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晋卿

“最美未来工匠”相关链接: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张善喜

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轩晨明

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师恩达

④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彭嘉祺

⑤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郜葛

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邱泽芃

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李贺

⑧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刘淼

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栗万里

⑩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闫腾柯

③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开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制造类人才2000余名)(7)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赵浩男、贾元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