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故事启示(苏东坡与佛印的对话)

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故事启示(苏东坡与佛印的对话)(1)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这个典故非常有名,苏小妹的回答也成为心性修养的名言。

外境本无好坏美丑,好坏美丑全起于我们的自心。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印象和评价。有一个神父走进一间酒吧,一个人看到了就批评道:“看看,现在的神父也如此堕落了。”而另一个人却赞叹道:“哎呀,神父多么慈爱,竟然肯来酒吧这种地方度人。”

因此,佛教就认为:无境唯心。就是说,一切外境感受并没有真实体,只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存在,外境是主观意识的影现。

所以善良的心,看别人也总是充满善良的;美丽的心,则随时随处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样,仇恨的心看人,大都是那么可恨,抱怨的心也永远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理由。

因此,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子,用来照出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认为你的伴侣有许多缺点,那是因为你有许多缺点;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叛逆不可救药,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学会作合格的父母;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们都忘恩负意,你一定也是个忘恩负意的人;如果你认为总有人在与你争斗作对,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不肯远离争斗.......

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故事启示(苏东坡与佛印的对话)(2)

佛的心,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他成佛。

这个道理,令许多人难以领会,更难以实践。身边的众生们明明有数不尽的缺陷,怎么能看他们都是佛呢?很少有人能明白:对错的标准是一定时空和认识领域中的产物,被认识的对象并不可能真的存在缺陷,只是认识者的认识不完整而已。这道理彷佛过于深奥了,而且身为尘世凡夫,大概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认识的完整。不过,境界是镜子的道理,却很简单,而且很实用,做人的真谛,已经全部蕴涵在这一句中了。

贬低别人就是在贬低自己;障碍别人不能减低别人的成就,却障碍了自己。

赞美他人那一刻,你就庄严了自己;真正爱自己的人懂得爱护一切人乃至一切物。

所以有一句话很重要,应该记住:嘴是用来赞美的,手是用来给予的。

常常如此,你看到的佛就越来越多,而牛粪就越来越少了。

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故事启示(苏东坡与佛印的对话)(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