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元老姬鹏飞(中共元老姬鹏飞)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外交部,并全面领导新中国的外交工作。时至今日,外交部成立已经73年了,在此过程中,共产生了11位外交部部长,他们分别是:周恩来、陈毅、姬鹏飞、乔冠华、黄华、吴学谦、钱其琛、唐家璇、李肇星、杨洁篪和王毅。

在这11位外交部部长中,吴学谦、钱其琛、杨洁篪是上海人,乔冠华、唐家璇是江苏人,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

只有第三任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是唯一的一位山西人。

中共元老姬鹏飞(中共元老姬鹏飞)(1)

姬鹏飞生于1910年2月,山西临晋人。在历史上,临晋县也曾出现了许多历史名人,像唐朝宰相裴寂、张延赏,平藩名将封常清,以及近代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都是临晋本县人。

姬鹏飞幼年丧母,在读完初小一年级之后,他就辍学回家。当时,姬鹏飞的父亲染上了赌博和烟瘾,因为经常到外面赌钱,他败光了祖上留给他的所有财产,无奈之下,姬父只好将姬鹏飞送到西安去谋生。

初来西安时,姬鹏飞身无分文,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到西安一家卖盐的店铺打工,在这里,姬鹏飞学到了与各路人打交道的话术,这也就为他以后开展外交工作打好了基础。

192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姬鹏飞在西安看到了冯玉祥军队开办的陆军医院招习的广告,出于试一试的态度,他筹集资金,并报告该院。

本来,姬鹏飞对报考陆军医院不抱希望,可没想到笔试后,他竟然以前三十名的成绩被录取。在这所医校,姬鹏飞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兴趣。

姬鹏飞所在的西北军,属孙连仲26路军的序列。中原大战时,冯玉祥所在的西北联军被瓦解,为了笼络西北军余部,蒋介石将原西北军分成了六大分支,并分别以韩复榘、孙连仲、石友三、吉鸿昌、宋哲元和梁冠英任军长,由于姬鹏飞所在的连队与孙连仲相邻较近,所以该部便划归孙连仲指挥。

孙连仲虽是26路军首脑,但在许多事情上,他却甘愿任蒋介石摆布。当时,26路军许多官兵都要求北上,共同抵抗日军,可因为蒋介石的打压,官兵意愿却无法施展。

中共元老姬鹏飞(中共元老姬鹏飞)(2)

眼看着蒋介石不断削减26路军的军饷,再加上国民政府消极抗日,身为26路军旅长的董振堂、黄中岳等人遂十分不满。为了北上抗日,26路军在董振堂、赵博生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并全军参加红军。

起义成功后,26路军大部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姬鹏飞因为同情革命,思想觉悟高,红五军团组建时,他便担任了红五军团军医处处长。

姬鹏飞参加红军后,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军医人才上面。当时,红军征战频繁,后方医院急缺护士和医生,姬鹏飞为了培养更多的军医人才,一面协助傅连璋等人培训医学干才,一面又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面调拨药品,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到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战开始时,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终于步入了正轨。

姬鹏飞在军医处工作期间,救治了大量的伤员,在此过程中,他参加了赣州、龙岩、漳州和水口等战役,为红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姬鹏飞调任中央军委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并带领野战医院参加长征。

长征的征途是艰苦的,由于国民党的封锁,中央红军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姬鹏飞依旧为红军保存了大量的药品。

遵义会议后,姬鹏飞调到卫生部连任红1军团卫生部主任、军委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和中央军委后方卫生部部长等职,在他的努力下,一条贯通整个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终于获得重建。

1937年1月,姬鹏飞又到中央党校和抗大学习,不久,其开赴前线,再次出任了新四军后方政治处主任兼军医处政治协理员。

姬鹏飞是从1940年开始出任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在这一阶段,他连续指挥了郭村、黄桥、半塔集和盐城等战役,为新四军落脚苏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军医处转为军事干部,姬鹏飞起初也不太适应,但随着反顽抗日斗争的开展,他逐渐在军事层面脱颖而出,并成为了粟裕在苏中根据地时的得力助手。

1941年后,姬鹏飞连任新四军1师1旅政治部主任、1师3旅政委、苏中区第四地委书记和苏中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成功地从一名医生转变为军人。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姬鹏飞在粟裕的指挥下,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汝南、淮海和渡江等战役,当时,他不仅是苏中军区第7纵队的司令员,还担任了苏中区党委书记、苏北兵团副政委和三野7兵团政委等职,成为了与陶勇、王必成、张震等齐名的名将。

中共元老姬鹏飞(中共元老姬鹏飞)(3)

1949年10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姬鹏飞受到周恩来的调任,从前线转入外交部工作,又担任了驻民主德国大使。

姬鹏飞在外交部工作初期,主要协助陈毅元帅贯彻外交工作方针,当时的外交部,不仅包括周总理、乔冠华等职业外交家,还有耿飚、袁仲贤、倪志亮、黄镇等一批将军大使,姬鹏飞能够晋为第一代我国的驻外大使,足见其的能力。

1954年,姬鹏飞相继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代理部长和常务副部长等职,成为了我国主持外交工作最长的外交家之一。

姬鹏飞是在1972年担任我国外交部部长的,这一时期,他已经62岁了,但为了外交工作,他依然投入精力,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贡献力量。

不过,由于身处特殊时期,1974年,姬鹏飞在担任两年外交部长后,又卸任职务,改由乔冠华任部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姬鹏飞重新复出,这一时期,他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的身份,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并为加强我国国务院机关建设,恢复我国对外交往方针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姬鹏飞在晚年还出任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并负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有关准备工作,像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就有其的一份功劳。

2000年2月10日,姬鹏飞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姬鹏飞是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他一生为党,为我国外交工作政策的制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一位领导人,也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和尊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