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一首来自歌手苏红的《三月三》,在当时这首歌唱红的时候,几乎到了三月三,就会让人想到这首歌,很有时令感。春天农历三月初三,风高云淡,正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最好时候,在放风筝时,四肢、头部,甚至整个身体、全身的肌肉都要参与活动,这也是春天强身健体、排出身体沉积毒素的最佳户外运动。

放风筝起源于民间的“断鹞放灾”信仰。鹞指的是纸鸢(风筝),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带)走自己的秽气,很多人在放风筝时,会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这也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简而言之,断鹞放灾就是剪断风筝消除灾难、去灾祈福之意。

不一般的日子当然也离不开特殊的美食,在放风筝之余,三月三这天,有6种美食也是要记得吃的:

一、桃罐头

在民间传说中,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这天,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及各路神仙都会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也就是“蟠桃会”。在我国的神话中,王母是女仙之首,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她拥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还有让人吃了延年益寿的蟠桃,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只不过,在人间,三月三桃花刚开,还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所以人们就以吃桃罐头来讨个吉利,虽说不求长生不老,但也寓意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桃花运等好运不断,家中的老人能延年益寿。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1)

二、荠菜煮鸡蛋

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说“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的说法,这里的“地米菜”就是“荠菜”。因此,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吃法,已经由来已久。

荠菜煮鸡蛋的来历是这样的:相传有一天,华佗采药时遇上大雨,到一位老人家里躲雨,发现老人被头疼病折磨得厉害,于是在老人家菜地旁拔了几颗荠菜和鸡蛋一起煮,老人吃了以后头不痛了,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

后来,这种吃法在民间就传开了,用荠菜煮鸡蛋就成了三月三的习俗之一,也寓意着自己和 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不生病

荠菜煮鸡蛋制作方法:

1:准备新鲜的已经开了花的荠菜(连根带花),清洗干净。

2:将荠菜放入锅中,放入鸡蛋,加入适量的水,煮开。

3:鸡蛋煮熟后,用小勺轻轻敲打鸡蛋外壳,敲碎蛋壳形成裂纹。

4:再煮二分钟后,关火,让鸡蛋在汤汁中浸泡,等蛋白染上淡淡的绿色后就可以吃了。

最简单的做法:不用加盐等任何调料,只用清香的荠菜煮就可以了。当然,讲究的朋友也可以加些大枣、枸杞、红糖等。虽然荠菜煮鸡蛋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但是营养价值还是有的。荠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较高的钙、铁含量,开了花的荠菜保健功效更强,俗话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就是这个意思;鸡蛋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维生素A。二者的搭配,吃起来清香营养又健康。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2)

三、毛尖

三月三,抽毛尖”,这里的毛尖可不是指的毛尖茶,而是一种野草:“茅针草”的花穗,当嫩的芽尖还没抽出穗的时候,将笔直的尖茎拔下来,剥掉外皮,里面便会有一根细长的长满花穗的白白的毛尖,很嫩,吃在嘴里,甜丝丝的。毛尖也会一簇簇地生长,不换地方,很快便能拔一大把,这种美食是专属于无忧无虑的童年的美味,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它的美妙滋味。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3)

四、彩色糯米饭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山歌节,彩色糯米饭是主要的美食。彩色糯米饭是用天然染色的植物,枫香叶(黑)、苏木(红)、密蒙花(黄)、紫蓝草(紫)用热水煮开至出色,滤掉枝叶,放糯米浸泡6小时左右上色,把染好色的糯米蒸熟就可以了。吃起来有着糯米香和植物的清香,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传说仙女三圣母因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于是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不给她东西吃。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着,就去给母亲送饭,哪知每次路过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后来沉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从此,沉香的母亲就是依靠这饭得以维持生命。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

原来的黑糯米饭逐步演变成了五色糯米饭,吃彩色糯米饭,有人丁兴旺,身体健壮的寓意。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4)

五、鸡屎藤糖水

在广西和海南等地,有着吃鸡屎藤糖水的习俗。鸡屎藤是一种草本植物,当叶子被揉碎时能闻到一股类似鸡屎的味道,所以叫鸡屎藤。用新鲜的鸡屎藤榨成汁,然后再放到锅里烧开,煮开后,绿色的汁水会变成黑色,再和米粉一起和成面团,揉搓成条再切段,蒸熟后再煮成糖水吃就可以了。煮好的鸡屎藤糖水味道会有些清香,吃着也很香甜。

鸡屎藤虽然是一种植物,但是它也是一种中药材,有助于消热解毒

相传在以前,北海、合浦地区发生一种疾病,很多人都受到感染,找不到治疗办法。在三月三这天,有一个人突发奇想,用鸡屎藤捣碎后做成了一种食物,大家吃后发觉病已经不知不觉痊愈了,后来便在每年的三月三都用鸡屎藤做食物吃,还要把它挂在门檐避邪。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5)

六、蒿子粑粑

在安徽六安,三月初三是鬼节,相传这天晚上会出现鬼火和鬼魂,必须要吃蒿子粑粑这种带有粘性的美食,取粘住灵魂、不会被勾走之意,当然这种说法也是给吃美食的一个借口。将采好的蒿子去掉老叶洗净后,揉出汁水,再加上糯米粉和炒好的咸肉,用手按成一个个巴掌大的饼,蒸熟或煎熟就可以吃了。

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又是一年三月三)(6)

以上6种美食以及背后的传说故事,让人觉得美食的奇妙不仅是在触动味蕾,也是触动内心与记忆的一种滋味,还有美食带来的文化魅力,在不同的时点,美食有着不同的仪式感和浓浓的情怀。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本作者已加入律师协会,凡抄袭者,必追究到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