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代瓷器的精美造型知识(去国博赏元代瓷器)

5月21日,汇聚了国内11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的“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展览以元代瓷器为主体,以元代瓷器的历史、文化、科技、审美价值为主线,反映了元朝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物质文化、艺术创作特点和这一时期社会变革、民族融合、中外互通的历史盛景。

浅谈元代瓷器的精美造型知识(去国博赏元代瓷器)(1)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瓷路撷英——历史的映照与缩影”。元代瓷器作为蒙元时期重要的物质载体,体现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浮梁磁局的设立,开创了官办窑场引领瓷器制作风尚的先例。以景德镇为中心,龙泉窑、磁州窑等全国性和地方窑口的生产十分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瓷器海外贸易的扩展。而瓷器作为茶具、酒具、祭礼用器的具体功能,则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习惯。

浅谈元代瓷器的精美造型知识(去国博赏元代瓷器)(2)

第二单元“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通”。元代瓷器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文明互通和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其精美的纹饰,丰富的主题,多样的形制,内中蕴含着中原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元朝时期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最好物证。

浅谈元代瓷器的精美造型知识(去国博赏元代瓷器)(3)

第三单元“炉火纯青——技艺的创新和飞跃”。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飞跃的时期。模制成型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使大件不规则陈设器的成型变得更易操作。瓷器生产首次在瓷胎中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在中国瓷器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元青花为代表的瓷器釉下彩绘艺术,开辟了陶瓷装饰的新篇章。

浅谈元代瓷器的精美造型知识(去国博赏元代瓷器)(4)

第四单元 “变古易常——审美观念的表现和转变”。元代瓷器的器型和釉色,一定程度延续了两宋文人崇尚高雅素净之审美,但总体完成了由前朝士人审美主导向世俗化风格的转变,出现了更多大型器物,装饰繁密,纹样突出。而元青花的出现,正式宣告华丽奔放的审美意趣成为主流。

此次“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展出的以元代瓷器为主的96件文物精品,其中不仅有景德镇珠山风景麓遗址、元大都遗址、镇江市京口闸遗址等遗址、墓葬、窖藏的出土佳器,也有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珍品,还包含了“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沉船”“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等水下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展览还配合元代瓷器展示,增加了清光绪本《岛夷志略》、张成款剔红人物圆漆盒、僧帽形带柄铜壶等其他类别文物,力求全面还原出蒙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盛景和物质文化风貌。

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6展厅,展期2个月,票价30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