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老歌(人生何处不相逢)

记得学生时代曾经有一首传唱度很高的经典粤语歌曲《人生何处不相逢》,曲作者是罗大佑,原唱者是陈慧娴。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不久前,一次特别的“相逢”,竟在手术室外发生了。

八十年代老歌(人生何处不相逢)(1)

国庆前的最后一个手术日,我为一男一女两位年过八旬的长者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女患者姓吕,是外地退休返沪的教师,去年我已为其做了一只眼的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到0.8,这一年来眼部情况恢复良好,她今年又上门来做另一眼手术,去年因对手术效果的担心而使其术前显得顾虑重重,今年则大不相同,信心满满的她对手术后重获新生充满期待。男患者姓范,来自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是在网上查阅相关介绍后慕名来做手术的,这是他的第一只眼手术。

当天日程安排是接台手术,乘着候台的间隙,我和范老师闲聊起来,聊到了他的姓氏由来、祖籍、早年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我对他说:“看您的姓名很别致,想必祖上是大家,莫非和范仲淹沾亲带故?”他哈哈一笑,答道:“和范仲淹倒是没有什么渊源,不过,祖上可能与范蠡会有些许宗亲关系。”我细一琢磨,应该也对,毕竟范蠡是楚国人,后来又做了越国的重臣,按地缘而言,更为合理。

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和范老师有一句没一句谈兴正浓时,一旁的吕老师也饶有兴趣加入了话题,交流之后却有了意外惊喜。范老师今年85岁,原籍湖北,吕老师今年84岁,原籍上海,两人竟然是相差一届的天津大学的校友,而且还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毕业于该校土木工程系!吕老师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一直干到退休后返回上海,范老师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的研究生,由于成绩优异,学业完成后留在了同济任教并工作至今。

人生的奇妙真是无处不在,一对素昧平生的老校友居然在人生步入暮年的时候,在本不可能相逢的地点不期而遇了!我的无心插柳,竟然促成了相隔一个甲子的校友情。两位老人之前素不相识,却好似久别重逢的老友,无限感慨。他们谈起了天津大学的校庆和百年多校史,谈起了共同认识的同学和校友,谈起曾经的校园生活,二人相谈甚欢,互致祝福,祝愿对方手术顺利,并约好术后在病房继续他们未尽的话题。

两位耄耋老人的手术都很成功,术后视力都恢复到0.6以上。术后第一天,当揭开纱布那一刻,两位老人重回清晰世界的那份喜悦绽放在他们的脸颊。这是送给他们最好的国庆节礼物,当然,还得加上校友相逢这一份手术外的意外收获,我的内心异常宽慰。

从他们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辈,也不禁联想起国庆期间热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父辈》,岁月的年轮和沧桑已深深写入了他们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华发,他们将其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祖国,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历经磨难,是见证和参与共和国励精图治、艰难成长的一代人。在他们的人生字典中可能没有“惊天伟业”“飞黄腾达”等字样,但他们却用自己坚实的脚步,用平凡的每一天,用默默的奉献,铸就了共和国而今的辉煌,他们的名字应该留给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祝福他们晚年幸福。

“谁在黄金海岸,谁在烽烟彼岸,你我在回望那一刹,彼此慰问境况……”两位老人出院了,歌中的几句歌词,一直回荡在我心中。相信这次特殊的诊疗经历,将在我们三个医患之间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温馨而美好的记忆。(辜臻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