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1)

一、交流平台

1、交流范例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比喻、拟人,想象丰富)

“当小雨滴汇集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顶真、拟人、比喻,用词优美、准确)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2)

二、词句段运用

1、提示

“得”后面的词语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或状态怎么样,如“走得很快”“疼得直叫唤”“乐得合不拢嘴”等。

2、我发现

第一句中第一个短句结尾的词语是第二个短句的开头,第二个短句结尾的词语是第三个短句的开头。

这句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顶真就是用前文的结尾(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一种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4)

三、书写提示

1、提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捺都是重点笔画,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5)

四、日积月累

1、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2、解字词

①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与采莲女劳动生活的情态。

②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③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④芙蓉:指荷花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3、诗意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直到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七(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6)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