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哪些对联名家(民国总理写有一副对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诞生了许多瑰宝,例如对联。根据最早的记载,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明朝洪武年间曾经出土过一件铁制木架,上面刻有孙权的年号,写有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联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像春节时候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贴的对联叫庆联等等。民国总理曾写有一副对联,用于勉励家人,今天再去细读一番,简直就是人生指南,值得我们各位背下来!

民国有哪些对联名家(民国总理写有一副对联)(1)

王士珍旧照

这位民国总理就是王士珍,北洋三杰之首,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传奇经历!

王士珍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曾祖父王朝正擅长行医,书法也非常厉害;祖父王履安是一个秀才,除了会点医术外,武功耍得也非常好,人送“戎马书生”外号。不幸的是,王士珍出生不久,父亲和伯父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伯父家已经断后,所以王士珍要肩挑两房,九岁后就入私塾读书,后被正定镇台叶志超欣赏,将15岁的王士珍收为属下,当一名勤务兵,开启他的军旅生涯。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王士珍也一同前往,曾给叶志超献上奇计,可惜并未被采纳。虽然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惨败结束,但左世珍却在出兵朝鲜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后来被袁世凯收入麾下,前往天津小站练兵。在小站练兵时,王士珍结识了段祺瑞、冯国璋,后人把他们三人称为北洋三杰,而王士珍就是北洋三杰之首,外号北洋之龙,开始显赫清末。

民国有哪些对联名家(民国总理写有一副对联)(2)

时代激烈变革中凹显其双面性格:

袁世凯能够拥有北洋这强大后盾,王士珍是功不可没,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王士珍又极其矛盾,他反对段祺瑞的共和宣言,得知溥仪退位后,又竭力为清朝争取优待条件,表示永远忠于清朝,不愿意在退位诏书上面署名,选择辞官隐居,以示不满。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段祺瑞、冯国璋两人开始离心离德,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搞得袁世凯寝食不安,便心生一计,想要把王士珍请出来,利用“龙头大哥”的身份进行压制。不过,王士珍无意官场,就算是派袁克定去请,王士珍也不为所动,最后还是段祺瑞有办法,利用老朋友相见邀他到车站,将他强行架上火车开往北京。不得已之下,王士珍只好前去拜见袁世凯,被任命为陆军上将衔,负责在袁世凯和冯国璋段祺瑞三人中和稀泥,维护北洋的团结。

袁世凯病逝后,北洋内部分崩离析,矛盾斗争极其激烈,给了张勋可乘之机。1917年6月14日,张勋率领辫子军到达北京,拥护已经退位的清废帝复辟,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居然支持,还当上了复辟内阁议事大臣。复辟闹剧仅仅持续了12天,就以失败告终收场,王士珍觉得没脸见人,便想要再次回乡归隐,不过段祺瑞并没有怪罪他,反而是极力挽留,任命他为陆军总长,冯国璋担任总统,段祺瑞自己则负责国务总理。一时之间,“北洋三杰”成了世人仰慕的对象,然而这只是表象而已。

民国有哪些对联名家(民国总理写有一副对联)(3)

王家门前对联

民国总理和稀泥,最后的政治光芒:

1917年9月,孙中山举起北伐大旗,宣布段祺瑞为叛逆,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气势冲冲要武力一统南方,冯国璋则主张和平解决,两人争执不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王士珍对此十分无奈,只能尽力在两人之间和稀泥,最后走马上任、担任了三个月的内阁总理,便离开是是非非的政坛,隐居在北京。

在那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王士珍是一个矛盾人物,但他家风十分严格,在正定公馆二道门上贴有一副对联,是王士珍亲笔所写,上联是“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下联是“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意思是提倡不要浪费,劝诫世人勤奋努力做堂堂正正的人。抛开王士珍这人的身份,这副对联确实值得我们当代人借鉴,甚至可以作为我们的人生指南,用以勉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