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

考点解读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力不能单独存在)。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 N。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8.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二、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3.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大小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生相同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即弹性强弱不同。

5.弹力的基本特征:

(1)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2)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4)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

三、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2.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2)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3.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其中g=9.8 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我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心当作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支撑法和悬挂法来确定它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稳度

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5.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接触面粗糙。B.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C.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已经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②用滚动代替滑动;③加润滑油;④利用气垫。⑤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考点考向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2)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3)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4)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5)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6)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7)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8)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9)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0)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1)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2)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3)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4)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5)

初中物理第8章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力与运动的考点解读及考点考向)(16)

有问题请到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