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旧居博物馆(名人故居北京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旧居博物馆(名人故居北京郭沫若故居)(1)

郭沫若故居,又被称为郭沫若纪念馆,位于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1965年,北京市调整路名和门牌号以前,这里原为“西河沿8号”)。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198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郭沫若(1892一1978),中国的大文豪,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故居原址最早是和珅府邸的一座花园,後成为恭王府的马号,民国时达仁堂乐家从恭亲王後代手中买来作为宅院。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郭沫若旧居博物馆(名人故居北京郭沫若故居)(2)

故居大门坐西朝东,大门对面是砖砌照壁,大门内有一座小土丘。故居大门上方悬挂着“郭沫若故居”金字牌匾,为邓颖超1982年9月题写。故居为大型四合院,入垂花门进四合院,由正房、耳房、东西厢房和后罩房组成。

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铜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过垂花门,是由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回廊、暖廊将其连为一体,迎面五间正房是郭先生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

郭沫若旧居博物馆(名人故居北京郭沫若故居)(3)

郭老生前最爱银杏树,将塑像放在银杏树下,铜像才像活了一般,为故居增添了一种诗意。另外,在院落里一对雕刻生动的石狮子蹲坐在树下,为草坪增添了几分新奇和活力。垂花门前两口不成对的铜钟与两株古柏相伴为伍,稍高的一只铸于明天顺元年,另一只铸于清乾隆年二年。石狮、钟都是郭沫若生前的收藏。

郭沫若旧居博物馆(名人故居北京郭沫若故居)(4)

四合院的西侧有一排房,是当年郭沫若存放手稿和藏书的书库。藏有郭沫若生前大量著译手稿的原件及研究工作所用的书籍,特别是一批有关《管子》研究的线装书很有价值。故居里保存着郭沫若的手稿、图书和文献资料。建国後,这里先後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和宋庆龄的住所。1982年郭沫若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沫若先生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活跃在我国文化科学战线上,他不仅在文学、艺术、史学、古文字学方面成就非凡,而且还是一位富有感召力的社会活动家。他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与头衔。比如: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等等,多不胜数。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界的旗帜。

这里环境优雅,安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尽管郭沫若人品备受争议,但他的确是才华非凡,留给世间的不光是好多的著作,还有这座幽雅别致的小院。

以上内容由古建家园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