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

正文是期刊论文的核心部分,它是选题中的研究计划的展开,起着展开论题、分析问题、得出观点的重要作用。要发挥上述作用,正文写作时就要强化分析论证,体现递进逻辑。正文写作层层深入有两层含义,一是正文框架结构要具备递进特征,二是正文各组成部分内部论述时,也要逐层推进,不能平铺直叙。相比框架结构的递进性,更多人的写作困难在于——不知道怎样让正文各部分的前后段落、前后语句体现递进逻辑。这里提供三个写作技巧,方便大家参考。

一、设置必要子论题,确保论证链为真

“层层深入”说白了,就是一层比一层深入,由浅入深。三段论就是一种体现了上述关系的论证链。不过,这里的“三段论”既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有关,又跟亚氏的三段论有区别。说它跟“三段论”相关,是因为我们需要借助三段论里的大前提和小前提,一步步去推导论点。说它们跟“三段论”有区别,是因为常规意义上的“三段论”推理并不关注“大前提是否为真”。但在实际的正文写作中,若要追求层层深入,就务必确保大前提为真,否则大前提若为假,后文无论怎么写,都属于无用功。而要确保大前提为真,则需要把这个大前提也作为一个待验证的论题,并按照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为它提供一些更为细化的大小前提,从而增加内容深度,确保正文层层深入。

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病人、家庭与医生》一文,该文研究的问题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中国病人、家庭和医生共同卷入的患病行为特征,以及对中国人就医行为和医疗模式的影响。研究上述问题,需要满足一个前提,即“二十四孝”里的就医故事,反映着中国病人、家庭及医生的通常做法。不然,如果“二十四孝”里的涉医行为并不能代表中国古代就医/医疗的通常做法,那么就不能继续围绕该研究问题往下论述。该文作者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在正文第二部分就针对上述前提做出了回应。

作者的具体写法是,首先现承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一切质性研究必须为本身提供的辩护”。之后,作者在该部分第二段指出,“在前工业社会时期,绝大多数中国人缺乏良好教育和获得系统的正统医学知识的途径,他们的患病相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常民知识(lay knowledge)的型塑,而夹带在像“二十四孝”这样高度流行的大众故事里的与医疗有关的信息,正是后者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其实使用了三段论。大前提是“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中国人的患病行为受常民知识的型塑”,小前提是“‘二十四孝’包含很多与医疗相关的常民知识”,论点就是“‘二十四孝’能够反映中国古代就医/医疗的普遍做法”。由此,通过增加必要的大小前提,“二十四孝”样本在论文中的有效性得到了检验,也就为论文后面的内容围绕“二十四孝”里的涉医故事,研究中国人的就医、医疗行为特征打下了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论题的大前提“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中国人的患病行为受常民知识的型塑”,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大前提为真,但是论文作者在实际论述时,仍然把它作为一个有待论证的论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大小前提,大前提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缺乏良好教育和获得系统的正规医学知识的途径”(这是史实,所以作者没有继续论证),而“良好教育和系统正规医学知识”其实是官方教育和专家知识,小前提作者没有明说,它实际上是“常民知识不属于正规的专家知识,且是专家知识之外剩余的全部知识”,因此得到论点“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中国人仅有的医学知识来源及其患病行为,受常民知识的形塑”。上述论证链中的每一个论据、子论点都为真,一步步验证了主论题。

二、善用“连词”和“过渡”,建立”连接”搭“关系”

连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表明后一分句要比前面的分句更深一层。“过渡句(段)”好理解,就是那些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或段落。正文写作“层层递进”,虽然主要依靠由浅入深的逻辑推理来实现,但是,再高明的逻辑推理,也要体现在具体的字词句段的语言表述上。特别是,要用字词句段把正文的各种内容连接起来,构建关系。正文层层递进的论述,离不开连词和过渡句(段)的使用。“层层深入”意味着正文写作不能平铺直叙,应当有一定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连词和过渡段的使用,正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这里,仍以《“二十四孝”中的病人、家庭与医生》一文的正文第二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1)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2)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3)

上图中的“既然……那么……”“……同时也……”“如果……那么……”“由于……尽管……也……”“尤其是……”“从……也从”,都属于连词。其中,“既然……那么”“如果……那么……”中的“既然/如果”表达的是条件或前提,“那么”表达的是一种结果或发展态势,后者表达的意思更进了一步,显然是一种递进。“……同时也……”“尽管……也”“从……也从”表达的是一种现象或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也即作者试图借助“多种可能性”,一步步试探,逐渐逼出自己想表达的论点。“尤其是”显然是一种“强调”,即把焦点对准有助于进一步论述、得出观点的那些关键信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一切质性研究必须为本身提供的辩护,同时也多多少少是一个‘先有鸡还是蛋’式的问题”,这句话属于过渡句。既承接上一段提到的“样本典型性问题”,又为下文“进一步分析样本典型性问题”做了铺垫,充当了起转承合的桥梁。

当然,关联词语和过渡句(段)还有很多,不再赘述。这里只着重说,同一个段落里的每一句话,同一篇论文论文里的每一个段落,其顺序并不是可以随意排列的,谁在前,谁在后都是固定的。比如,同一个段落里的各个分句,有偏句和正句之分,偏句在前,正句在后。为了让它们各居其位,就需要使用连词、过段句(段)把各个段落、句子连接起来,建立关系,把它们的位置、顺序、地位等固定下来,从而方便正文整体论述的层层深入,也方便期刊编辑或审稿人通过连词、过段句(段),理解正文的论证逻辑,把握正文中的关键信息。不过,对多数作者来说,正文写作“层层深入”存在的不足,或许不是“不知道写正文要使用连词、过渡段句(段)”,而是不知道“论文内容的前后关系有哪些?从哪些方面思考前后关系?典型的关系模型有哪些”。在《“二十四孝”中的病人、家庭与医生》一文的第三部分,作者提到了“发生情境、行为主体、内容及后果”。这里面就包含多个关系模型。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4)

比如:1.事件→条件/情境;2.事件→脉络→中介条件;3.事件→主体→策略/互动→结果/后果。这几个关系模型理解起来并不难,其中,模型2是对模型1的延伸,模型3是对模型2的延伸。这里面的大逻辑是,利用产生某个事件或现象的条件/情境、这个事件所寄寓的脉络(即该事件在具体维度上的位置),以及行动主体在事件中采取的策略和策略结果,把事件或现象中的各种自带信息、各种推理信息建立联系,并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我们的正文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本质性认识。

事实上,上文作者也的确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把正文内容引向深入的。比如,作者在正文第三部分分析了就医情境(家庭)与情境中的主角,第四、五部分针对家庭这一就医情境下的主角——子女展开论述,并按照情境中的行为脉络(即“治疗者”和“照料照料者”两大维度)做了更深入的分析,并最终在第六、七部分得出了上述行为(就医策略)的结果,即在现代医学看来明显属于病态行为的举动,中国传统文化却认为是正当合适的,而且被视为中国家庭代际亲密的一种理想表现,这种以病痛为前提发展的依赖性亲密关系是高度躯体化取向的。主角都是两种身份的混合——极度积极的照料者,兼具有奉献精神的医疗辅助人员。

三、用“组合”补充解释,用“类别”分类拓展

“组合”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据共同支持一个论题。在“组合”论证结构中,任何一个论据对确定论题真实与否,仅仅是有必要存在,但并不能单独为其提供充分的支持。也即,只有多个论据一起参与,且多个论据全部为真,才能让论证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其他论据的配合,单一论证并不足以推导出特定的观点。这样说起来,“组合结构”似乎跟三段论很像,但二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可图解如下: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5)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6)

左图显示的是三段论,右图显示的是组合结构。三段论是一种线性结构,即论据对论题的支持是一种直线性的关系,比如左图的①②©,②是①的论据,①是②的论题或结论,同时①又是©的论据,也是整个论题的子论题,即便没有②,①照样能论证得出©。而右图的①,并不能像左图的①那样,自己就能得出©,而只能和②一起去推导论证。组合结构在正文写作中的典型应用,就是“论据 补充解释”。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病人、家庭与医生》一文的第一部分,为了论证“孝”是儒家的核心范畴,作者把“父母患病情境下,儒家对子女行为的期望”作为论据。紧接着,作者又列举了《论语》中有关“孝”的问题,这显然是对上述论据的具体补充。举完论语中的这个例子,作者又对这个例子中的孔子语录展开解释,指出“疾”是“孝”的典型情境,从而论证了“孝”是儒家的核心范畴。当然,在最后,作者又补充了一个《孝经》里的例子,再次重申了《论语》对“孝”的定义,确认了“孝”是儒家的核心范畴。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7)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8)

如果说“组合”论证是一种收敛结构,即多个论据直接指向同一个论题或结论,那么,正文用“类别”分类拓展以达到层层深入的目的,则属于发散结构。也即,为了更好地论证主论题,正文根据实际需要,把主论题分成多个子论题,每一个子论题再分别展开论证推理。这样,由一个主论题扩展出无数个子论题,以及无数个由子论题扩展得到的论证结构。这样的论证结构,就像蜜蜂建蜂巢。无数个根据蜂种个体大小分别搭建的小蜂房,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蜂巢,蜂房与蜂房间的缝隙也被各种材料填充起来,牢不可破。

如何让目录与首页的节数保持一致(正文展不开让正文逻辑)(9)

《“少教不教”真的不管用吗?》一文的正文部分,就很好地使用“分类”的写作策略。这是一篇反驳另一篇已发表论文观点的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很清晰:先反驳对方论文的理论基础的理论基础,即理论基础是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是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短时记忆模型;再反驳对方论文的理论基础,即认知负荷理论;之后,针对认知负荷理论所指向的“少教不教”到底管不管用,作者把这一问题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在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方式背景下进行探讨;从相关理论及教学的一般意义层面分析完毕后,作者又回到对方论文本身,指出对方论证存在的证实性偏见;最后,作者又超越对方论文这个单一的文献,围绕“最新文献”指出“少教不教”在教学目标实现方面所被证实的积极作用。

这里,作者将正文的论证划分为“理论”“教学实践”“对方论文”“最新文献”等几个板块,这就是一种分类思维,而且上述划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递进逻辑,即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的理论基础→教学情境下的理论机制→论文自身的不足→更新的文献支持。用“类别”分类拓展,达到层层更深入的写作效果,在该文正文各部分的论述中,体现得更明显。

比如,第二部分“对认知负荷理论的质疑”,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认知负荷理论本身并非无懈可击”。为了得出这一观点,作者分别从“前提预设”“测量方法”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其中,在“理论预设”方面,作者找到了两个理论预设,并分别论证了这两个理论预设都无法证伪;在“测量方法”方面,作者首先指出“认知负荷测量方法分主观性测量法与客观性测量法”,也就是做出了分类,之后围绕“主观性测量法”和“客观性测量法”两个方法继续分析。如果说“测量方法”的反驳尚属于理论层面上的探讨,那么,之后作者所说的“认知负荷的测量还会导致实践困境”,则又把反驳的矛头从理论指向了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内容深度。围绕上述“分类”,作者逐层揭开了“认知负荷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从而让读者相信作者做出的所有反驳都是可信的。

该文第三部分“知识、技能与能力的习得条件”,作者同样通过“分类”完成了论述的层层深入。比如,我们经常提“教学三维目标”,该文这部分提到的“知识”“技能”“能力”就是三维目标的变种,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越靠前的越容易实现,越靠后的越难实现。因此围绕“三维目标”这一框架展开论文写作,本身就体现着由易渐难的递进逻辑。而且在该部分第二小节“技能及其习得条件”的论述中,作者还把“技能”按发展阶段分为认知阶段、关联阶段、自主阶段,并分别介绍各阶段技能的习得,从而在具体维度上让正文内容的论述更进一步。

小结

虽然本文总结出正文层层深入的三个操作技巧,但在实际写作正文时,上述技巧不一定是单独使用,更可能是相互配合着使用,也就是使用“综合”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本文在讲解不同的写作技巧时,有时会反复使用同一论文案例,原因正在于正文“层层深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多种写作技巧一起使用,更可能确保论证充分,层次清晰,逐层深入。当然,正文到底用哪个技巧,到底要深入到何种程度才能结束,取决于论文的实际写作需要,以及作者本人对审稿人理解能力的预计和把握。

作者:刘小华(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论文##论文发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