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完整版(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53辑)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世界,想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又无从入手时,那么,请从这里开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完整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完整版(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第53辑)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完整版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世界,想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又无从入手时,那么,请从这里开始。

了解勃拉姆斯管弦乐作品的最好向导

D大调《第二交响曲》

借助《第一交响曲》成功后的信心,1877年夏天,勃拉姆斯在惯常的旅行期间,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写好了这首D大调交响曲。奥地利巴登美妙的田园风光对这部交响曲的创作特别有促发作用。确实,《第二交响曲》散发着乐观的情绪,处处阳光明媚,轻松怡人,同《第一交响曲》时而紧张、时而不祥的情绪形成对比。据说,勃拉姆斯当时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女友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这位女士等听他的《第二交响曲》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时常会对勃拉姆斯发发小脾气。有一次勃拉姆斯不经意将交响曲(Symphnia希腊文)中的ph写成了f,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指责,而勃拉姆斯给她的答复是:“这部新的交响曲只不过是一部交响小曲而已,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无需老向你展示。到全部完成时,你只需用你的小脚轮流踩动钢琴踏板,上下以最强最弱音弹奏出C小调和弦,你就能清楚地把握住我的这部新作品轮廓。”这只不过是勃拉姆斯当时自我解嘲的一句话而已,其实这部交响曲还是非常有内涵的。

《第一交响曲》在1876年11月初演时,人们对它的成功还信疑参半,但《第二交响曲》一上演,就得到听众的完全赏识。他们在每一乐章结束时都起立欢呼,向勃拉姆斯表示敬意。此曲很快就风靡欧洲。它不仅有时被认为是勃拉姆斯最好的交响曲,有时也被认为是了解作者交响曲创作的最好向导。这部交响曲比第一交响曲更古典化。它配器简单,乐队规模也没有超过标准的双管制,只是在第一、第四两个乐章加用了三个长号和一个大号,因此,这部交响曲的音色透明、清纯,具有更为典型的古典风味。在当时李斯特、瓦格纳色彩缤纷的管弦乐作品风行之时,让人耳目一新。尽管乐器较少,但作曲家突出了个别乐器的音响效果,在复杂的声部中妥善安排了音色明暗之间的对比,因此没有给人形成单调、稀薄的感觉。

《第二交响曲》通常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静谧、安宁的气氛贯穿了全曲,与被称为勃拉姆斯的“命运”的《第一交响曲》相比,虽然《第二交响曲》在个别地方仍能听到《第一交响曲》那悲剧性的遥远的回声,但是它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宁静致远、清新明朗的田园画卷。勃拉姆斯仅仅用了4个月就在依山傍水的奥地利巴登写下了《第二交响曲》,充满了惊人的灵感,这在勃拉姆斯的创作过程中是不多见的。当时(1877年),勃拉姆斯来到安适、宁静的小镇贝尔察赫度假,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再加上统一后的德国局势安定,因此心情格外舒畅,难怪他“下笔如有神”了。

整部交响曲的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不很快的快板,这是个异常优美的乐章,表达了亲切而温馨的感情,展现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景色。第二乐章: 不很慢的柔板,如泣如诉的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开头稍许给人压抑忧伤的感觉。但很快中间段的主题仿佛是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畅想和眷恋,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幽情下感伤,色彩较为暗淡。第三乐章:优雅的小快板,双簧管吹奏出一个清新明快的主题,接着乐队跟着奏出愉快的乐句,就这么一唱一和着,使人精神为一振。第四乐章: 精神抖擞的快板,这是个激情欢腾的乐章,仿佛人们载歌载舞,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节日氛围,欢欣、思考在中间乐段交织着,最后在声势浩大的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用音乐思考和总结人生的伟大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其中不仅洋溢着作曲家成熟的热情和力量,也蕴含着其悲观与黯伤的情怀。

《第四交响曲》于1884年和1885年夏作于阿尔卑斯山小镇穆尔祖什拉克,那里的地方海拔很高,以至春迟秋早,在冬天降临之前,当地的水果几乎还来不及成熟。勃拉姆斯将完成了的第一乐章从这个严寒地带寄给了他的一位最亲近的、最知己的朋友,伊丽莎白·冯·赫尔措根贝格。

“我可以冒昧地给你寄上一首我写的乐曲吗?”他问道,“你是否愿意花点时间看看并简短地复我一信?遗憾的是,总的看来我的作品比我本人要使人感到愉快些,它们也不需要多加说明!但这些乐曲像这儿的樱桃一样永远不会熟得可口,因此,你不要担心你不喜欢这东西的味道,我根本不急于写出一部质量不高的第四。”

对自己总是要求严格的勃拉姆斯很担忧,当伊丽莎白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快就给他回信时,他写了一封信给她的丈夫,表现出他那种强作诙谐的特点,“我最近着手的写作显然是完全失败了:一部交响曲就此完了!但是我恳求你的夫人不要为我浪费她那美妙的资财,来写一封措辞巧妙的信以示友好。”

后来勃拉姆斯根据整个交响曲总谱手稿,将乐曲改编成钢琴四手联弹,为他的六个最信赖的音乐家朋友演出,但他们不很热心,作曲家由此更加忧心忡忡了。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勃拉姆斯把交响曲的首演权给了他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冯·彪罗,幸运的是,冯·彪罗非常喜爱这部交响曲。在勃拉姆斯来迈宁根之前,冯·彪罗举行了第一次排练,之后他写道:“第四真了不起,非常有独创性,有个性,像一块巨石,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无可比拟的力量。”

和彪罗的交往,使勃拉姆斯受益匪浅。因为当时,彪罗担任迈宁根宫廷指挥,在他的严格训练之下,迈宁根宫廷乐团已经上升为欧洲屈指可数的乐团,而他为试奏勃拉姆斯的新作提供了方便。

显然,彪罗将乐团训练得很好,因此,1885年10月25日在迈宁根宫廷剧场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的首演大获成功,然后在各地演出了11场。充满自信的勃拉姆斯从此经常指挥此曲,而且在编排音乐会曲目时,他不允许把别的乐曲放在它的前面。

彪罗认为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是继贝多芬《第九》之后的杰作,称之为《第十交响曲》,早已传为佳话。彪罗对勃拉姆斯的才能无限钦佩,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推广他的作品。与勃拉姆斯的其它三部交响曲相比,《第四交响曲》之所以能够得到真正的评价,也多亏彪罗的好心和热忱。

有关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还有这样一段传闻。

1885年夏完,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创作接近尾声时,勃拉姆斯租赁的房屋附近有一人家失火,火势转瞬间扩大,勃拉姆斯的房屋也被烟火包围了,如果是常人,肯定会首先考虑他的音乐原稿的安全。但是,勃拉姆斯却置重要的原稿于不顾,和人们一同救火去了。不论别人怎样劝阻,他也不肯回自己的房屋。结果,在千钧一发之时,幸亏朋友们把他的手稿抢救出来。后来,勃拉姆斯说,救助素不相识的人比自己的事更重要。在自己的心血结晶即将化作灰烬时首先去救助邻人,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高尚行为。这部交响曲诞生的背后有这样的美谈,是令人难忘的。

的确,在勃拉姆斯的四首交响曲之中,这一部是最富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第四乐章,他没有采用通常的奏鸣曲形式,而采用了巴赫之后已经绝迹了的古老的变奏曲形式的帕萨卡里亚舞曲。还有,第二乐章采用了教会音阶,比其它三部交响曲更富有古典形式的气氛。而且,整体上并没有陈腐的感觉,形式与内容浑然一体,乐曲的浪漫气氛更加突出。

如果说,勃拉姆斯在《第一交响曲》还看得出他追赶贝多芬的强烈的好胜心的话,而在《第四交响曲》当中则已丝毫也找不到那样的痕迹了。勃拉姆斯对交响乐这种形式已经挥洒自如,建立了自己独创的世界了。对于新古典主义的勃拉姆斯来说,《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第四交响曲》最集中地体现了勃拉姆斯交响乐创作艺术的成熟、完美,他精神的深刻、力量,也最透出了他心灵的黯伤与悲观。这部作品产生于浪漫主义晚期的1885年,它是古典乐派精神的夕阳和深秋。

著名的音乐学家朗格说:《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从末乐章中,人们能听到为交响乐的灵魂永远安息而奏出的安魂弥撒。勃拉姆斯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在回答某人的问话时说道:“什么·问我喜欢哪一部作品·那,就是我最后听到的作品了……”他所说的最后听到的就是一个月以前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会上演奏的这部《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前后连惯性,有着明显的与时俱进的变化特点。他的四部交响曲从他整个的一生来看,恰似一部几十年的巨型交响曲,每一部交响曲都表现了勃拉姆斯特定生活阶段的思想精神面貌,构成了巨型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开篇宏大的第一交响曲,构成勃拉姆斯巨型交响曲奋斗的第一乐章;抒情优美、春光明媚的第二交响曲构成了勃拉姆斯充满爱心、充满情感的巨型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相对较短小而安逸轻松的第三交响曲,正好构成了内心渴望和谐与安宁的勃拉姆斯巨型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而充满总结与回顾、奋斗与幻想的第四交响曲正好符合交响曲终乐章概括与振奋的心理需要,从而构成了勃拉姆斯巨型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勃拉姆斯用四部交响曲写完了自己一生的创作及思想历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深刻的感悟与理想,成为19世纪古典主义形式创作的交响曲最经典的篇章。

德奥音乐经典组合君特·旺德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惊人演绎

君特·旺德,这位德国指挥家在他近70年的指挥生涯里,以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而享有盛誉。1982年,年届70高龄的旺德开始执棒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Sinfonieorchester)。十多年间在这一位置上,他兢兢业业,老而弥坚,创造出其指挥生涯的又一座高峰。他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联袂录制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全集,被奉为典范。

德国古典乐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勃拉姆斯一生创作了四部交响曲。本专辑收录他的《第二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第二交响曲》通常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曲”,静谧、安宁的气氛贯穿了全曲,充满了勃拉姆斯惊人的灵感。《第四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被评为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一部,也是其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其中不仅洋溢着作曲家成熟的热情和力量,也蕴含着其悲观与黯伤的情怀。

在这张勃拉姆斯第二和第四交响曲的唱片中,人们可以感觉到,旺德诠释的勃拉姆斯十分忠实原作,沉稳,自然,而且厚重。尤其在《第二交响曲》中,指挥与乐团的配合,简直就是浑然天成,流淌出的音乐似乎就是勃拉姆斯精华的荟萃。而在《第四交响曲》中,他指挥棒下的音乐表现,或明或暗,似乎有欲言又止的感觉。特别是第一乐章,速度略快,与其说音乐表现带有悲剧的色彩,还不如说是显得充满忧郁的感伤。而后的乐章又显得沉稳持重,充分表现了勃拉姆斯式深邃而又浪漫的音乐精神。经过发烧手段处理的音响效果,使本专辑成为了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又一个名演名版。

▼旺德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联袂演绎,带你走进勃拉姆斯的交响世界

德奥音乐作品权威诠释者君特·旺德带来“原汁原味”的勃拉姆斯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

你懂的

文字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图片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 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外星古典小镇

爱音乐,不孤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