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

前不久,当今动物学上最长寿的鱼——来自美国芝加哥薛德水族馆(Shedd Aquarium)于1933年购得,被称为“老爷爷”的一只肺鱼,因健康状况恶化,以90余岁高龄过世。据悉,“老爷爷”这些年在芝加哥已有超过1.04亿人看过它,是鱼界不容置疑的大明星,在“老爷爷”去世之后,人们找到了它留下来的一段关于它自己这一生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这传奇的一生。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1)

世界最长寿鱼90岁高龄被称为“老爷爷”(中国新闻网)

我是一条传奇的鱼

孩子们,我是一条肺鱼。我出生在澳洲,活在美洲,从根儿上论,我应当算是个美籍澳裔吧,我的家族非常的古老,距今已经有四亿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三种肺鱼——澳洲肺鱼、美洲肺鱼和非洲肺鱼,很可惜我们这些亲戚平时很少见面,毕竟我们之间隔着汪洋大海呢。活了90余年,我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过全世界大约1亿多人,大家管我叫活化石,我经历的美国总统大概有10多位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有:罗斯福总统,杜鲁门总统,肯尼迪总统,尼克松总统,里根总统,布什总统父子,克林顿总统,奥巴马总统……川普总统成功当选后,我得心情不是特别好,不是针对他,只是身体逐渐虚弱了,我想我的大限到了。

我出生在泥巴里(网络图)

我和大多数鱼类在水中出生不同,我从小出生在泥巢里,我的爸爸妈妈在泥里掘出一条长约一米的小隧道,将我和我的成百上千的兄弟姐妹都产在这条小隧道里,妈妈生了我们,但依稀记得是爸爸辛苦地照顾着我们,爸爸用他的腹鳍上的丝状突起释放氧气到水中,供养我们发育[1]。很幸运,我在我兄弟姐妹当中还算是个头大的,我估计这也是把我从澳洲运到美洲的原因吧。

我也是个吃货

个头大,自然食量大,我吃得还算丰富,而且你肺爷爷我可绝对不是吃素的:像小鱼啊,小虾啊,小螃蟹啊,蚌类,蚬子,还有昆虫的幼虫,蠕虫等都是我的美食。总之,顿顿得有肉!什么?你说胃口好?不不不,胃口好是一方面,其实我是“牙口好”——因为我嘴里有类似人类牙齿的齿板啊。你们想想,小虾、小螃蟹什么的,被我逮到之后,嘎嘣儿一咬,哎呀,那个脆,那个鲜,那个肥美,那个多汁……算了,你们人类永远无法体会到,因为你们再怎么生吃,也不可能在水里生吃吧,啊哈哈哈!

一说到吃,我就特别兴奋,不妨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们的视力不是那么发达,但嗅觉很灵敏,所以捕食的时候,我们主要嗅觉,还有个上古神力就是——我们身上可以发出微弱的电流来感应周围的猎物!所以猎物出现了,我们只需要闻一下,然后释放出微电流,这样就能准确定位食物的方位、大小甚至游动速度呢!虽然平时我们食性不是那么凶猛,但不要把我们惹急了,否则的话,哼哼。

肺鱼的独门绝学——夏眠

其实能吃并不是我的强项,生存在地球上这么久,我的祖先给了我们特殊的能力,就是在没有水的时候我们也能活。是的,你没有听错!虽然我是鱼,在水里我用鳃呼吸,但是在离开水的时候,我也能靠类似肺的鱼鳔进行呼吸,因为我的鱼鳔在我的食道上有个开口,你们称作内鼻孔,平时我浮出水面时就是靠着这个孔道呼吸的,所以无论有水没水,我都会呼吸,这就是你们管我叫肺鱼的原因吧[2]。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2)

在干燥的陆地上也能呼吸的肺鱼(网络图)

作为一只赫赫有名的澳洲肺鱼,虽然我拥有肺呼吸的功能,却依然不能离开水面单独生活,但我的兄弟——非洲肺鱼却拥有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独特本领,它不但离开水也能呼吸,还具备更加强大的休眠神功。

当干旱的夏季来临,雨水锐减,河床在烈日照射之下开始干涸,每到这个时候非洲肺鱼们就会依靠发达的腹鳍钻到深深的泥土里,只有那里还能保留一些水分,当整片大陆都被烤干的时候,它们就准备启动自己的休眠模式了。这种休眠模式可并不是平躺、放空,而是要将自己的身体卷曲起来,卷曲成一个圆形吗,这个时候它们的身体的表皮上会渗出一层粘液,这层粘液就好像你们人类平时敷的面膜一样,能最大程度地维持身体的湿度,并减少水分的流失。不光是身体表面,它们嘴角边也会堆积很多粘液,这些粘液十分粘稠,在它们嘴边好似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漏斗,在粘液的顶端只留下几个小孔,让空气渗进来,我的兄弟们会在这种环境下用“肺”微弱地呼吸着,直到整个雨季来临,河水重新泛滥起来,它们才会重新苏醒,顺着雨水回到河流,如此循环往复,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是不是很神奇呢[3]!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3)

试图钻到泥里的肺鱼(网络图)

请叫我“活化石”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爷爷告诉了我们祖先的由来,这也是我爷爷的爷爷告诉他的。他说远古时期的我们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或许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到了一个叫泥盆纪的中后期,我们的祖先开始向陆地迁徙,逐渐的,我们适应了淡水的环境,成为了淡水鱼。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生存已经有4亿年的历史了,“活化石”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虽然样子可能不太相同,但是在澳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都有我的兄弟姐妹,人类地史学家说这证明了大陆板块曾经是相连的,又或许我们过去真的能“走”,也说不定:人类科学家在研究我们肺鱼骨头的形成时有了很惊人的发现,说我们肺鱼骨头的形成和人类早期四肢的形成非常相像,离开身体最近的是一根骨头,然后是两根骨头,在骨头顶端有很多小分支,这些小分支再往外扩展就形成了人们所称的鳍,而鳍的骨头看上去就像是人类的手指或脚趾骨,还说我们肺鱼和人类的祖先——总鳍鱼是近亲,哈哈,或许我们还真称霸过陆地,或许我们就是人类的祖先,也说不定,谁知道呢[4]。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4)

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好了,我的故事就讲到这儿了,我得去找我的爷爷了,剩下的就留给听故事的你去探寻吧。祝你好运!

--------------------------------------------------

参考文献

[1]冯照军. 浅谈肺鱼[J]. 化石,1992,(03):13.

[2]张志强. 肺鱼为什么没有上岸来[J]. 化石,1980,(04):22.

[3]N.米士拉,华鼎可. 一种营空气呼吸双肺鱼[Amphipnous cuchia(Ham.)]的血液参变数[J]. 水产与教育,1978,(01):65-70.

[4]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新进展[J]. 沈银柱,张尚宏,葛荣朝,齐志广,吴君哲,马晓斐,黄占景. 生物学杂志. 2010(03)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秘诀(享年90余岁世界最长寿)(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