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守护一座老宅院(吴忠这位老人了不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并能从这些爱好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人生也因此变得充实精彩

在青铜峡市叶盛镇

有这样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集邮就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就是郭金山

七旬老人守护一座老宅院(吴忠这位老人了不起)(1)

  “我从小学四年级念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邮票,那个时候真的是‘玩’邮票,不是‘集邮’。当时我是班里的班长,老师一有信,就叫我去拿。第一次看到信封上精美的邮票就喜欢上了。”今年62岁的郭金山笑呵呵地说,少年时撕下来的邮票对他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邮票的“爱”有增无减。

  于郭金山而言,邮票就像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一枚枚方寸大小的邮票当中,勾画着一个个精彩故事。

  郭金山拿出一个文件盒,翻出一枚猴票。这枚邮票已被他用邮膜包好粘贴在邮册上,一旁还有关于“猴票”的简介。

  “这个邮票是庚申年猴票,是1980年2月15号发行的。这枚邮票对我来说也很有意义,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非常珍贵。当时为了买这枚猴票,我从头天晚上的11点多就开始排队,一直到第二天的9点多才买上。那时是数九天很冷的,就在外面排了一夜的队。”郭金山回忆道。

七旬老人守护一座老宅院(吴忠这位老人了不起)(2)

  随着收集的邮票越来越多,郭金山开始对邮票进行细致的分类,风景、名山、人物、历史、文学……不同类别的邮票被装入不同的邮册中。每天,他都要拿出其中一个主题细细欣赏,这已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郭金山不仅有丰厚的邮品,还有丰富的邮识。“邮票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部百科全书。”他说,邮票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不仅可以欣赏,还能增长知识。

七旬老人守护一座老宅院(吴忠这位老人了不起)(3)

  至今,郭金山已经集邮50多年,收藏的邮票8万余枚。郭金山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大部分时间也在农村,我非常关注农村的文化。自己就是想把集邮文化放到农村去,我就和家里人商量打造一个集邮文化的平台,将它作为振兴农村文化的一部分把它建设起来。”于是,在今年8月,他将空置的小坝镇先锋小学经过改造,变成了一座乡村集邮文化博物馆。

  走进馆内,精美的邮票、邮封、邮集等物品瞬间扑入眼帘,它们被分类整理后整齐的挂满了墙、摆满了柜。

  “金山集邮博物馆8月份建成后,陆陆续续有单位、企业、学校等部门来参观学习。我的心愿是让很多的人来参观我的集邮博物馆,通过参观,了解我们中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郭金山说。

  金山集邮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填补了国内乡村集邮文化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全国首座乡村集邮文化博物馆。

  郭金山说:“我要把这个集邮文化博物馆做大做强,讲好中国邮票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邮票的魅力,感受到邮票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