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1)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一所学校中,校长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大家长”,要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做好顶层设计、保驾护航,明晰学校共同发展的方向和凝聚合力。

聚焦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感悟、传递教育智慧。“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即日起开设“北京名校长聊教育”栏目,聚焦展现北京名校长对大家关心的教育话题的见解。本期,小编将摘编来自《中小学管理》杂志中的精彩内容,听听校长们

围绕家校关系、“双减”作业、学校管理三个话题的分享,一起看吧!

话题1:家校关系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2)

今天办学难不难?难。我接触过的校长没有说容易的。几乎所有的校长都不再说难在缺钱、难在硬件差。大家所说的难,都指向“软”的方面。其中,有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家校关系。

——北京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明新

优化家校关系应遵循三个原则

为了优化家校关系,应当让家长感受到我们是在做有温度的教育。

其一,用真诚赢得信赖。学校要先成为这种信赖关系的主动建构者,做家长信任的事,用真诚赢得家长的信赖。学校一是要言行一致。如果仅仅将办学理念停留在口头上,说一套做一套,家长怎么会信服这样的学校?二是要主动听取家长意见,不遮掩,不护短,不打击,不报复。三是要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

其二,用廉洁赢得尊重。今天家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异化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在廉洁从教上做得不够好。当家师关系被异化,当师生关系裹挟了物质利益,怎么能有真正的尊重存在?因此,学校要创建健康的家师文化,教师一定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平等关爱学生,真诚对待家长,让教育远离铜臭味儿。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3)

其三,用关爱赢得热爱。家长为什么会热爱教师和学校?就是因为,家长从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中,从教师的教育与交往中,深切感受到了学校和教师都是满腔热情地爱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关照,做一个温暖学生记忆的老师。

我希望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不要等待,要真诚而热情地伸出教育者温暖的双手,紧紧握住家长之手,满怀信心地走好教育之旅、办学之路。

话题2:“双减”作业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4)

目前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关注“双减”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作业研究与管理,已成为当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头等大事。

——北京市育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于会祥

“一题难称百人心” 布置作业应分层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现在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因此班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教师在课堂上是面向全班几十位学生进行“教授”,每个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是非常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布置的作业一样,那么对不同的学生而言就很难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和挑战功能。总之,“一题难称百人心”,布置作业应分层。

如何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呢?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形式。一是推荐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完成;或者除布置统一必做的作业外,也可以推荐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的作业。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5)

二是合作作业。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作业,由小组长根据组内具体情况给小组成员安排相应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

三是商量式作业。这主要是针对不够自觉的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由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及达成的目标,跟学生商量练习的数量、达标的途径,允许学生因人而异,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完成作业,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我们倡导合理、合情地分层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这就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其实,分层布置作业也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话题3:学校管理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6)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观念的本质是整体思考,也就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问题。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

四方面发力 运用系统观念促进学校发展

中小学校长如何自觉地建立并运用系统观念来促进学校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加强和提升。

第一,站得高一点。建立系统观念,首先要看得到事物的全貌,要有对全局的思考能力。要“上接天线”,虽然身处基层一线,校长也要心怀“国之大者”。要“紧扣目标”。把学校办好是手段,把学生培养好才是目的,手段和目的不能颠倒。校长要始终站在立德树人这个高度去思考学校的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全局。

第二,看得远一点。建立系统观念,需要发展地看问题,需要有前瞻性眼光和动态思考的能力。要看见未来。这批孩子长大走向社会以后,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看见可能。孩子们还是未成年人,校长不能机械、静止地看待眼前的学生,一定要看见他们发展的可能性。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要着力在学生天赋所在的领域里点亮一盏灯,鼓励孩子朝这个方向去追求。同时,要不断地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的可能性不断地变为现实。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7)

第三,想得全一点。校长在思考学校的课程改革时,一定要尽可能地想得周全一些,让整体中的各个部分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要关注个体的全面性。学生的发展,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关注群体的多样性。我们需要为不同的孩子搭建不同的平台,开辟不同的路径。

要关注生态的共生性。校长不能简单地使用线性思维,在推进某项改革、开展某项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要尽量运用正向反馈机制,促进生态的共生共荣。要关注系统的开放性。作为校长,必须要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外部资源为师生所用,让学校能突破围墙的界限,实现开放办学。

第四,理得清一点。要多追问为什么。要区分开问题的表象和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要多建构思维框架。从某种角度上说,系统思维其实就是用框架来进行思考与表达。作为校长,要学会把系统中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用简化的框架建构起来。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8)

助推本土教育理论创生 陪伴管理者专业成长

《中小学管理》2023年征订开始啦

这期的“北京名校长聊教育”就到这了!是不是很精彩呢?以上内容摘编自《中小学管理》杂志,它也是小编所在的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大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您想了解一所学校,就去这所学校看看;如果您想了解100所学校,就翻开《中小学管理》看看。这是怎样一本超有颜值、超有内涵的期刊呢?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9)

1987年,《中小学管理》在陶西平先生直接推动下创刊,目前发行已遍布全国,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教育管理领域的领军期刊。杂志始终恪守“助推本土教育理论创生,陪伴管理者专业成长”的价值追求,深深扎根教育一线,坚持以中小学领导者、管理者、培训者、研究者为核心读者群,聚焦学校管理实际问题,追踪教育研究前沿理论,搭建理论与实践之桥,发现教育与管理之美。

01 连续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以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02 连续1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上全文转载量居同类期刊之首

03 2016年10月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目录》,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必备的20本教师类期刊之一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10)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11)

《中小学管理》为月刊

180元/12期/年

邮发代码:82-372

开户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德外支行

账号:0200001309014441950

银行行号:102100000136

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想法与理念(儿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可能性)(12)

以上校长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 | 《中小学管理》杂志

部分图片 | 摄图网

责编 | 李培 主编 | 张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