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简介介绍(骁勇善战的兰陵王)

北齐兰陵王是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骁勇善战为齐国做出很大的贡献,每次打仗的时候都会戴上狰狞的面具,以此来震慑住敌人,那么历史上兰陵王怎么死的呢?兰陵王结局如何?陈生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兰陵王简介介绍(骁勇善战的兰陵王)(1)

虽然他的战绩了得,地位也还算比较高,这是他后期努力的后果,而在此前因为自身的出身并不是很好,为了改变自己在别人口中的形象,兰陵王作出了很多努力。高长恭是高湛的侄子,而他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是个连姓氏也没有的人,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

因此,大家都推测他的母亲身份不是很光彩,地位也比较低微,在讲究血统门第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高长恭顶着身份的压力,承受世人的眼光,低声下气地生活。

兰陵王简介介绍(骁勇善战的兰陵王)(2)

当然,他传奇的一生,不只是因他的美貌,他的武艺也是十分出众的。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打北齐,攻入北齐的晋阳,高长恭奋力将突厥人击退。让他一战成名的是邙山之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兰陵王简介介绍(骁勇善战的兰陵王)(3)

因为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上的人才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逃走,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君臣之间的关系,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规律,总之,臣子与君王在你追我赶的权力过程中,臣子多半处于弱势群体。功高震主,兰陵王他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皇帝一面在人前对其嘉奖,私底下又惧怕树大招风的兰陵王。想方设法找个借口除掉他。

终于,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高长恭一句口误,竟让小心眼的高纬心中不悦,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一件礼物,一杯毒酒。有苦难言的兰陵王,望着杯中如愁绪般的毒酒,一饮而尽,带着悲愤和遗憾离开了。

我是陈生,一个“看透”中外古今历史的莽人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个人观点可能有些片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畅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