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

2015年的一天,湖南长沙的几位顶级鉴宝师,同时受到资深收藏家黄彬荣的邀请。

这让一众鉴宝师们都不禁好奇,心想这黄老板究竟收到什么宝贝了?居然需要请这么大阵仗来鉴宝,恐怕绝非俗物。

怀着好奇的心情,众人齐聚黄家的藏宝室,只听黄彬荣指着一个方形瓷罐说,这是一个叫李永韶的人从山村一家卖茶油的人家收上来的破油壶,28万卖给了自己。

现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亏了还是挣了,所以让各位高级鉴宝师勘验一下。28万!几位鉴宝师听到后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这价钱说多不多。但说少也绝对不少,更何况是一件不明来历的瓷器。

但一想,古人曾经说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哪怕在门类繁多的古玩界,瓷器受追捧程度也绝对排行前列,黄彬荣如此冲动也属正常。

众人当即拿出各种工具,对瓷器进行鉴定,还没一盏茶的功夫。

其中一位专家便啧啧称奇道:你这回真的是捡了个大漏,这东西最少价值千万!

那么,这具瓷器有何异常之处,居然引来专家如此评价?它的真实来历又是如何?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

接下来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一 价值28万的蓝色瓷瓶

这天,黄彬荣一如既往地在家中把玩着古董,忽然一通电话打进来,是一位在长沙开古玩店的朋友。

朋友在电话里说,有一个貌似“铲地皮”的人来他店里,要出手一样瓷器,据他看来,瓷器品相不错,但他担心交学费,所以询问黄彬荣有没有想法。

在古玩这一行当上,黄彬荣可以说是经验老道,自家藏品无数,甚至足以开上一家小型博物馆,一听到朋友这般描述,顿时来了兴趣,当即驱车来到古玩店。

黄彬荣刚一进门,便见到木制台面上摆放着一只通体蓝色的方形瓷罐,光是看这颜料以及形制,黄彬荣便觉得来历不俗,当场就想把它拿下。

瓷罐旁边站着一位神色些许异样的中年人,不消多说就知道,他就是瓷罐的持有者,黄彬荣在长沙古玩界广交好友,见这人颇为脸生就能断定他应该不太专业,还真有可能被朋友说对了,是个“铲地皮”。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2)

古玩市场

所谓“铲地皮”,即自己不开店,专门跑到农村去收货,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捡漏,再转手卖给古玩店。

虽然对瓷罐的获取渠道感到疑惑,但说到底是一门买卖,行走在外多少要给人留下隐私和脸面,所以黄彬荣也不好刨根问底,便直接让瓷罐的主人报价。

只见那人思量片刻后,报出30万的价格。

30万对于黄彬荣来说确实可以轻松拿出,但鉴于瓷罐的具体价值尚未明了,所以他与那人拉扯了一会儿,最终以28万的成交价将瓷罐收入囊中。

将瓷罐带回家后,本来应该为淘得心仪宝物欣喜的黄彬荣,此时内心却忐忑不安。

虽然从成色、釉色等方面看,这瓷罐绝对不是地摊货,但依然存在对方故意做旧的可能,倘若真是如此,那自己就算是交学费了,混古玩圈这么多年连这点眼力都没有,属实是丢人丢到家了。

于是,被瓷罐来头折磨得寝食难安的黄彬荣,只得悄悄请来几位与自己关系要好的顶级收藏家,共同鉴赏这一瓷罐,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可是,这具瓷罐究竟是从何而来?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一切还得从一次偶然的经历说起。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3)

二 诡计重重骗古玩

先前那位出手瓷罐的卖家名为李永韶,他并非专业“铲地皮”,不过他获取到瓷罐的方式确实不太光彩。

话说湖南炎陵的茶油自成一系闻名天下,不少人为了讨得一斤茶油,甚至会亲自到炎陵当地购买,李永韶正是其中一员。

早先他听朋友介绍,炎陵有一户老夫妇的茶油卖得特别好,便千里迢迢慕名而来。

老夫妇听闻李永韶远道而来只为买他们家的茶油,自然是觉得脸上有光,热情地接待李永韶,赶忙一顿端茶倒水伺候上。

等待老夫妇装茶油之际,百无聊赖的李永韶四下扫视。

忽然,他的目光被一样稀罕物事吸引,那是一件通体深蓝的瓷瓶,从有些脏兮兮的外观来看,应该被老汉当作油罐使用。

但在李永韶看来,这瓷瓶或许大有来头。

茶油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4)

李永韶是古玩爱好者,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宝物,也算是耳聪目明,虽然远远没有达到“火眼金睛”,但单单只是辨认品相优劣还是没问题的。

在李永韶看来,这具约30公分高的方罐子用色讲究,这种蓝与市面上一般玻璃、陶瓷制品所用颜料大不相同,颇有传统工艺特地调出来的感觉,深邃而古朴。

再者,李永韶观察瓷罐表面包浆,便知道它应该有些年头了。

一般来说,瓷器刚烧出来的时候,表面相对而言是有“棱角”的,在灯光的反射下显得极为刺目,光线强烈,这种被称为“贼光”,是新出炉瓷器特有的象征。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后,表面的“棱角”被磨平,在光线照射下便呈现出“亚光”状态,光泽较为柔和。

很显然,这个瓷瓶不是普通地摊货。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5)

方形瓷瓶

观察到这一点后,李永韶忽然有些心潮澎湃,玩了这么多年古玩,难道真给自己撞上“捡漏”的机会了?

入了古玩这行当以后,李永韶听过无数圈内“捡漏”或“打眼”的故事,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就在前几年,他们长沙古玩圈便有一桩奇闻轶事。

当时一个名为蒋斌的古玩爱好者,与李永韶等人不一样的是,蒋斌只是个普通工人,平时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在古玩上大肆挥霍,所以他常常出没于鬼市之中,收一些精巧而又价格实惠的小物件。

所谓鬼市,其实是沿袭了古时候的称呼,主要是一些落魄的世家子弟或者见不得光的盗墓贼,他们为了隐瞒身份,便在凌晨时分拿古董宝贝出来摆地摊售卖,并且要求灯笼只能照物不能照脸,由于这个时间点太过阴间且整个集市现场光线晦暗,所以也被称为鬼市。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6)

所以到了现代,古玩地摊也被称为鬼市,不过现在鬼市上的物件大不如前,许多摊主故弄玄虚,“打眼”是常有的事。

这天,蒋斌在鬼市闲逛时,忽然被一串褐色佛珠所吸引,佛珠外观并无瑰丽花纹,但却萦绕着一股独特的香气,那是芬芳馥郁的木香与略带涩味的药香混杂在一处的复合型香味。

蒋斌见猎心喜,又听摊主说只需要200元,便豪爽地将佛珠拿下。

起初,蒋斌并没有在意佛珠的来历,只是当作寻常物件把玩,直到一次古玩聚会中,蒋斌的佛珠手串刚一亮相,便引来几位专门研究佛珠的行家注意。

他们对佛珠上独特香气颇感兴趣,翻遍古书典籍后最终确认,这是清朝的枷南香佛珠,这种木材原产地为印度,在中国已经绝迹上百年。

之所以会绝迹,正是因为枷南香太过稀有,早早便被宫廷垄断,所以世间所流传的枷南香佛珠,追根溯源都出自皇宫里。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7)

清朝枷南香佛珠

而蒋斌的这串佛珠,极有可能是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随身携带的那串,至于为什么会流传到湖南长沙的鬼市中,那便无从考证了。

如今世上仅存的清朝枷南香佛珠不超过十件,就连偌大的北京故宫博物馆都只藏有寥寥一两件,北京翰海2011秋季拍卖会上,枷南香手串刚一出场,便引来全场叫价,最后以近35万的价格拍出。

而蒋斌仅仅以200元便收入囊中,实在是叫人羡慕不已。

思绪飘回,李永韶心想,莫非是老天眷顾?自己也将成为蒋斌那样的幸运儿?

李永韶当即准备开口把瓷罐买下来,但转念一想又将刚到嘴边的话给咽下去了,他生怕话说出口引起老夫妇的怀疑,到时候他们倘若找个懂行的人勘验,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所以,要想把瓷罐弄到手,李永韶还需要徐徐图之。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8)

卖茶油

不久后,李永韶再次光顾老夫妇家,声称上次的茶油已经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此番前来是想当回头客,不仅如此,他还对老夫妇家的茶油赞不绝口,两个老人本就没什么心眼,一听到客人高度认可自家茶油,更是满心欢喜,对李永韶的好感倍增。

在此之后,李永韶又假借各种理由前来光顾,几趟下来,老夫妇对李永韶的信任度拉满,自然而然成为朋友。

李永韶见时机成熟,便着手开始实现自己真正的目标。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9)

买茶油

一天,李永韶照例前来购买茶油,但这次他故意没有携带装油的油瓶,等到了老汉面前,他故作姿态地恍然道:“坏了,你看我这记性,打油不带油瓶,要不您把您那个瓷油瓶给我使使?我花钱给您买下来。”

见他是老朋友老顾客,老汉也没多想,摆了摆手大气地说道:“一个油罐子,你要是要用便直接拿去好了。”

成了!老汉此言一出,李永韶感觉心率直飙,他强忍住内心的激动,生怕老汉从他脸色上看出异样,直到将瓷罐捧上车,他的心中仿佛大石落地,感觉天空都变得湛蓝了几分。

回到家,李永韶小心翼翼地将瓷罐内外清理干净,然后直奔长沙城里一家经常光顾的古玩店,最终与收藏家黄彬荣搭上线。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0)

之所以在黄彬荣问价时表现出犹豫,是因为李永韶自己有些拿捏不定。

一般来讲,倘若淘到有价值但不确定的宝贝时,都应该先拿去给懂行的人掌掌眼,估量一下价格再作打算,可是李永韶并没有这么做,这与他获取到瓷罐的方式有关。

李永韶知道自己这样属于“铲地皮”,利用老夫妇对古董一无所知,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说出去不光彩,所以李永韶不敢请行内人掌眼。

最后他索性一咬牙报价30万,这已经超出他的心理预期,所以后面也就接受了黄彬荣“小刀一下”,以28万的价格成交。

眼见银行账户中数字暴涨,李永韶眉开眼笑地离开,毕竟他只是花费几趟买油的功夫,便轻松赚得28万,心里自然是美滋滋。

可不仅李永韶没想到,就连黄彬荣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件瓷罐真实价值不可估量,如果让李永韶知道真相,恐怕会直接哭晕过去。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1)

黄彬荣

三 专家鉴定:最少值1000万

经过专家们的一致鉴定,这只瓷罐的价值远远超过28万,原因如下。

首先,瓷器界一向有“一方抵十圆”的说法,这一说法其实源于景德镇坊间,是匠人们在多年烧制瓷器时的抱怨之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平时我们见到的瓷碗、瓷盘大多都是圆形,正是因为圆形陶器可以通过陶车拉坯批量生产,手艺精湛的匠人一天就可以拉好多坯,再统一上色上釉、入窑烧制即可。

但这种工艺流程却不适用于方形瓷器,甚至至今都没有人能利用陶车拉出较好的方形坯。

所以,制作方形瓷器需要工匠将瓷器每一面分别做好,一块块拼接上去,再将各面用刀片修到平齐为止。

你以为到这里就完事了吗?远远不够。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2)

方形相较于圆形的棱角更加分明,不仅烧制时更容易走样,稍微一点凸起都会非常扎眼,而且在上色上釉时,转折处极其考验工匠的技术和耐心。

因此,在古玩瓷器中,同一年代同一工坊生产的瓷器,方形的价值都远超圆形,而这正是这一无名瓷罐的第一个亮点。

其次,从瓷罐的釉色,可以看出这是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制品。

钧窑之所以名动天下,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它的釉色瑰丽多变。

有诗云“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诗人以风景、天色的变化,体现出钧窑瓷器色彩的艳丽绝伦。

钧窑的两大主要釉色,便是红与蓝,显然,黄彬荣的这具瓷罐属于后者,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3)

钧窑瓷器

收藏家们通过灯光照射,发现瓷瓶表面反射出点点光芒,仿佛天上繁星被附于瓷瓶表面,这正是钧窑工匠们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将玛瑙、珍珠等稀有矿物质碾碎后掺进釉里烧制。

不仅如此,这件瓷瓶还具有钧窑特有的窑变釉。

什么是窑变釉?同样是古代工匠通过无数次试验得出的釉水配方,它能使瓷器在烧制完成后出现复合颜色,即红、蓝、青、紫各色交相辉映,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让人观赏瓷器时如同观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美景,时而如天边晚霞,时而如青林翠竹,变幻无穷。

如今这种技法已经失传,好在专家学者们通过现代技术,取瓷器表面的釉料进行分析得出,这是古代工匠们掌握的一种化学反应。

釉水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铜、铁等氧化物经过还原反应被置换出来,最终呈现出金属离子原本的色泽,色彩相互融合之下,便呈现出缤纷之感,并在光照下呈现乳光。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4)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瓷瓶底部的落款,它直接将瓷瓶拉到最高档次。

一般来讲,官窑瓷器的落款只有一个,比如“谁谁谁某年敬造”,但这一瓷瓶底部居然有两个落款!

第一个落款上面印着“臣鲍辉廷监制”,意思是,这个瓷器是一个名为鲍辉的大臣代表朝廷定制的。鲍辉是何许人也?

在场的收藏家们皆是学识渊博之辈,一下便想到明初的著名谏臣鲍辉,此人进士出身,活跃于明成祖朱棣至明英宗朱祁镇年代,曾任工科给事中,这么看来,这一瓷器出自宫廷。

第二个落款更是重量级,上面只有四个字“世宗庙宝”。

世宗庙即皇室家族为纪念祖先,希望祖先保佑世代平安而修建的宗庙,而宝字凸显其在一众礼器中的地位。

如此看来,这个瓷瓶当年是被供在皇家宗庙里的御用珍品。

大爷花30万买瓷瓶鉴定(15年男子骗来卖油翁一瓷罐)(15)

那这件宝物究竟值多少钱呢?

在场有一位名为黄念曾的专家。

他是湖南收藏家协会的首席鉴定师,根据市场行情他说到:“这件宝物本身已经是无价之宝,但如果实在要定价,至少不低于一千万。”

听到黄念曾的肯定,黄彬荣就像吃了颗定心丸,声称自己这回算是捡了大漏。

当然,作为国家宝物,黄彬荣并没有藏私,经过几番辗转和协商,这件钧釉琮式瓶如今被陈放在湖南开元博物馆,供世人参观。

编辑:李冕智

责编:林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