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众说纷纭。 如果仅从6月25日那天发生的事件来看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不恰当的。“六二五事件”只是一个表象。

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考虑战后对朝鲜实行托管,作为使日本的这个殖民地最终获得独立的准备阶段。 1942年11月,罗斯福称,朝鲜应经过“战后的一段训练时期,以最终获得独立主权”。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1)

1942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称: 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表示“完全赞同开罗宣言和它的全部内容”。罗斯福在会后说,斯大林曾对他说:“朝鲜人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他们应置于40年的监护之下”。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向斯大林提出建议,战后由美苏中三国联合托管朝鲜20至30年。斯大林同意托管,但认为“托管期愈短愈好”。 随着日本的一步步失败,到1945年夏,如何进占朝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杜鲁门曾考虑美国抢先单独占领朝鲜,但考虑到减少美国人的伤亡,有必要让苏联在朝鲜半岛对日作战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美国最后还是决定美苏两国军队分区占领。当时美国政府还认为,美国承担占领朝鲜的全部责任将影响它控制其他更重要地区的能力,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时,美国也不愿让苏联单独占领朝鲜,因为“一个苏维埃化的朝鲜很可能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 苏联参战后,苏联红军从中国东北迅速进入朝鲜,而美军尚在距朝鲜有600英里之遥的冲绳。如果不赶快与苏联就各自的管辖范围达成协议,苏联红军可能很快横扫朝鲜半岛。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2)

8月10日至11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国务院的代表主要从政治方面考虑,提出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地往北推移。但是后来在朝鲜战争期间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手头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该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的地方推进会有困难”。 经过商讨,会议提出北纬38度线为美苏两国军队的临时界线。这条界线将朝鲜人口的三分之二和旧都汉城包括在美军管辖范围内,对美国有利。 8月15日,杜鲁门将关于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第一号总命令”通知斯大林,其中规定三八线以北的驻朝日军向苏军投降,该线以南的驻朝日军向美军投降。第二天,斯大林复信同意这一安排。斯大林对此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令腊斯克等美国官员感到惊讶。斯泰克在《走向对抗之路》一书中分析道: 或许他(斯大林)仍然希望参加对日本的占领,把在朝鲜问题上对美国的让步当作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手段。此外,他还很可能把这条界线解释为在朝鲜半岛上划分势力范围的持久分界线。在19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日本曾协商将38度线作为它们势力范围的可能的分界。 苏军8月15日进入朝鲜。在受降的命令传到战地时,苏军部队已越过三八线,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接到关于受降分界线的命令后,就迅速撤到三八线以北。 美军第7、第6、第40步兵师在第24军军长约翰·霍奇的率领下,从9月8日开始在朝鲜南部登陆。最早到达朝鲜的美军是步兵第7师,这次行动的代号是“黑名单40”。10日美军进入汉城。最先到达的美7师师长阿诺德被霍奇任命为驻朝鲜的军事长官。 美苏军队进入朝鲜后,将朝鲜一分为二,铁路、公路、电信联系都被切断了,随后又封锁了三八线,实实在在地将朝鲜南北的联系隔断了。美苏人为制造了朝鲜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祸根。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3)

二、内战的爆发

如果没有美苏的冷战,仅仅是由于对日受降的需要,将朝鲜划分为南北两个占领区,倒也不会有多大问题。问题在于,美苏很快由战时的盟友成为对手,大搞冷战,使朝鲜成为冷战的一个重要战场。1946年7月,杜鲁门说过:“朝鲜变成了两大思想体系斗争的战场,我们在亚洲获取胜利将依靠在朝鲜的斗争。” 苏军和美军在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截然不同的政策,使南北朝鲜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日本投降后,朝鲜国内要求建立独立、自由的国家的呼声不断高涨。8月24日,咸镜北道首先成立自发组成的临时政权机构——人民委员会。随后,朝鲜各道、郡陆续建立人民委员会。同时,朝鲜建国同盟联合各派政治力量宣布成立“朝鲜人民共和国”。 美军进入朝鲜南部以后立即宣布对三八线以南实行军事管制,解散已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各级人民委员会和“朝鲜人民共和国”政权机构,同时启用日本的殖民统治机构来维持“秩序”。驻朝日军司令官向占领军司令霍奇请求保留一支日本武装警察部队,用以保护他的人员和在朝的60万日本侨民免遭报复。霍奇当即同意。在霍奇看来,“朝鲜人和日本人一样都是猫崽子”,并且打算把他们都当作被征服的敌人来对待。 美军在原日本殖民政府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朝鲜军政府,留用绝大部分日本官员和警察。为朝鲜人民痛恨的日本警察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军政府”的执法者。美国占领军宁可友善对待原日本殖民统治机器的成员,也要镇压南朝鲜左翼组织和爱国人士。美国人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南朝鲜人民的强烈不满。 霍奇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说:“在南朝鲜,人们把分裂归罪于美国,这个地区的人民越来越憎恨一切美国人。”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承认:“大多数朝鲜人既不希望美国士兵,也不希望俄国士兵留在自己的国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们占领的地区,曾发生过几起骚乱和示威运动,在少数情况下,我们的军队还不能不向进行示威的群众开枪射击。” 为了抵制所谓“共产党的渗透”,军政府在华盛顿和麦克阿瑟总部的鼓励下,大力扶持南朝鲜反共势力。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4)

1945年6月,离开故乡30年、流亡在美国的李承晚请求美国承认他是朝鲜政府的领袖。开始美国拒绝承认李承晚的“临时政府”。但后来美国政府改变了主意。10月下旬,麦克阿瑟用军用飞机将69岁的李承晚从美国接回到汉城。麦克阿瑟当着另一位朝鲜领袖金九的面,明确表示要由李承晚担任统治者。 霍奇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在汉城为李承晚举行回国仪式。霍奇要“全体朝鲜人拥戴他们的领袖李承晚”。 1946年2月,军政府建立了主要由右翼分子组成的“民主议院”,任命李承晚为议长。 朝鲜北部的发展比较有秩序。苏军没有建立军政府,只是设立军事管制机构——警备司令部,并在第25军团司令部中建立一个负责民政事务的机构——民政府。苏军承认各地建立的人民委员会,并采取措施使其成为朝鲜北部正式的政权机构。1946年2月7日,朝鲜北部各民主政党、社会团体和各地人民委员会的代表在平壤举行会议,成立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作为朝鲜北半部中央政权机关。金日成当选为委员长。在临时人民委员会领导下,北朝鲜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原日本工业的国有化,并在其他许多方面进行民主改革。 由于南北朝鲜事实上的对立和朝鲜人民要求立即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国联合托管已难实现。霍奇和他的政治顾问们认为,美国应当把政权逐步转交给李承晚为首的反共势力,建立听命于美国的政权。但是当时华盛顿当局还不准备立即这么做。 1945年12月,贝尔纳斯在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提出,美苏两国占领军司令部组成统一的机构治理全朝鲜,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美、苏、中、英四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对朝鲜实行五年的托管。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同意四国托管,但主张建立朝鲜人自己的临时政府作为实际行政机构。会议最后达成的协议规定:美苏占领军司令部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就建立朝鲜临时民主政府问题同朝鲜各民主政党和社会团体磋商,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供美苏两国政府考虑;该委员会还应提出关于托管的建议,交美、苏、中、英四国政府考虑。 莫斯科外长会议协议公布后,南朝鲜右翼势力为建立反共政权,利用人民渴望迅速独立的情绪,制造“反托管”舆论,不顾事实地说美国赞成朝鲜独立而苏联主张托管。美国政府的政策也发生变化。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5)

1946年2月,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一份政策文件中认为,联合委员会很难达成协议,美国应在该委员会陷于僵局后自行建立朝鲜南部的“临时政府”。 联合委员会会议于1946年3月开始后,美苏双方在“民主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性质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苏联要求排斥制造“反托管”舆论的右翼组织,美国则坚持要由它们作为南朝鲜“民意”的代表参加磋商。会议在无任何结果的情况下于5月休会。第二年5月复会后,双方继续上述争论。9月,美国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强行将朝鲜问题纳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议程。

11月14日,联大在美国操纵下通过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由该委员会监督在全朝鲜举行议会选举,然后成立朝鲜的统一政府。此前,美国在联合委员会会议上提议终止该委员会的工作。 北朝鲜拒绝让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入境,美国又操纵“联大临时委员会”(美国为避免苏联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在二届联大上提议每个成员国派一名代表组成联大临时委员会,在二届联大闭幕到三届联大开幕期间执行联大受权的六项有关任务。联大于1947年11月3日通过了美国的提议)通过单独在南朝鲜举行选举的决议。 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举行选举,产生南朝鲜“国民议会”。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成立。 北方针锋相对。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族统一民主主义阵线于8月25日举行最高人民会议的选举。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金日成当选为内阁首相。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呼吁外国军队撒出朝鲜半岛。苏军于1948年底完成从北朝鲜的撤军。1949年6月30日,美国宣布在南朝鲜的美军已撤离完毕。 美苏军队撤走后,美苏在朝鲜问题上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这种斗争与朝鲜南北双方的斗争交织在一起,愈演愈烈。双方的误会、歧见、矛盾越来越多,裂痕越来越大。 在美苏冷战背景下,南北两个政权、两种制度之间在如何实现统一和统一于谁的问题上存在着的激烈斗争,无法调和,最后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由于美国的兵力不足,要达到其全球战略目标很困难。为保证战略重点地区的需要,美国不把南朝鲜看作是一个重点地区。因此,一度设想在远东发生战争时不直接用美军保卫南朝鲜,也不以朝鲜半岛为基地对亚洲大陆发动进攻。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的演说中,宣布了由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和杜鲁门批准的远东战略。艾奇逊宣布,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防御环带”从阿留申群岛起,经过日本,直至琉球群岛和菲律宾。朝鲜和台湾没有被划在这条防线以内。 在美国当局看来,南朝鲜的价值主要不在它本身,而在于它对美国在整个冷战中的“可信性”的影响。因此,艾奇逊在演说中又说,在这条线以外的地区如遭到军事攻击,就“首先必须依靠受攻击的人民来抵抗,继则依靠整个文明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下承担的义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武装干涉,是合乎其逻辑的,并不是美国政策的一个突然转变。 美国并没有“放弃”南朝鲜。根据1948年8月签订的《韩美临时军事协定》,美国向南朝鲜派遣由500人组成的庞大的军事顾问团,配备到南朝鲜军各级指挥部门;提供给南朝鲜的军事装备价值1.1亿美元,包括10万支步枪、5000万发子弹、2000具火箭筒、4万多辆军用车辆和各种火炮(这一数字来自美国官方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

朝鲜内战1950年几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6)

1950年1月,美国与南朝鲜又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南朝鲜得到1097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在美国撤军之前和撒军以后,都积极扩充和武装李承晚军队。1948年8月,由原日本统治朝鲜时期的军官和警察为主组成的“南朝鲜国防警备队”已有五个旅十五个团共5万余人,名称也改为“国防军”。1949年5月,南朝鲜军将旅升格为师,陆军扩充到八个师二十三个团,兵力已达10万余人。以后,南朝鲜的军力继续扩充。据美军战史著作披露,到1950年6月,南朝鲜的总兵力达15万余人,其中陆军为八个师94808人,另有海岸警卫队6145人、空军1865人、警察48273人、装甲车27辆、炮700余门、反坦克炮140门、火箭筒1900余具、军用车辆2100余辆、舰船20余艘、飞机22架。 李承晚极力主张武力统一朝鲜。1949年1月21日,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说,我希望“国军北进”。2月7日,他在国会发表演说,如果在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的帮助下不能和平地统一朝鲜,那么国军就必须向北韩进军。他称:“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9月30日,他在给好友、美国人罗伯特·奥利弗的信中说: 我坚信,现在是在心理上采取措施,同北方忠诚于我们的共产党军队结合,以便消灭他的其余部分的最佳时机。我们将把金日成的部队挤压到山区,在那里将他们饿死。那时我们的防线便可以建立在图们江口和鸭绿江上。我们的处境将变得更好。 在朝鲜内战爆发前一个星期,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到南朝鲜访问,并视察了三八线。杜勒斯是代表国务卿艾奇逊访问南朝鲜的。他在南朝鲜国会发表演说时明确表示:“如果韩国受到攻击的侵略,美国将防卫韩国。”杜勒斯相当肯定地告诉南朝鲜人:“万一韩国受到北方的侵略,美国已有充分的准备,当有万全之策对付。”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军事准备。从苏联进口了武器装备,组建了各军兵种,加强了军事训练。 1949年5月,金日成派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到中国,请求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籍师返回朝鲜。朝鲜籍部队主要集中在第四野战军,约有4万人,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贡献。在中国革命即将最后胜利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建立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示要回国参加人民军。毛泽东同意让在东北地区的两个朝鲜籍师返回朝鲜,另一个正在南方作战的师待完成任务后即可返回朝鲜。同年7月,两个朝鲜籍师返回朝鲜,编入人民军部队。 根据苏联驻朝鲜大使史蒂科夫向斯大林的报告,到1949年8月,朝鲜人民军有五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机械化师、两个炮兵旅和有一支拥有七十四架飞机的小型空军,总兵力为80000余人,另有警备部队41000人。以后,人民军又有发展。到朝鲜战争爆发时,人民军共有十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和空军、海军及警备部队,共13.5万余人,装备有T-34型坦克、雅克式战斗机和122毫米榴弹炮等重型武器。 1950年1月,金日成正式向苏联提出用军事方式统一朝鲜的可能性,并要求苏联政府给予支持。同月,派金光侠等到中国要求接回14000名朝鲜籍战士。中国同意他们的请求,这批人于1950年春返回朝鲜,编入人民军部队。 4月,金日成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对朝鲜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统一国家的设想。5月,金日成到中国,向毛泽东通报了他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 实现朝鲜统一是朝鲜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朝鲜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战争方式固然不理想但也无可厚非。为实现统一,南北双方都进行了军事准备。而且,三八线的冲突首先是南朝鲜方面挑起的。 1949年1月至4月,南朝鲜动用连至营级规模的兵力向三八线以北进犯三十七次。5月,南朝鲜军队出动4100余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开城附近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7月,南朝鲜再次出动旅级规模的部队进攻北方。据朝鲜北方的统计,1949年全年南朝鲜在三八线的挑衅达1836次。 冲突的规模由小到大,和平统一的路被堵死,最后爆发内战以武力解决问题就难以避免了。 由于后来美国的武装干涉(尽管美国抓到了联合国的旗帜),朝鲜内战的性质即起了变化。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革命战争,演变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