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小时运动(你每天运动2小时吗)

9月3日,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每天校内运动1小时在广州中小学里早已“达标”;一些家长表示,每天校外运动1小时有难度;学校将根据地方教育部门的细则要求,配合到校先运动20分钟的倡议。

每天两小时运动(你每天运动2小时吗)(1)

资料图: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在上体育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校内运动1小时:早已“达标”

记者了解到,广州的中小学校2017年开始已经要求校内运动1小时,截至当年7月底,广州已有1511所中小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大力推动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目前基本每个学校都能保障学生1小时的运动时间。

天河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中小学校坚持开齐开足体育课,坚持阳光体育一小时,打造体育一校一品,学生体质体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每天两小时运动(你每天运动2小时吗)(2)

资料图:广州小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多所中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校内运动1小时主要依靠体育课、大课间及第九节课保障。

广州的中小学生1-2年级每周4天有体育课,3-6年级和7-9年级每周3天有体育课,体育课时长通常40分钟/一节课;每天上午20分钟左右的大课间;初中生每天下午5点后的第九节课,保障学生校内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方面,体育课对学生的运动量和心率都有要求,例如小学一堂体育课安排10分钟左右体能训练,每节课的练习密度要达到50%以上,平均心率要达到每分钟135次以上。

记者了解到,由于耐力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是广州中考体育必考项目,因此广州的大部分初中都有每天跑步800~1000米的制度。

每天上午大课间,海珠区同福西路的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初三学生都会围着校园跑步。该校是典型的老城区“微型”学校,面积只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11亩),操场一圈只有一百米,为了让学生跑起来,学校把校内最大周长铺成跑道,一圈扩大到400米左右,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要围着校园跑1200米。

每天两小时运动(你每天运动2小时吗)(3)

黄埔区玉岩中学体育科组长赵老师介绍,上午15分钟的大课间集中跳绳,16:30-18:30是全校活动时间,全部学生在操场上运动,“首先是传统的跑操,每人每天4圈400米。然后每个年级分场地练习体能、技术等”。

校外运动1小时:保障有难度

对于意见提出的校外运动1小时,不少家长表示有难度。

“孩子晚上6点多回到家,吃完饭、做作业就9点左右,该洗澡上床睡觉了。”越秀区三年级学生家长林女士表示。

不少家长,依靠校内430(课后服务)完成孩子每天锻炼2小时的目标。“女儿参加了篮球校队和田径校队,每周一、周二、周五放学后校队从16:30训练到18:00,再加上每周3天有体育课,保障了运动时间和强度。”五年级学生家长江女士介绍。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才艺学习,对体育不太重视,校内课后服务选择的都是写作业、文艺、科技类拓展课程,回家后刷题学习,很难保障校外1小时的运动时间。”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

对此,不少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敦促学生校外运动。荔湾区从2016年开始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已经形成区域传统。

荔湾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车纯介绍,全区所有中小学都会布置家庭体育作业,所有学校每周安排两到三次家庭体育作业,体育作业将常态化。例如蒋光鼐纪念小学的体育作业内容有:小步跑、开合跳、弓箭步交换跳、跳110次等。

每天两小时运动(你每天运动2小时吗)(4)

资料图:广州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摄

到校后20分钟身体活动

意见提出的,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

记者了解到,一些住宿制初中,学生早晨起床后,安排晨跑运动已经形成传统。走读的学校则表示等待市和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

“政策规定,本学期开始小学8:20上课,初中8:00上课,但家长要赶上班,不少学生8点前都会到校,因此如果广州的教育部门规定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身体活动的话,学校也会配合。”一位校长表示。

一些学校则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校体育队的晨练。

蝉联广州全市3年的田径比赛冠军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每天早上7点,操场就已人声鼎沸,起码有200名学生在锻炼,挥汗如雨。其中田径队50人、篮球队100人,剩下都是自愿加入晨练的孩子,参加蛙跳、拉力带、高抬腿、慢跑、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等运动。

华师附小体育组组长张泽林介绍,校体育队的训练,除了正式成员,对所有愿意加入的孩子都敞开大门。学校规定,常规体育课成绩优秀、校运会单项比赛前三名、区级以上比赛前六名、校运会体育达标测试成绩优秀,四项中至少具备一项,才能评定三好学生。因此,全校学生都重视体育锻炼,家长也支持孩子体育锻炼。

孩子课余时间如何科学运动?

广东疾控表示,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免疫力,有助保持健康体重。研究表明,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阳光活动,还可预防近视。不科学的运动可能会损害到身体,那学生平时运动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2020年世卫组织关于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表示,青少年(5-17岁)的运动建议为:一周内,应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主要是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天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及加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超重儿童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家里的娃有肥胖或超重,不要一下子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需要遵循低起始负荷(如散步、日常家务等低强度活动),循序渐进,在计划开始的4-6周中,每1-2周将每次运动的时间延长5-10分钟。

如何判断自身运动强度?广东疾控表示,如果运动时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如果运动时说话要喘气,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大。

综合|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 余燕红通讯员 粤疾控

来源: 羊城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