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1到18课知识点(七下历史18课知识点)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知识梳理】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迁徙都城: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2.确立统治: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巩固统治

(1)政治方面: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文化方面: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这样,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①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②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经过:

①开始: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南部。

②郑成功指挥军队迎击,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迅速占据重要渡口,把敌人包围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赤嵌城的荷军向郑成功投降。

③结果:1662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3)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背景: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

(2)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3)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①设置台湾府: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②建立行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册封首领

(1) 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达赖喇嘛 ”的封号,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2) 1713年,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设立噶厦: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

①时间:1793年

②内容:

a.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b.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c.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③意义: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有效的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修建须弥福寿庙

乾隆时,班禅六世拒绝英国殖民者的挑拨破坏,并在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特意在山庄的北面,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四、巩固西北边疆

1.“回部”的含义: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2.平定噶尔丹叛乱

(1)背景: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准噶尔部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

(2)经过: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

(3)结果: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背景: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2)经过: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

(3)结果:清军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4.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设置机构: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派遣军队: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3)意义: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5.土尔扈特部回归

(1)背景: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

(3)首领:渥巴锡

(4)结果: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5)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五、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 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2.经过: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进攻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3.结果: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4.《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六、清朝的疆域

1.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七年级下册历史1到18课知识点(七下历史18课知识点)(1)

2.影响:清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感悟.归纳】

1.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①230年,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今台湾)。

②隋炀帝时期,派人三赴流求。

③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④1684年,康熙帝 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⑤1885年,清朝(光绪帝)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当时称为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②8世纪初(710年),唐中宗时,唐蕃再度和亲,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9世纪中期,唐穆宗时,吐蕃与唐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长庆是年号)

④元朝时,忽必烈,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⑤1653年,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⑥1713年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⑦雍正时,(1727年)清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⑧1793年 乾隆年间,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3.历代王朝加强与新疆地区的联系以及加强管辖的史实。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3)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4)清朝前期,乾隆帝在粉碎大、小和卓叛乱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4.今天某些分裂分子妄图将上述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对此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台湾、西藏和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不可能得逞,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