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玩拼图,觉得特别有意思,有个特定的图案,然后在数十块乃至上千块图片中找相应的拼接起来,完成整幅作品,那种喜悦感不言而喻。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1)

拼图的每个碎片所对应的正确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将它放在别的地方。如果把其中一块碎片放在了错误的地方,便无法完成。而想要变更拼图的风景或图案,是无法在中途做出改变。

有时,人生就像拼图游戏,习惯于这种“固定思考模式”,而这类模式的特点就是除了最初设定好的“正确”的图片之外,无法创造出其他任何图片,也无法对图片进行更改。与此相反,另一种乐高积木游戏,只要我们思考就能想出无数种堆积木的方法,这个游戏就是看每个人能否得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在21世纪信息输入的时代,你靠什么获得“挣钱能力?”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2)

日本作家藤原和博认为“信息综合能力”是在这个时代必备的技能。因为20世纪是属于成长型的社会阶段,追求的只是“信息处理能力”;进入21世纪信息输入快速发展的成熟社会,需要的是“信息综合能力”,如何有效的整合信息资源,如何综合的运用这些资源,已成为一项“挣钱”的必备技能。藤原和博在《如何有效阅读》书中指出,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综合能力,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这种综合能力。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3)

日本的国民阅读大师藤原和博,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第四名Recruit的咨询顾问,日本义务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平民校长,且曾担任大阪府教委的教育政策特别顾问。 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真正有效的阅读之法,《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是我毕生研究的精华,在日本,已经卖出了100多万册。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布置一些“背诵”的作业(特别是小学阶段),如果完成不好,还要被罚抄写;上课老师给我们解题也只是灌输“正确答案”及“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处理;而现在,我们需要从“寻求正确答案的大脑”转换到“推导出自我认同的答案的大脑”。

所谓的“信息处理能力”,指的是在世界观固定的情况下做任何事的时候,最快得出正确答案的能力。而“信息综合能力”就是把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巧组合在一起,使它们产生价值的能力。

像上面提到的拼图游戏,就是一种“信息处理”,一块拼图的碎片只有一个属于它的正确位置,你能够快速地完成拼图,这只是一种“大脑运转速度”。而乐高积木却让你有无限种想象的空间,需要你具备一定的“信息综合”能力,这是一种“大脑的灵活度”。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4)

如何让“大脑”灵活起来呢?

有些能力,只有有效阅读才能获得。

  • 通过有效阅读,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无论你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服务行业,公务员,老师,或者是家庭主妇,都需要与人沟通,交流,而高情商,高质量的交流能让你更容易获得好感。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跟人在交流的时候,突然“静止”了,没有话题聊,气氛很尴尬;有时候与人发生矛盾时,却不懂如何沟通,化解矛盾,反而把气氛搞得越紧张。

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社会交际中,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很简单易懂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

藤原和博说,要学会交流,首先培养倾听能力。听别人说话,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不时点头应和,彼此之间慢慢就能建立信任感。无论是谁,都会想要把新的信息或是珍藏在自己大脑里的话题告诉自己信任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轻易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而通过阅读,就可以培养倾听能力。听一听,读一读,向大脑输送信息很重要。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书,都可以尝试去接触,抛开成见进行“滥读”,吸收一些信息与观点,这样和他人“闲聊”中,才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曾国藩说过,读书相当于攻城略池。

多读书,是建立一种底层的积累,犹如建高楼,先把地基打扎实,才能保证上层建筑稳如泰山。当你把这些知识量积累起来,然后进行内化,你便拥有了自己的“知识库”,为给自己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中“增量”的勇气。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5)

  • 通过阅读,学会角色扮演,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小时候,都喜欢玩“过家家”游戏,现在很流行的cosplay,也是一种角色扮演,最典型就是万圣节;穿上服饰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超人、女巫等。

角色扮演能力,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象他人的思维或想法的能力。角色扮演游戏能让人学习“换位思考”,有助于我们把名为“社会”的复杂世界在脑中进行整理思考,由此,可以让我们高效地学习社会中他人的职责和能力,让我们的大脑和他人的大脑连接在一起。

阅读,能为你架起人与人大脑连接的桥梁。

乐高积木拼图教程图解(怎么破除拼图型模式)(6)

普希金说:“阅读是最好的学习。追随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有一本书叫《面容复原师》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本书记录了一名女性入殓师自愿为日本3.11地震中被逝世的300名遇难者遗体进行面容复原的故事。一般人是无法理解,也没有此经历的。但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对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状态,心理特征和人们的情感进行虚拟体验。

如果我们能够亲身体验世间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么人生一定很有趣,很精彩。但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不同的人生,只有通过阅读来实现。

优质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或传记可以让我们体验他人的人生,通过读经典原著,可以获得某些事件,或者某个历史重要任务的想法和观点,这都是磨炼角色扮演的教科书。

角色扮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对常识和前提进行怀疑的同时还要灵活地进行“复眼思考”的能力。在与人的相处中,不仅要理解对方得出的答案,还要让对方理解我们得出的答案,所以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用于想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的能力。你可以站在对方的逻辑思考问题,接受对方所说的,并且理解它,从而使自己的意见得到“进化”,而阅读就是连续不断地努力去理解作者逻辑的行为。

比如,你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你能看到作者在书中以“阅读的层次”为主线的思考方法,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拓展、分析,按这个逻辑思维把整个阅读所涉及的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阅读方法,进行一一剖析。如果你是通过做笔记,或者反复阅读来掌握书中的内容,也许到最后还是无法完全记住。你只有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主线,并且编织成属于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快的掌握书中的内容。

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会在脑海中浮现某种感情,也许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感情,但“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反复说和写,渐渐进化为更加牢固的东西。如果你的观点写得越多,其中的逻辑整合性就会越深刻,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有效阅读所要呈现的核心。

《现代特写》里有这样一句话:“读书这一行为,绝非是为了获得信息所进行的,而是为了知道能从自己脑子里提取多少知识而进行的行为”。

作者藤原和博强烈主张,每个让你都必须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公。而为了能让自己掌握人生,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论,需要具备相应的修养。但是这种修养,学校是不会教给我们的,而父母教给我们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做法。这种修养只有靠自己,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不懂得将所有的信息综合处理,你是很难拥有自己理想的“幸福”。

最后借余秋雨老师的话;“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