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说说买房亏了多少(懵了2年直接亏掉80万)

原来真正买房的时候,可以纠结成这个样子。

前段时间陪朋友买房,最终选中2套之后又很是纠结。

大家也可以来参谋一下,到底哪套房子好。

第一套,大地段不错,外围都是小区房,居住氛围纯粹。

缺点也很明显,单体楼、无社区,距离地铁站1公里。

第二套,比第一套更偏远一点,但有小区花园,地铁口300米,小高层,社区环境好。

缺点也很明显,周边都是城中村包围,居住氛围不够纯粹,地段上较第一套差。

这两套搁你,怎么选?

其实我概括了一下,地段好的,产品不怎么样,地段次一点的,产品却好很多。

先说说我的答案吧,我建议他选择第二套。

我相信有人会说,难道产品超越了地段?说好的地段论至上呢?

先别着急,且听我分析分析,当然了,因为我看的这几套房在深圳,不同城市微观市场还是有差别的,但我相信一些思路上会给大家一些开阔性的方向指引。

如果你近期也遇到了选筹上的困难,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房子,可以私聊我详细聊聊,我会抽时间给你做诊断,因为每个人所在的城市和需求都不一样,所以细节化问题得私下来咨询了。

大家都来说说买房亏了多少(懵了2年直接亏掉80万)(1)

楼市下半场,微观选筹进入深度博弈。

地段论不重要了?

并不是,但楼市下半场,绝对的地段论也不可脱离产品而言。

尤其是这1年多时间的洗礼,大家发现一个事实:

行情好的时候,都涨,行情差的时候,都跌。

但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越好的越抗跌,相反哪怕是市中心的地段,老破小同样也跌得够狠。

当房子不再是暴涨式上涨的时候,多数人会从自己最实际的需求出发。

上班方不方便,孩子上学好不好,家里老人有没有活动空间。

后期接你盘的人一样会考虑这3点要素,当地段没有绝对性碾压的时候,我建议要特别关注产品。

因为朋友买的是刚需盘,本就不属于市中心绝对地段,这时候更应该把实际需求放在首位。

勉强买了大地段不错的房子,但实际上不靠近地铁、没社区、户型产品也不怎么样、入住后短期几个月或许能克服,但长期以往呢?

而且人很容易在楼市上行期做出错误的决定,会误以为短期困难能克服。

比如我表哥,当时就是买了大地段不错,但房子属于改出来的2房,并且离地铁站1.3公里。

现在每天要靠小黄换乘,遇上下雨天要打摩的,当时能让他们做出这样决定的支撑力无非就是认为这只是过渡,以后房价上涨再做置换。

实际上2年过去了,这套房子不仅没有涨,还比2年前跌了80万,如果算上利息,100万是没跑了。

在深圳,小2房还能跌80万,够狠了。

原因为何,就是明明一个刚需盘,却没有满足刚需的任何一个需求,你不跌谁跌?

这种房子的结局,只能靠大行情来临,让更嫩的韭菜接盘了。

大家都来说说买房亏了多少(懵了2年直接亏掉80万)(2)

楼市下行,更能试探出房子的价值。

朋友纠结的那2套房,为什么我让她选择第2套,还因为第二套的流动性更好。

房子跌的时候,都跌,但有些跌是能卖出去的,有些是不能的。

我看了2套房子,前面地段好的房子,今年以来没有成交1套,而第二套产品较好的房子,今年以来成交了5套。

很明显后者的流动性更好。

所以在房价下行期,如果还能有成交,至少说明这套房子的产品力是足够抗打的。

大家不妨想想,买方市场的时候买方更有主动权,他们更会多方对比,选出一个基础面更好的房子,如果这时候还有成交,而且还有不少成交,那楼市行情好转时,只会更好。

切记一点,卖房比买房更难,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

未来楼市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房价上涨下跌,而是房子要能成交。

我经常说,买房,选择城市是关键一步,这是决定你能拿多少基础分,但随着楼市分化的深入,我们会看到一个好城市,不同片区涨幅是不一样,甚至不同板块涨幅差异都很大。

在买房更细节化的当下,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更了解自己的城市,尤其是自己的需求,掌握一些细节的方法论,如果大家在选筹上有疑问,或者和我朋友一样,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可以私聊我,我会抽时间为大家解决大家在买房问题上的困难。

大家都来说说买房亏了多少(懵了2年直接亏掉80万)(3)

不要走2个极端。

或许有朋友会问,既然产品那么重要,那是不是可以买远郊的好房子?

千万不要走2个极端,如果大家去看房,应该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规律:

1、市中心的房子,产品做的真不怎么好。

2、远郊的房子,除了地段差点,产品设计是真好。

事实上,开发商在拿地做产品的时候,早就有过考量,市中心的房子哪怕产品做得差点,都能因为好地段卖出去。

而远郊,本就偏远,如果产品再不能打动人,去化都成问题,所以开发商在做产品的时候,是算过一笔账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别以为跑远点你就赚到大便宜了。

给大家一些真诚的选筹建议吧:

1、改善,尽量选到市中心的房子。

远郊的房子很多都是刚需买不了才买的,置换的终极目的,就是买到核心地段的好房子。

千万不要做卖掉市中心,去远郊买套大房子这种选择,别人是从外围一圈圈置换到核心,你可别反向操作了。

你可以是核心区老破小——核心区次新——核心区新房,逐级置换。

而外围的刚需应该还是郊区上车盘——核心区次新——核心区新房,逐圈层置换。

2、刚需,地铁是生命线。

对于刚需而言,哪怕是未来要做置换,千万记得,地铁是刚需的生命线。

一套房子,对家长而言,要满足上班通勤,对孩子而言要满足上学需求,对父母而言要满足休闲需要。

而3者之中,上班通勤需求是最重要的,毕竟家长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一定要方便上班。

超过1公里以外的刚需盘,要慎重了。

宁愿多选几站的地铁房,也不要选择1.5公里以外,但近几个地铁站的房子。

直接上地铁,和换乘之后上地铁的时间成本和便捷性完全不一样。

3、刚需盘,尽量选择规整的2-3房。

越是刚需,越建议选择正经户型。

很多刚需朋友,手头资金实在有限,有时候会慌不择路去选择奇葩户型,这在一线城市会更为常见。

比如1房改2房,2房改3房,或者无阳台的户型等等。

过去行情大涨,甭管什么户型都涨,但未来可就不一定了,一些奇葩户型只会越来越难涨。

因为房子不再大涨,置换的成本就会很高,多数人可能没办法住5年之后立马置换,这会让他们当下对现有房子的居住舒适度要求提高。

所以尽量选择规整和空间大小合适的上车盘,至少满足一个刚需家庭8年的居住需求。

4、除非绝对的核心区,否则不要选择无社区的单体楼。

对于近/远郊的刚需盘而言,不要去选择无社区的单体楼。

其实这很好理解,当前年轻人对社区活动空间的要求本来就很高,而家庭单位居住的刚需而言,又对孩子活动空间有需求。

如果一个社区,没有活动空间是很鸡肋的。

除非这房子是在绝对的市中心地段,否则一定要买有社区的房子,哪怕花园小,也得有。

刚需能牢记以上3点,不说买的房子以后必然能涨多少,但我认为作为二手置换,应该是不难的了。

最后我想说,其实没有绝对满分的房子。

房子好贵好贵,好的房子注定贵,不够钱就只能在矮个子里挑一个高个子。

不说能挑绝对涨的房子,但一定要挑哪怕行情不好也能卖出去变现的房子。

关于选房子的细节,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没办法一一根据城市和区域给大家分析,如果你们有一些城市买房不懂选筹的,可以私聊,我们再慢慢聊。

近期3个月时间,大家都在和新冠感染高峰期做抗争,可能心思也不放在买房上,可偏偏这个时候市场又有很多利好消息,年底开发商也有很多优惠活动,如果大家确实有买房需求,这段时间还是可以多多关注市场,如果怕错过消息,请记得关注我们。

-end-

我是大胡子李俊怀。深耕楼市10余年,投资买卖过10几套房,最高涨幅14倍。我从不煽动“高价买房”,不吹嘘“稳涨不跌”。10余年买房路上,用实践总结方法,用脚步丈量城市,已成功帮助2万余家庭实现财富升值。

关注我,买房路上不孤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