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宝剑真实身份(说说棠溪宝剑那些事)

李万卿 特稿哥李万卿

棠溪宝剑真实身份(说说棠溪宝剑那些事)(1)


天下第一剑, 古代的“核武器”,当今的“礼器”。

这把剑,曰“棠溪宝剑”。

1)古代“东风-41”

话说,春秋战国,七国争雄,五强争霸,遍地狼烟。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较弱的韩国,竟然跻身“七雄”。

这韩国,可不是现在会割双眼皮的韩国。它是周朝的诸侯国,之所以跻身“七雄”,是因为它掌握了制造棠溪宝剑的“核心技术”。在那个靠冷兵器打天下的时代,棠溪宝剑就是现在的“核武器”,堪比“东风-41”。

这种“核武器”为什么叫棠溪宝剑?

因为,当时的韩国位于现在河南省西平县一带,境内有棠溪流过。这溪水里面,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取棠溪水淬火,宝剑强、硬、韧、弹,版本瞬间升级。

据说,儿童持剑轻轻一挥,人就会身首分离。战场上,对方不管是什么兵器,在棠溪宝剑面前都是儿童玩具。

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个人都点过赞,他们还穿越在不同的时代,对中国九大名剑进行了评比,“颁奖词”是: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泉、太阿、莫邪、干将,皆能“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棠溪宝剑,排名第一。

史书上还曰过:“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天下宝剑韩为重。”

韩,即今天的西平;“韩为重”,就是西平生产的“核武器”最厉害。

棠溪冶铁铸剑鼎盛时,规模达480平方公里,以棠溪城为中心,形成了合伯城、冶炉东城、冶炉西城等几个“产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四城作坊林立,商铺密布 ,酒肆扬幡,商人穿梭,武士来往,可谓“十里棠溪十里城”。

棠溪,也成为当时全国四大冶铁中心之一和唯一生产宝剑的“中国兵工重地。”

2)“军工基地”被踏平

这个“中国兵工重地”辉煌了1400年后,在唐代被官兵摧毁。

唐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不拿皇帝当干部,割据淮西,举兵叛乱。

唐宪宗大怒,命令李愬去“维稳”。

李愬是“将二代”,军事才能呱呱叫,他的部队特别能战斗。他经过细致侦察,决定采取“斩首”行动,或者叫瘫痪攻击。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十月,漫天大雪,李愬率领9000精兵,连夜奔袭130里。凌晨时分,大军到达蔡州城下。第二天,吴元济举起了白旗。

此案例,曾入选中学课本,篇名《李愬雪夜入蔡州》。

战役的南线,李愬的副将马少良途径棠溪城。他突然发现此地遍地炉火,铁星四溅,紫烟蒸腾,天地通明,比霓虹灯还眼花缭乱,繁华如一线大都市......诗曰:“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

一打听,原来是打造宝剑的“军工基地”,专门生产宝剑,杀伤力五星级好评。此地毗邻蔡州,叛臣吴元济所用的武器均来源于此。

怪不得,吴元济如此嚣张!

这还了得?踏平它!

马少良一声令下,见人就砍,血流成河,铸剑设施被毁,铸剑文献被烧掉,“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变为废墟。

从此,棠溪城不见宝剑不见人,直接导致了“棠溪宝剑”的失传。

幸存的工匠流落民间,以打造锄头镰刀为生。

3)棠溪宝剑重现江湖

棠溪宝剑失传1000多年后,有一对父子梦想让它再现人间。

这对父子,就是高西坤、高庆民。

高西坤早年就读于北洋大学堂,毕业后放弃高官厚禄,即回西平县城“攻关”棠溪宝剑。20世纪50年代初,在西平县城创办了一家铁工厂,一边生产小件农具,一边“探秘”棠溪宝剑。

1958年,他因放不出钢铁“卫星”,被戴上了右派帽子,撵回舞阳县吴城镇北高村,肉体和心灵遭到了无情摧残。

彼时,他的儿子高庆民才6岁。

高西坤忍受着屈辱和饥饿,在被“流放”的农家院里燃起了炉火,以打铁糊口,高庆民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打铁技艺。

短短几年间,高庆民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不仅学会了锻打、热处理,还对研制棠溪宝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树立了光复棠溪剑文化的决心和意志。

这还真应了“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数次辗转于西平、舞阳,一次次炉火被摧毁,又一次次燃起炉火。改革开放后,更加坚定了挖掘、传承棠溪剑文化的信心。

1986年,农民耕地时挖出了棠溪宝剑的部分残骸,被县文物管理所收走。高庆民隐隐感到:他和棠溪宝剑的缘分来了。他不敢怠慢,赶紧去找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借剑”。

文物管理所长也是“铁匠的后裔”,他不仅答应高庆民“借剑”,还特意嘱咐:历史上有记载,铸剑要诀是“取棠溪水淬火”“高温液体还原”。

高庆民明白,所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棠溪水中含有锌、锶、锂以及钨、钼、镍等化学元素,他们可以提高钢材的弹性、韧性和屈服度。

随即,高庆民对借来的宝剑残骸进行细致的化验、分析、查成色.....

高庆民经过反复实验,依“古法”打造出了第一把棠溪宝剑。他手握宝剑,弯曲120度,竟能回弹复原,还伴有凤鸣龙吟之音;挥起宝剑,可以斩钉截铁,刺破铁桶、砍断六根钢筋。

失传1000多年的棠溪宝剑终于重现江湖了!

高庆民手捧宝剑,眼泪涮涮地流了下来。

棠溪宝剑真实身份(说说棠溪宝剑那些事)(2)


4)天下第一剑

如今的棠溪宝剑,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核武器”。

古代十八般冷兵器中,剑被尊为“百刃(兵)之君”。汉代以后,剑退出短兵器历史。但由于型美身轻,便于携带,多用作防身之器,名士贵族剑不离身,被古人视作地位与身份、智慧和勇武的象征,成为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的礼器,被牢固地传承下来。

剑成为礼器之后,有“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之美誉。

作为礼器,宝剑还是公平正义、行侠仗义的象征,也充满镇宅避邪等神秘的宗教色彩......

高庆民打造的棠溪宝剑,也成了至尊之“礼器”。

作为“礼器”,高庆民更加精益求精,每一把宝剑,都承袭了古法千锤百炼,历经666道纯手工制作工艺。

2001年,棠溪宝剑被全国权威专家鉴定会鉴定为“中华第一剑”,确立了棠溪宝剑的品牌地位。

此后,高庆民研制开发了成功剑、太阿剑、和平剑、擎天剑、腾云剑......产品在国际、国内荣获各种大奖、金奖、特别金奖。

2005,高庆民的棠溪宝剑企业被定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新建花园式棠溪冶铁铸剑文化博物馆。彼时,国威剑、军威剑、法威剑,奥运剑、轩辕乾坤剑等等相继面世,一件件光鉴寒霜、灵气逼人 。

棠溪宝剑先后被国家博物馆、新郑黄帝故里博物馆、国家体育博物馆、国家军事博物馆、全国人大和全国收藏家协会作为珍品永久收藏。引起全国许多大型新闻媒体的纷纷关注,多次登上央视《晚间新闻》《天下大观》《乡约》《我爱发明》《探索发现》等栏目,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高庆民因传承弘扬棠溪剑文化的精神和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首届民间文化的杰出传承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技能大师、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

同时,棠溪宝剑多次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发明金奖、全国专利金奖、全国新产品特别金奖等200多项省部级以上大奖,还被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为“原产地注册保护产品”,即世界名牌。

2014年,棠溪宝剑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201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破例批准使用“棠溪天下第一剑”和“棠溪中华第一剑”商标专用权。

棠溪宝剑真实身份(说说棠溪宝剑那些事)(3)


5)“五福临门”

今天,棠溪宝剑集团“五福临门”,又隆重推出了棠溪五福剑!

五福者,福、禄、寿、喜、财也。

这是“礼器”中的大礼!

“五福”文化长期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成为一种民俗。

棠溪宝剑的“五福”,由五把宝剑组成,分别代表福、禄、寿、喜、财。名曰:纳福剑(60cm),世禄剑(69cm、康寿剑(99cm)、祥禧剑(100cm)、鸿运剑(88cm)。

纳福剑, 福如东海长流水。

世禄剑,禄运高升步青云。

康寿剑,寿比南山不老松。

祥喜剑,喜气连年万事兴。

鸿运剑,财源广进达三江。

每一把五福剑,皆个性鲜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气息,工艺高超,制作精致,均为棠溪宝剑的经典之作,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十年磨一剑”,高庆民已经用了N个十年。对剑的象征意义,高庆民更是高屋建瓴。

高庆民的“剑诀”里,剑是一种精神符号,象征锲而不舍的精神;剑是正义的象征,可以除暴安良;剑是权威的象征,能号令天下、安邦定国;剑还体现了一种修身哲学,该出手时锋芒毕露,不该出手时,深藏匣中,隐芒内敛......

更重要的是,剑也象征着公平、公正。剑脊笔直,不偏不倚。两面锋刃,一锋指向对方,一刃指向自己,对人对已一律平等。

棠溪宝剑在手,平安吉祥!(责编 问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