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水井(家乡的水井)

文|胡建平

老家的水井(家乡的水井)(1)

水井和坑塘(即水湾),是古老村居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类没有水源就难以维持生命,没有水源就没法开展生产活动。所以,我们的前辈,为了生存,能喝上比较洁净甘甜的水源,四处考察地形,探寻选址,最终多半选择了靠近河涯及湾边的地方,打井取水。是因为本村及周边地质地貌,属于盐碱涝洼地带,水质咸涩,不能饮用,而靠近河边打出来的水井,则是远方输送过来的河水,即黄河或马颊河的水源,再经过水井的过滤渗透,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甜水井”。

家乡——山东省平原县北任村的甜水井,主要分布在村外,村内的都是咸水井,俗称“懒水井”,主要用于日常洗涮及牲口猪羊饮用。

村东大部分乡亲,都往村后大湾畔的甜水井担水,村的前半部、西部则都吃村西河边甜水井的水。

水井也称之为旱井,它和那个年代的石磨、石碾一样,都是那个年代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

井的用途不止饮水用,偶尔还有其他用途。在没有电力和冰箱的年代,旱井替代了现在的冰箱,偶尔有人家宰杀了家禽,一时间吃不了,就会采用竹篮悬于井内,起到冷藏的作用。同样盛夏舀一瓢井白凉水就是最好的冷饮。

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因为建一口井绝非易事,既辛苦又危险,要挑选专业的挖井队员,也就是“敢死队”,须有专业技术,还要有吃苦耐劳和不怕死的精神。挖井时,支好架子,安好滑车,一铲一镐,人工挖掘,挖到深度极限,把预先做好的柳木井盘放平铺到下面,才开始沿圆形井盘用砖砌垒,井盘随着负重逐渐下沉的同时,沿井盘一圈下面狠挖,上面则滑车紧拽,连泥带水徐徐上升。随着井盘的下沉,上面的井筒也逐渐砌成,直至挖到有喷涌而出的泉眼和坚硬的土层,能承受起整个井筒的重量,这口旱井才算大功告成!

(胡建平,山东省平原县北任社区居民,平原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