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

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

(1)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期的症状。95%以上患者都有这种症状。腰痛可出现在腿痛前,此类病例占多数,亦可以在腿痛出现同时或之后腰痛随之减轻,持续性腰背钝痛为多见,此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定位不准确,是一种局限性或广泛性疼痛。平卧减轻,站立或过劳后加剧(与腰肌劳损不同)。一部分病人为痉挛性剧痛,难以忍受。类似绞痛样,可持续数天乃至数周(与椎管狭窄不同),此类一般发病较急。一部分病人腰痛出现在明确的腰部外伤后的当时、数天后、数月后乃至年余,一部分患者腰痛可不明原因突然发生。

(2)坐骨神经痛;由于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腰5及腰5~骶 1椎间隙,故下肢放射痛占80%,其中后型(椎管型)可占95%。下肢放射痛分刺痛和电击样剧痛两种,前者多见。疼痛多为一侧性,极少数(中央型、中央旁型)表现为双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而加重。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且多起于臀部,逐渐下行放射。少数病例可出现由下向上放射痛。但放射部位则是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而定:

①腰5~骶1椎间盘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后腘窝到小腿后侧方、踝部及小趾。

②腰4~腰5椎间盘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外后侧,腘窝到小腿外方,足背及坶趾。

③腰3~腰4椎间盘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前方下行至小腿内前方及足背内前方。

上一节腰椎间盘突出可有下一节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这与突出的位置偏外或稍居中有关。

一侧坐骨神经痛可以转换到对侧。腰、腿痛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疼痛的性质常为麻痛,针刺样痛,或烧灼样痛,重者似刀割样痛,严重者,病人常采取各种体位试图减轻痛苦。

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3)

(3)腹股沟区痛;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腰l、2、3神经根,导致其支配区域的腹股沟区痛。此外,低位椎间盘突出症亦可引起腹股沟或会阴区痛。这种疼痛多为牵掣痛。

(4)间歇性跛行:病人步行距离的增加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停步休息或弯腰﹑下蹲,症状减轻或缓解。步行的距离为数十米或数百米出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管狭窄,对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矢径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狭窄程度,以致诱发本症状。

(5)肌肉瘫痪或肌力减弱:肌肉瘫痪出现于神经根受压迫严重时;肌力减弱较为多见,皆与神经分布区域有关。

(6)麻木:部分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无下肢疼痛而仅仅出现肢体麻木,麻木区域仍按神经受累区分布。

(7)马尾综合征:主要见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会阴麻木,排便排尿不利。

锻炼方法:

飞燕式也如燕子一般飞入千家万户,飞入患者的耳朵中。但,不是每个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适合飞燕式。

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4)

我们先来看看飞燕式的动作要求:患者俯卧于床上,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先让患者两臂伸直后伸,头向后仰,胸背随后伸离床面,学会上述动作后再让患者双下肢伸直并拢,向后上方抬高,最后把上、下肢及头、躯干的动作协调起来,只让腹部着床,保持5~10s。再行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30次,每天3~5次。开始时此法以患者为主,医者辅助完成,待患者能独立操作为止。

腰椎间盘后突图示(腰椎间盘突最为关键的位置)(5)

飞燕式是腰部肌肉练习动作一个经典的动作,对于患者自身的要求很高,但是处于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腰部及下肢症状比较明显的的患者,这套动作的训练量显然过大,腰部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其两侧腰部力量处于不平衡状态。

我们建议,严重的腰椎疾患、腰部活动受限、有明显的腰痛患者不要进行此类动作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少许腰痛,无明显活动受限患者则可以有选择的、有计划的、由低强度到高强度的练习该动作。

最后,我们记住一个原则:适应原则。即做任何事,如果适应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如果不适应,千万莫强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