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传统法则及习字手段

在历史上书法大家所留世的书法论述中,专讲行书结体的论述并不多见,考虑到行书实为楷书的快写之体,思考一下楷书的结体法则很有助于对行书结体的理解。小的时候在学校上大字课(即毛笔字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汉字是方块字,要写得四四方方、横平竖直,这应该是汉字楷书解体的基本法则了。继而翻阅一些书法字帖,讲的无非是“平正、对齐、避让、穿插、匀空、俯仰、左小齐上右小齐下、上盖下、下托上”等等,因单个字体的组字结构不同(比如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包围、半包围、独体字等结构)而各有所指,应该说这些规则很好的指导了楷书的临习,但是行书作为楷书的快写变形体,仅依靠这些规则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各名家的行书结体。

启功先生早年发现的黄金分割结体法,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方向按黄金分割率(5:8)找到了一个方块里的四个黄金分割点,当一个字的主要笔画都经过这四个点时,这个字写出来就中宫收紧,外势伸展,故而字形妍美漂亮(详细请看启功先生的专题论述)。但是这个法则仅仅描述了主要笔画要经过某一点,但是这个笔画从哪里起笔,又在哪里止笔,却无法判定,尤其在指导行书结体上感觉难以应用。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

图一

发现这个现象之后,我又重新翻阅了从魏晋以来的书法大家的行书名帖名碑,其绝大部分作品或严格或松散,都能体现出这一规律(见后面附图)。这使我感觉到这一规律就是在我脑子里思索了很长时间的“行书结体的简单规则”!我把它称之为“平行四边形法则”。

2、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完整描述

以汉字的“方块字型”为基础,以上下左右对边或对角相呼应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为基本造型单元,同时考虑传统结体法则中的“重心稳固、平正、对齐、匀空、避让、穿插”原则,把一个汉字分解为2-3个平行四边形以一定角度相交插的汉字结字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偏正交插型:以主副两个平行四边形交插而成,这种类型以上下结构居多,整个字形为主体,横向主笔为副体与主体交插,同时要考虑全字的重心要中正。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

图二

半包围结构和独体字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3)

图三

由于行书相对于楷书有较大的字体变形和笔画连带,所以有些上下、上中下结构也被处理成了独体字结构。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图四

左右结构讲求左右穿插与呼应,字体左右各取一部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沟通左右的联系,使整个字形浑然一体。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5)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6)

图五

(2)左右复合支撑型:整个字体以两个左右相对支撑的平行四边形组成,形成“八”字 、“人”字或“乂”字交插支撑,使得字体既灵动又稳健。这类字以左右结构居多,有少量字虽然不是左右结构,但以强化(延长或加粗)主笔等手段也进行了这种字型的处理。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7)

图六左右结构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8)

图七独体字结构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9)

图八包围与半包围结构

(3)主体内含型:把字的整体外形处理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而字的内部部分笔画形成一个(最多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含于其中。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0)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1)

图九

(4)“点”的游离及主笔外溢型:在有些字中,字的主体为平行四边形,而“点”的笔画或者主笔的一部分游离于四边形之外,使得字体既工整又有意趣。字例如下:

行书创作的大小问题(行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2)

图十

三、 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临习和创作书法作品的意义。

1、能迅速把握名家行书字体的特征,便于识帖、记帖和默临,也就是说容易入帖。以前练字,大多用九宫格和米字格,近年来又有人发明了回宫格,用这种方法练字临帖,在哪个地方的笔画就在哪个地方下笔,所以比较容易摹仿的像,但是一旦脱开这种习字纸就很难把握,离原帖字形相去甚远了。这是由于利用这些习字纸只能机械地还原原帖笔画的位置,而不能有规律地理解每一个字之中各个笔画的内在关系,而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就能把一个字分解成2-3个大块的相互关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