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

从来没有一个国庆档像今年一样,多部重磅影片仅提前一周才官宣定档。《万里归途》《平凡英雄》《钢铁意志》三部9月30日上映的大片,均在9月23日才正式定档并开启紧锣密鼓的宣传。

作为全年唯二的“黄金周”,拥有七天假期的国庆档多年来一直是电影市场最重要的档期之一,但三部大片外加几部幼儿向动画,并不足以满足观众的内容需求。直到9月27日,甄子丹监制并主演、罗志良执导的重磅大片《搜救》突然定档10月3日,让整个国庆档的市场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底气。

按照以往的常规经验,电影宣传的“战线”可长可短,可以用一两年的时间陪伴观众,也可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爆发式触达观众。但离上映只有一周才定档,已经是超越常规极限的一种挑战,不论是通过线上的抖音、微博、小红书,还是在线下投放各类广告牌,都难以在上映前完全覆盖到全国最广大的目标群体。留给《搜救》的甚至不到一周,算上10月1号开始的点映,只有4天时间。在失去了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在上映之前保证影片可以被目标观众所了解,共同做大国庆档的蛋糕,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挑战。

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1)

做“接地气”的主旋律商业大片

同样是主旋律商业大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或许,发挥内容特点,才是《搜救》获得观众认可的唯一方法。

主旋律商业大片,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庆档的重要类型。早在2016年,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就已经获得了国庆档票房冠军,此后从2019年到2021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片都在国庆档取得了前二的好成绩。观众口味不断升级的当下,主旋律商业大片想要再次获得观众的肯定,便需要在商业细分类型上下更多的功夫。

罗志良执导、甄子丹监制的《搜救》,除了有着强大的中国电影工业作为支撑,还有电影人对电影商业类型的敏锐捕捉。通过预告片及剧情简介可以看出,电影故事整体节奏清晰,甄子丹饰演的父亲阿德带着妻子孩子在长白山自驾游,因为父子之间出现争吵,导致年仅8岁的孩子意外走失。寻回孩子,成为父亲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能将最后的成功衬托的来之不易。预告片的宣传slogan“以命换命”,正是强调这个过程有着多少艰难险阻。

用类型讲故事,是全世界商业片的核心。当一个男人被逼入绝境,如何在一次次失败中抓住一丝希望获得成功,这样的故事早就与观众建立了默契,天生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搜救》还在这样的故事架构上,增加了灾难类型,将男主角阿德置身于白茫茫一片的冰冷绝境中,零下30度的雪山实景拍摄,再加上掉下冰河、遭遇雪崩等灾难级桥段,搭建出独特的视听体验,极大地增加了影片的商业属性。哪怕这个故事会以所谓的“套路”进行呈现,只要搭配出独特且精良的视听效果,依然可以收获不错的市场反响。

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2)

更何况,在这样的类型故事中,其实还埋有一条情感暗线,即阿德与儿子之间的父子之情。

浓烈的情感元素,是近期市场大热影片的特征之一。《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人生大事》等等,都通过浓烈且普世的情感,让大量的观众共鸣。《搜救》当中的父子之情的逐步变化,也极有可能获得许多观众的共鸣和认可。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叙事体系,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都是不断出现的重点情感线索之一。甄子丹这次饰演的父亲,是一名传统的中式严父,父爱充沛的同时,对孩子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孩子的表现稍有不乖便会进行严厉的批评,会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在需要耐心沟通、柔软交流的时候,一般的父亲都不太知道如何进行这样的表达,许多细腻与关心都卡在嘴边,只剩沉默。

阿德很清楚,孩子的走失,与自己在父子关系上的处理有着重大关系。所以可以想象,《搜救》中阿德会面临多次情绪变化极大的转变,哪怕一个人进山也要继续搜寻,而想到跟自己孩子之间的情感上的裂痕,又会分外崩溃。

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3)

或许对阿德来说,他不放弃对孩子的搜寻与拯救,也是在完成他自己的重生。一方面,他必须弥补自己的过错、找到孩子,另一方面,他需要否定过去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在期盼的未来中,用全新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缓解父子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差点破碎的家庭重新和睦。

父子之间的情感,也成为《搜救》在极限定档后触达观众的宣传核心。当第一份海报,将甄子丹饰演的阿德作为完全核心、在最短时间里吸引观众眼球后,后续的两份海报,都把父子情感作为核心,通过双方拉着的蓝色围巾、父子之间的拥抱,将父子之间的情感渲染到极致。而在主题曲MV《逆着风的光》中,也让父子的日常玩乐与父亲的艰苦搜救彼此穿插,令情感共鸣推至高潮。

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4)

而这样一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凭借“以命换命”般极限的方式挽回的孩子的父亲,带给观众的也不仅仅是普通的感动。

如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艰难,裁员、收入下降、找不到工作、行业凋零……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打击都不可避免,经济环境的调整,也让许多家庭的生活面临更多挑战,家庭关系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能够看到许多年轻人因为学业、事业等问题,与家人长辈产生冲突的分享。或许通过《搜救》,更多年轻观众能够明白父亲那些尖锐、难听的话语中,带着怎样的关心与苦心,一定程度上让两辈人之间彼此和解。

浓烈的情感让人柔软,哪怕是“宇宙最强”甄子丹也未尝不是。《搜救》里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父亲,并不是随便就能“打十个”的叶问,也不是《怒火·重案》里可以跟悍匪贴身肉搏三百回合的重案组督察,他只是一名手无寸铁、没有任何北方生存经验的来自深圳的普通人。

《搜救》里的阿德,可能是多年来甄子丹的银幕形象里最脆弱的一位角色,他被其他人打、跪下求人、为了孩子泪流满面,这些预告里的片段令人揪心,也展现了甄子丹从未在其他影片中的另一面。或许,他不仅主演该片,还担任本片监制,就是为了呈现出自己的另一面,让观众看到动作巨星之外的截然不同的自己。

共同将国庆档蛋糕做大

《搜救》定档10月3日,也让今年国庆档的票房市场更具想象力。事实上,后发不一定是劣势,早在2020年国庆档,《一点就到家》便是定在10月4日上映,为观众在黄金周的后半程提供了多一份选择的同时,与同期定档9月30日、10月1日的影片一起,分阶段充实了国庆档,也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另外,因为《搜救》会在10月1日、2日进行大规模点映,部分观众也有机会提前看到这部影片,观众的口碑效应不可忽视。

过去的电影市场,有人曾开玩笑表示,每到一个大档期,不同影片之间都是一种“零和游戏”——票房总量就这么多,各自的票房此消彼长。

但随着影视寒冬的到来,加上新冠疫情对电影院这样的线下娱乐场所的重大打击,不少电影公司在2022年真的经历了生死存亡般的时刻。在今年春节之后,全国电影院的最低开放率一度只有不到40%,清明档、五一档多部大片撤档,甚至到5月底,还有春节档的影片在持续上映。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单日票房一度低至600万,周末都只有一千多万,电影院排什么片也等不来观众,甚至有许多影院选择主动关门歇业。

好在,暑期档在《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独行月球》等影片的带动下,电影市场整体活力恢复了许多,但要说跟2018、2019年相比,还相距甚远。

作为暑期档之后的最大档期,国庆档接过的任务,不是几部影片彼此竞争,而是团结一致,共同把电影市场的蛋糕做大。

有趣的是,今年国庆档的四部大片中,有三部都是讲述如何进行“拯救”的故事。《搜救》讲述的父亲与搜救队如何拯救孩子,《万里归途》讲述的是外交人员如何在他国拯救我国公民,《平凡英雄》讲述的是机组与医护如何拯救断臂少年。

甄子丹讲心酸(在搜救里普通)(5)

相比更加宏观的家国情怀,这些关于“拯救”的故事,都落实在一个个实际的小人物的身上,而且双方都是。对普通观众来说,这样的故事并不需要站在多么宏高的立场上去进行想象,而是真的能够将自身的经历带入,直接感同身受。尤其是《搜救》,随着今年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国内冬季滑雪热爆发式兴起,雪山环境也远没有过去那么令人陌生。

当主旋律集中在多种多样的普通人的成长上,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接受,也让这几部影片从立意上就不再是彼此之间的竞争,而是共同书写新时代普通人的故事。期望在市场表现上,能提供给不同身份、不同审美的观众更多选择,一起“拯救”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