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人生与生命论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人生与生命论人生的意义)(1)

这是我当时一气呵成,发到朋友圈,所写下的话

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论语先进篇中、季路询问老师鬼神之事,进而询问生命的终极问题,孔夫子所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也向来被看作孔子非常忌讳言死的一个代表,一个例子,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特质,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看来孔夫子是把生前说死也列入怪力乱神的行列中了。

事实上,表面上是如此,儒家思想上就更是如此。所以儒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才会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思想空虚之际,佛教趁虚而入,解决了死后之事,即是轮回。

当然,这只是后话。

尽管如此,但我认为,这六个字却是意味悠长的,不仅仅是孔夫子只忌讳言死的例子,它还另有解释。

首先“未知生”,这个生我想可以多种解释,可以是出生,可以是生存,还可以是生活。

死也是如此,它是个体生命的终结,却不是思想与精神的结束。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然还有“死而不亡”,可见前者均是一种过程,而后者才是最终的结果。这有点类似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所唱道的“不要忘记我”那样。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样呢?大约有很多人可能会说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私以为,这固然是个理想的状态,是使自己千古流芳、名垂青史的有力的做法,但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这只不过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所可以达到的。

而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只是个理想,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正是如此。但我觉得,即便是不能达到那种高度,达不到那种成就,对于我们本人而言,也都无所谓。即便达到了,个体生命的生活,在当时当世,也不一定怎么样。正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即便伟大如孔夫子,在他个体生命里,也要周游七十二国,最终政治抱负没法实现,还被人骂作是“惶惶如丧家之犬”,甚至有生命危险。以至于在他临终之际,还要痛哭一场,作临终歌表达自己的不甘,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无望。

才情如李太白,也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唱出拔剑自顾心茫然,最后流放夜郎,在遇赦返回途中,抱着那一丝丝渺茫的希望离世……所以,只要找到我们个体生命意义便已经足够,这也和孔子所说的生的含义息息相关。

正本清源,言归正传,还是回到一开始的那句话上,我们仅就一个生来论,在这里,我觉得孔子想要说的,绝不是出生,而是生存,是活着,或是生活,要知道这里面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

出生即是个体生命的开始,可当呱呱坠地时,你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记得,那么如果这样说,孔夫子这一句不是废话吗?

所以只能是后者,即是活着、生活。那么怎样才算是知“生”呢?以我的理解,即是“有价值地活着,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够如此呢?即是要有一个明确而不算是太遥远的目标,要为这个目标而矢志不渝,努力奋斗,要不浪费时间,因为时间即生命。

说到这里,不禁感叹,如今的人们,甚至是和我基本同龄的,大多都价值观缺失,没有目标。所以近些年来,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直到前几天还有个重庆的在社会上引来极大的影响,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更有甚者,由于一部小小的手机,而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每每当我看到这些事情时,都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却又怒其不争。啊,这何其美好的、鲜活的生命啊,怎么会因在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事情而自杀?其实这一切,还是由于我上面所说的,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一个高远的理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另外,岔开一笔,我认为,理想可以高远,目标必须明确,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就如明代的官场一样,口号喊得比天都高,实则都达不到,一个比一个贪,只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看看许渊冲,据说在他生命终结之前两个小时还在学习,而随着个体生命的结束,之前所看到的,所学习的,所思考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一切都无影无踪。有什么意义吗?并无意义,但他代表了一种精神。

看看太史公司马迁,当年的李陵事件,他本有机会从容而光荣的离去,但他并没有选择,而是接受了泯灭人性、极其残忍的宫刑,从此只能够与宦官为伍,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甚至是露骨的羞辱。这是何等的屈辱,尤其是对于儒家的士大夫来说,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他才会“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这一切,只因为一部史记,不仅是因为要完成史记的编撰与书写,更是要完成父亲的遗志,成就自己的事业。使自己千古流芳,名垂青史,使这部书万古流传,成为不朽。

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我们知道,他的理想也确确实实很幸运地达到了。而在这之后,他把史记写完并安排妥当后,却静静地转身,默默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据说他最后的结局,是了断的,而由于他的理想已经达到。

因此,他的转身,他的了断,是从容的,是无憾的。

即便是写出“虽九死而犹未悔”,并最终投江自沉的屈原,他的死,依旧是为理想而死的,就如革命先烈一般。这些都是把理想与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高的人,当他知道为了理想,为了信仰,甚至不惜付出自身的生命时,这种死,也是值得的。

孔子云“杀身成仁”,孟子云“舍生取义”。正所谓,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因此,正是因为他们的死,使得他们的生命,随之得到一种升华。

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的自杀者,因为他们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甚至连清楚的价值观都没有,而轻易地了结自己的生命,既没有求得仁,也没有取到义。因此是盲目的,也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

一个生命的诞生,它的过程与独特性,是何等神奇而奇妙,先不论大的环境,即是我们怎么会在这个寰宇里,这个“地球”上诞生,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哲学的。就论我之为我,我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我为什么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等等,还有细胞的斗争,也有上亿的可能,以及无数的选择,同样也是充满哲学意味的事情。

一个生命的结束,我觉得是最容易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盲目的自杀者来说,只不过就是刀光剑影的寒光一闪,就是百尺高楼的纵身一跃,就万事大吉。仅不论所谓的轮回、来世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至少是这个无可复制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彻彻底底消失了。

在这之后,就如之前的几十上百亿年中一样,

看不到这如此美好且不断变化的世界;

感不到这琳琅满目且神奇奇妙的自然;

见不到这喧嚣而充满温暖的红尘、家庭,更没有未来。

万事皆空,没有感知,更不会思考,也不会有喜怒哀乐。而这个结果,是无法挽回的。

作为旁人,只能说一句“死了就是死了。”

从个体来说,便失去了无限可能,失去了未知的未来,仅剩下所谓的无穷无尽的漫漫黑夜。

所以,“有价值地活着,有意义的生活。”才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与魄力,勇气与毅力的,才是最难的。

人生很短,因为无论怎么样,毕竟有限,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无法挽回。

人生又非常长,因为那是我们个人生命的整整一生。

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生中,我们必须找到价值与意义,要尽可能的不浪费这宝贵且一去不返的时间,要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要“有价值地活着,有意义的生活。”

作为个人,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即是自身内心的愉悦。这才是我们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啊。

有一个理想,来支撑我们的生命。

有一个目标,使我们为之而奋斗。

即便结果不尽人意,但起码曾努力过了。

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只要此时此刻快乐,享受着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便是最大的意义。

正所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又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不仅仅要不断向上,不断努力,尽可能的不要在老大时,徒然叹息,徒然伤悲。更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享受着此时此刻的一分一秒,这便已经足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