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1)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圣人独自具足“有余以奉天下”的能力,有体现“人之道”的大作为,在此前提下,圣人应之以“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的合道做法,其根源则是他“没有关切并追求贤于他人的欲望”。

其中的难点有两个,①如何理解“其不欲见贤”之“见”?流行的翻译基本上都是把它说成“现”,是不得甚解的体现。这次细读用了较长的篇幅来辩析“见”与“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下。②其实,把“其不欲现贤”与“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并列为“果”,是可以的;但是,视之为“因”,其理就不究竟了。为什么?

【原文】

1、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2)

【意译】

1、天之道(运行起来),它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弓臂举高了,就往下按一些;弓臂拿低了,就往上托一点;弓弦拉得过饱了,就放松一些;弓弦拉得不够,就多拉一点。(可见,)天之道是减损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而(世俗的)人之道,就不是这样运行的了,它是通过减损不足的来奉给有余的。谁能够(像天之道那样)以有余来奉给天下呢?只有得道者才能做到。

2、所以,(作为得道的统治者,)圣人不仗恃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这种大作为(而对天下人民有所要求),总能把(治国理政的)事情做成功,而不居功。这源于他“没有关切并追求贤于他人的欲望”。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3)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我的翻译是:天之道(运行起来),它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弓臂举高了,就往下按一些;弓臂拿低了,就往上托一点;弓弦拉得过饱了,就放松一些;弓弦拉得不够,就多拉一点。

1、很明显,这里是用“张弓射箭”来比拟“天之道的运行”,非常直观形象。

2、把箭射出之前,有一些调适的动作,“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说的是对弓臂举得过高或过低的调整;“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对弓弦拉得过满或不够的调整。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我的翻译是:(可见,)天之道是减损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而(世俗的)人之道,就不是这样运行的了,它是通过减损不足的来奉给有余的。

1、究竟而言,天之道是“自然”的,什么都不是。因而无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无所谓“不争”,无所谓“善下”,甚至无所谓“不自生”……

但是,为什么又有这些说法呢?这是因为老子基于严重的现实及对治的需要,从“自然”中找到了“对应的点”,并把它们作为原理、道理进行宣扬。比如,现实里统治者争得厉害,老子找到的点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统治者总是高高在上,老子找到的点是“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统治者总是自私自利却不能长久保全,老子找到的点是“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本章所批判的“世俗的人之道”,即“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找到的点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等等。

2、“天之道”为什么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书里没有直接对应的展开论述,我们先看一些根本性的说法,天之道是“不自生”的,是“善利万物”的,是“衣养万物”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其实,“天之道”和“真正的人之道”是一样的,待会以“真正的人之道”再具体回答这个问题。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5)

3、“世俗的人之道”为什么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首先,要注意的是,老子虽然说“人之道如何如何”,但要明确,这里说的只是“世俗的人之道”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人之道”。由于“损不足以奉有余”已被世俗之人奉为天经地义的“常道”了,已不知“真正的人之道”为何物。当老子提出惊世骇俗的“非常道”之后,世俗之人囿于自己的欲望和认知,根本无法理解。因此,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其次,就失道的统治者来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根源,在于其追逐“甚奢泰”的欲望。其具体的表现有,“贵生”、“生生之厚”、“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无德司彻,(民有大怨)”、“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等等,尽是损不足之民以奉有余之己的行径。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6)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我的翻译是:谁能够(像天之道那样)以有余来奉给天下呢?只有得道者才能做到。

1、这里说的“有余以奉天下”才是“真正的人之道”。

①说一下为什么有“天之道”和“人之道”?其实,“道”只有一个。之所以有所谓的各种“道”,是应我们的认知及实践的需要而细分出来的。从“道”的定义看,它是一种“系统”的概念。“系统”有大有小、有各种类别,于是就有各式各样的“道”,如家之道、乡之道、国之道、天下之道、地之道、天之道,还有人之道、动物之道、男女之道、亲子之道,等等。总之,用“系统”的概念去看,是很简单明了的。

②人之道,就是人的系统里的自然机制。人的系统,怎样才能整体向好地发展下去呢?需要一些机制自动自发地起作用,比如无私、慈、信、俭、处下、不争、善待,等等能自然地运作,人的各级系统就会持续地整体向好地发展。

历来,人们总是把“道”说得很复杂、很玄乎,也不知道关乎自身的“人之道”是什么。其实,只要把“慈、信”等理解为“自然的机制”,那么,对“道”及“人之道”的理解就豁然开朗了,“慈、信”等就是“道”,就是“人之道”。那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它们的“自然”呢?是因为强劲的私欲和错误的认知蒙蔽、干扰、破坏了人自身的“自然机制”,人的系统的运行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老子的思想学说就是因应现实的治乱需求而提出的独特方案。

虽说“系统会整体向好(自我保全)”,但是,当小系统走到“不道”的地步,或许会被其所在之大系统的整体向好之自然机制所抛弃,这是完全可能的。关于恐龙系统的灭亡,可以这样理解。所以,想确保“人的系统”永续无虞,人只能“唯道是从”,“法地、法天”,别无它法。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7)

2、这里说的“有余以奉天下”,也是“人的系统”里的自然机制,就是“真正的人之道”之一。就得道的统治者(圣人)来说,能做到“有余以奉天下”,根源在于圣人对治和升华了自己的欲望和认知,做到了无私、无身、不敢为天下先、实其腹,等等。其具体的表现有,“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无厌其所生”、“自爱不自贵”、“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等,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合道做法和结果。

3、注意,这里虽然说了“天之道、人之道”,但不是本章的重点。老子的语意是,只有圣人独自具足“有余以奉天下”的能力,有体现“人之道”的大作为,在此前提下,圣人后续怎么做才是合道的?怎样从根源上长久地保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为而恃之、功成而处之”,那前面的作为就立马变味了,不再是“人之道”了。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全书的定位,是“侯王的治国守则”。谈“德”,才是《道德经》的重点。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8)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我的翻译是:所以,(作为得道的统治者,)圣人不仗恃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这种大作为(而对天下人民有所要求),总能把(治国理政的)事情做成功,而不居功。这源于他没有“关切并追求贤于他人的欲望”。

1、这里要点明圣人的双重身份,一是得道者,从其做法得知;二是统治者,因为文中谈论的是“天下”的话题,只有这种身份才与之对应。双重身份的圣人是侯王学习的榜样。

2、那侯王向圣人学习什么呢?这是本章的重点。

①我们先看“为而不恃”。恃,依赖、依靠的意思。依赖什么呢?依赖“自己的作为”。那“自己的作为”又是什么呢?在本章,就是别人都做不到的、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有余以奉天下”,我称之为“大作为”。那“恃其独有之大作为”又是为了什么呢?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对其作为的对象有所要求,但得道者却对其治下的人民没有丝毫的要求!从启迪来说,这是最值得中国家长好好领悟的一句金玉良言。

再看“功成而不处”。一般来说,“处”就是居功不退,其前提是“功成”。加上这一句的意涵是,就算圣人有独到的作为,还得有能力把所“为”之事做成功才行,这是以结果进行验证的需要。有了正向的结果验证,还不居功,本质上也是一种“为而不恃”的合道做法。

合起来,老子要侯王向圣人学习的第一层内容就是:在独能“有余以奉天下”的前提下,要“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这是上德的要求。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9)

②接着,能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原因又是什么?是“他不想表现(显现、标榜、炫耀)自己的贤能”吗?绝对不是的!为什么?因为这种理解是想当然地把“见”换成了“现”,原句就变成了“其不欲现贤”。这意味着与前两个短句构成了并列的关系,相当于“B1、B2、B3”。注意,它们只是同一层面的三种做法的罗列,不能说“因为B3,所以B1、B2”;而深一层的原因应该是B之外的A。

要想知道深一层的原因A,就要维持“见”字不动,从其本义去把握。

大家看回“细读系列第三章”关于“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关注、不追逐奢侈的欲望,这样,人民的内心就不会被扰乱了。”

“可欲”是什么?是基本需要之外溢加的、奢侈的欲望,如“五色、五音、五味、畋猎”。“见”是什么?就是“看见”的意思!跟欲望联系起来,表达的是“关注、关切”的内心冲动,其后续的动作是追逐、实现相应的目标。所以,“不见可欲”强调的是,从根源上断掉追逐欲望的行动,不致产生相应的不良后果。

而很多人却把它翻译为“不显现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显然把“见”理解为“现”了,取“显现、炫耀”的意思。这种翻译与世俗的知见相应,是错误的。因为,这里面有“术”的意涵,相当于说老子可以认同裘马声色、纸醉金迷等等奢侈行为,只要藏着、掖着就行了!需知,长久来说,奢侈的行为是藏不住的,况且行为主体本来就怕显摆还不够,怎么会去藏着、掖着呢?所以,“不显现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的实质是,只允许统治者自己有欲望却对人民进行蒙蔽。而圣人的知见是,统治者要从源头上斩断欲望的动因,杜绝奢侈的行为!

理解了“不见可欲”,就能理解《道德经》里多次出现的“见”。本章的“其不欲见贤”之“见”,其基本意思就是“看见”,与欲望联系时,表达的是“关注、关切”的内心冲动,继而去追逐相应的欲望,一点都没有“显现、显摆”的意涵。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10)

接着看“贤”。贤的本义是“多财”,从老子说“不尚贤”和“贤于贵生”来看,“贤”的意思是“多才”和“胜过、超过”。这里的“其不欲见贤”之“贤”是结合了这两层意思在里面的,即“胜过别人、比别人多才”。需要区分一下,在《道德经》里说一个人“善”,是说他能力强;说一个人“贤”,是说他比别人能力强,可以体现为比别人多才。

就“有余以奉天下”来说,是得道的圣人独自具足的“善能”,意味着它是圣人具足胜过别人的“贤能”。前面说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圣人相应的合道做法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这是第一层内容;第二层内容是,如何才能做到和持续不断地保持它?那就要深入到欲望的层面,把普通人的“胜过别人、比别人多才”欲望去掉,从根本上做到“不欲见贤”,即“没有关切并追求贤于他人的欲望(A)”,所有作为都归于“无以为”,自然就不会为而恃之(B1)、功成而处之(B2),当然也不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了(B3)。这才是老子心心念念要告诫侯王向圣人学习的重点(A)!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11)

3、流行翻译里的“不欲现贤”与原文的“不欲见贤”,是有重大区别的:①从好的方面来看,前者是果,后者是因。②从不好的方面来看,前者是只做表面功夫的“有以为”,是下德;后者在“有余以奉天下”的所为之中,毫无“贤于他人的念想和欲望”,是归于“道之自然”的“无以为”,是上德。

如果以“不欲现贤”为“果”,是可以的,大致相当于第六十五章说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问题是,老子虽然有类似的意思,但这里并不谈及,译者就不要自作主张了。如果以之为“因”,其理就不究竟了,这时它本质上就是“常道”里的东西了;只是没想到,流行的翻译不小心又掉入了“常道”的泥淖里。所以,老子开篇就提醒说自己所讲的是“非常道”。

可见,对一个“见”字的辨析和理解,是很重要的;如果轻忽地把它说成“现”,在《道德经》里就不得甚解了。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