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曲线救国

曲线救国一词产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就是采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够解决,比如正面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话,能力不够,就只好采取间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发动军队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从侧面迂回牵制干扰的策略,一点一点地争取和保卫胜利果实,有时候可能还要放弃一部分已经得到手的东西,但斗争的大方向不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叫曲线救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曲线救国

什么叫曲线救国

曲线救国一词产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就是采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够解决,比如正面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话,能力不够,就只好采取间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发动军队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从侧面迂回牵制干扰的策略,一点一点地争取和保卫胜利果实,有时候可能还要放弃一部分已经得到手的东西,但斗争的大方向不变。

当时国内一些顽固派分子为实行降日反国民党,他们指使或支持一部分军队和官员投降日本侵略者,变成伪军、伪官,和日军一起进攻抗日根据地,并将这种叛国投敌行为也诡称为“曲线救国”。

扩展资料:

一、投敌将领

1、1933年春东北军骑兵第17旅旅长李守信于绥远林西率部投靠日军。李守信原为热河土匪,东北易帜时投靠东北军,被委任为骑兵第17旅34团团长。

1933年升任旅长不久后即投靠日军。被日方委任为经林留守司令。9月又改编为察东警备军,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作战,司令官李守信。下辖两个师又一个炮兵队。

2、1935年绥远义勇军司令王英投敌。王英为绥西土匪,长期盘踞绥远。后任东北军之师长、察北游击司令。

3、1938年国民党中央党务训练团军训处长刘夷被俘投敌。刘夷为黄埔二期生、刘峙之侄。投敌后任汪伪军官训练团团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