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特别喜欢写梅花和仙鹤,不过他描写牵牛花也别有情致。

我们先看原诗:

牵牛花

圆似流钱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1)

第一和第二小句,直接描写牵牛花的情态。

第一句描写花和叶。

牵牛的花,圆圆的像是铜钱。钱是人们所喜欢的东西。诗人把花朵比作铜钱,表现人们一见它就心生喜爱。

牵牛花的叶子,碧绿,像玉一样,他们是用绿色的丝绸来剪成的。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2)

第二句,说牵牛花的整体情态。

牵牛花攀缘在墙头,不需要别的景物,自我叠加,繁盛热烈。

这时诗人不禁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和情感,让牵牛花生长得如此的茂盛。

诗人明白,是天上的织女因相思因,而垂落无穷的眼泪,浇灌了这些深秋的美丽植物,使得他们不畏严寒和萧索,开得这么热烈、奔放。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3)

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浅显直白,但实际上,诗人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

首先,是点面结合。

第一小句是特写镜头,写花写叶。

第二小句是整体镜头句,写整个牵牛花形成的繁茂景象。

点面结合既能突出细节的艺术效果能,又能给人整体的全面的印象。

我们读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就能发现他也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4)

其次,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如第一句中,为了给读者以形象的感觉,用铜钱来形容牵牛花的圆,用碧纱来形容叶子的材质和颜色。

用了这两个比喻,就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牵牛的花和叶的颜色形状质地特点。

第二句"自交加”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牵牛花清高自傲、不依赖别的植物点缀衬托,自我成就、自我圆满的特点。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5)

第三,用了奇特的想象,托物寓意。

牵牛花这样一种普通卑微的植物,被诗人林逋山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样的植物变,变成了寄托天上人间相思离别的情意的象征物。

而且浇灌滋润它的,是织女珍珠般的眼泪,这一下子就提升了牵牛花的地位,使她变得高贵、脱俗。

梅妻鹤子是哪位诗人留下的(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的牵牛花)(6)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以这样说,一切物皆可入诗,可成为有情之物,全在于诗家是否有情趣、有妙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