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

角色的视觉形象包括角色的外部整体风格造型以及部分细节道具的设置,反面角色的视觉形象塑造相比较其他角色来说应当更加强调一种主动性和差异性,通过直观的外部塑造能够快速传达反面角色的性格典型。

视觉形象的主动性换言之可以意指反面角色在视觉形象上存在的“吸引力”。对于外部形象的设计来加深反面角色吸引力体现角色个性化,从而带给受众更多的审美情趣。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2)

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塑造反派角色的主动性和差异性?

鲜明的造型风格

反面角色的造型风格涵盖了动画作品整体的美术风格以及角色本身的美术造型设定。

首先,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综合性艺术,区别于真人实拍电影局限于荧幕与现实之间讲述故事,动画艺术有着繁多的表现形式。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3)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介入,动画的表现形式也趋于多元化,可以分为传统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定格动画。

不同的表现形式也能够构成独立的美术风格体系,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同时,由于国家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动画更多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动画为语境讲述一脉相承的渊源和国家文化的情怀。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4)

定格动画作为最接近现实的动画呈现方式,通过连续逐帧拍摄静态的角色再加以数字技术拼接剪辑而成,极具真实的美感和对现实世界的延伸是定格动画最大的特点。

从材质上分类,最为常见的定格动画有木偶动画、黏土动画、以及实物动画。

定格动画短片《坐火车的女人》从形式上虽是通识上的木偶定格动画,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真人实拍加后期特效的形式制作。其中,角色的眼睛选用了真人的眼睛制作,通过前期拍摄木偶的动作再训练真人演员进行眼部表演。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5)

首先真人的眼睛就与现实世界形成了连接,其次偶形的材料质感与真人比例关系相近。

同时,动画中角色的肤质也刻意的进行了氛围塑造,将原本平滑的皮肤通过偶型材料的雕刻变得“沟壑纵横”,从角色外形塑造上加深了可怖感。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6)

作为动画中的反面角色人体走私团伙,他们鞋上的泥土,破旧的皮革手套都来自于真实的现实材料而将角色个性最大化呈现。

正是因为此种客观实在与真人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一种“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一词最先由德国心理学家ErnstJentsch提出,他在《论恐怖心理学》中探讨了蜡像、人偶等类似于人形的一切客观存在令人心生恐惧感的原因,随后在ErnstJentsch的研究基础之上,奥地利精神学家弗洛伊德在其论文《论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中进一步演说恐怖谷效应的概念。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7)

“恐怖谷”效应指当事物的外形与真人无限接近时我们对其的好感就会大幅度降低,当达到某种临界点时我们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和威胁。

由此效应原理可以看出,动画短片《坐火车的女人》中的反面角色中存在的恐惧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恐怖谷”效应带来的心理反应。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8)

回到动画角色的造型风格来谈,反面角色造型风格的鲜明性首先来自于动画的整体美术风格协定表达,其次在剧中反面角色可以根据设定属性进行外形样貌的个性化呈现。

在许多动画中反面角色作为教育“典型”存在于作品之中,通过被批判的方式来对受众产生教化作用,此类角色外形趋于展示典型的“丑”与“恶”。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9)

例如,我国传统动画《葫芦兄弟》中蝎子精的鹰头雀脑和蛇精的妍蚩好恶、《哪吒闹海》中申公豹的尖嘴猴腮以及迪士尼动画《花木兰》中单于的巨形恶态等。可以看出通过对反面角色外表长相的塑造,能够直观鲜明表现反面角色的个性化属性。

当然,在现代的许多动画中反面角色的塑造趋于多元化,不再单一的在外表上做文章。在此部分重点阐述的是直接通过外表来进行个性风格塑造的反面角色。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反面角色展示视觉的主动性首先是由整体美术风格生发,其次在美术风格之下再进行角色本身的个性化样貌风格表达。

强化道具服饰的符号性

“符号”一词的溯源来自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语言符号定义为“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1)

但索绪尔的所定义的符号学更多指的是语言与符号的结合与表征,同时期在索绪尔的研究基础之上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加深了对符号的定义,他认为“符号是在某个方面用某种身份代替某个东西”。

可以看出,皮尔斯更注重符号的认知和解释。

上两位符号学奠基人我们可以将“符号”概念通俗的阐述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2)

随着后世许多学者对于符号学的研究,“符号”的概念也被广泛延伸与结合于各个领域,在美术领域上的符号更多指的是图案、质感、色彩、风格等具有意义的视觉文本,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组成新的符号。

动画艺术的高度假定性和媒介多元性都说明它是符号语言的结合体,动画艺术中的视觉符号语言可以分为静态符号与动态符号,静态符号为动画图像风格、美术场景设计、角色造型服饰等,动态符号可以是视听语言调度、角色动作表演等。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3)

反面角色作为动画角色塑造中的重要部分,结合重点反面角色的“合法性”的特点之一是体现视觉形象的主动性。

在反面角色体现视觉形象的主动性首先是鲜明的动画美术风格设定和角色本身的个性化美术设定,其次就是再强化服饰道具的符号性来加深视觉形象的主动性。

服装道具是反面角色性格外化的重要表征,在许多动画中通过强化服饰道具的符号性也是体现反面角色个性化外在属性特征的方式之一。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4)

例如,在日本动画《火影忍者》中,臭名昭著的反派组织晓组织,成员们都身穿带有红色祥云刺绣的黑色风衣,护额同时都有一道划痕,头戴一顶棕色的斗笠,戒指上标记着彼此的代号,手指和脚趾上涂着紫色和黑色的指甲油。

这些显著的标志就能够将晓组织意寓邪恶的属性展露出来。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5)

再例如被誉为阿富汗版“花木兰”动画电影《养家之人》中,现实反战题材让影片整体基调显得尤为沉重。在影片中反面人物就是罪恶的果实——恐怖分子。

在影片的开头这些人就已经制定了妇女不得抛头露面的规则,若违反规定必将会受到教法的诅咒永不得上天堂。

在这样艰难的社会环境之下,帕瓦那一家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帕瓦那与爸爸在街头摆摊时遭遇反面角色塔利班代表人物伊德里斯的堵截,伊德里斯歇斯底里的向帕瓦那挥舞着皮鞭。

国内动画角色造型分析(从视觉形象上如何在动画中)(16)

皮鞭在我们的认知中是用来畜牧的道具,意味着被欺压以及绝对的掌控力。皮鞭作为恐怖分子的代表符号,能够直观的让观众知晓塔利班分子的角色属性同时也说明了道具是体现反面角色视觉形象主动性的重要元素之一。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反面角色鲜明的造型风格和具有典型符号性的服饰道具等外部元素能够展示视觉形象的主动性,通过“先入为主”的外部形象烘托角色个性化特征,使反面角色的外部形象与内在性格达到统一。

感谢观看,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