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力学受力分析(高中力学分析弹力)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让很多同学都感觉头疼。感觉平时老师讲的时候很明白,自己听的也很懂,但是自己课下做题的时候总是做不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对各种力学概念没有做到"咬文嚼字"。

高中力学的各种力是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课本从重力开始,然后弹力,最后讲解摩擦力。三种力是层层递进的,所以学好前面的力,才能对后面的力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今天我们来谈谈弹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弹力。在课本中有明确的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同学们需要理解这个概念当中有一些词。

第一个词:形变。什么是形变,就是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只有物体发生形变了,才有可能会有弹力。为什么是可能,因为物体还要恢复原状。同学们要多想一步,如果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时候就不会有弹力。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形变也是可以分类的。

第二个词:接触。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才会有弹力产生,没有接触的物体是不会产生弹力的。

根据这两个词我们就可以得出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互相接触;②发生形变。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去判断物体到底有没有产生弹力,有几个弹力。在寻找弹力时我们可以先去看它的接触面。物体跟别的物体有几个接触面,那么最多就会有几个弹力。弹力的个数只能小于或等于接触面。有些互相接触的物体形变明显,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很容易判断出是否有弹力;有些接触物体间形变不明显。此时判断有无弹力可用假设法:即假设存在这个弹力,看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有无改变。若无改变,则有弹力;若发生改变,则无弹力。

判断完弹力的有无,我们继续判断弹力的方向,根据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是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这样说可能会比较抽象,具体一点就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施力物体。

对于接触面,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与平面垂直;

2.点与平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

3.点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过点的切面;

4.曲面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面(相当于点与点接触)。

高一力学受力分析(高中力学分析弹力)(1)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弹力的大小,对于弹力的大小,我们一般是根据受力平衡或者二力平衡去判断的。比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就等于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即物体的重力。

关于弹力我今天先讲这么多,对于一些具体的弹力,比如绳上的弹力,杆上的弹力,弹簧的弹力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在下一篇文章我会继续讲解。希望各位继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