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银川也不例外。

如今一说到银川,很多人想到的是宁夏的少数民族风情。在外地人的心里,这里是qing真寺众多,不吃猪肉等等。好像除了这些,就不知道银川的其他习俗了。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1)

威记来到银川多年,也发现银川的很多时令节气等日子的习俗有些淡薄,甚至都没有的。没有南方那样隆重或者说重视。到了节日没有节日的气氛,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反倒是什么“斋月”,“封斋”,“开斋节”,“古尔邦”等等,让人印象深刻!

在农村,一些传统习俗则是保持比较浓厚,但是,很多都是被垢以陋习或者迷信的说法。最常见的就是烧纸了,过年过节一家老小出门,在马路边上选一个地方跪下,然后烧纸磕头。

还有就是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这几年,社火表演很隆重,游街的那个阵势,让人吃惊,各地都有自己的社火队。各种民俗在社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2)

其实,银川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将士和百姓,赋予了银川多彩的底蕴和色彩。构成了这个城市灿烂又丰富的人文气息。虽然说很多已经不见了,但是,翻出来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在明清时期,银川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习俗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的还在延续,有的则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被人们遗忘和摒弃。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3)

很多习俗如果能重新挖掘和开发整理,也不失为银川人文历史文化的回归和重现。因为,银川的历史底蕴其实还是很厚重的。

今天,威记就跟你讲一些老银川市井百姓的生活习俗吧!让您回味一下几百年前银川人习俗。(这是一个系列,分很多期才能叙述,有兴趣就耐心看吧)

银川,自古地广人稀,逐水草畜牧以兵马为务。这里的人们性格刚强,崇尚义气,重承诺,打仗勇猛。从“明初徙五万之民于此,风俗不纯”。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4)

就是说从明朝初期迁徙的一批百姓来了之后,这里的习俗开始发生改变!和中原有些一致了。有的则是保持原来的习俗。

像汉家习俗:

过年,那是每个地方都会过的,因为那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啊。大年初一,银川百姓一家老小都换上新衣服,燃香烛,拜天地先祖,然后一起出门,祝贺亲友呼曰“拜年”。这个就和如今人们的拜年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初四则是用盆装烧红的铁或者炭捧着,绕着屋子转,一边转一边说着一些吉利的话语,还一边往铁或者炭上泼醋,据说这样可以去除不祥,然后到门口外把盆扣翻,曰“打醋坛”。

古人不知道醋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是他们也知道,让醋挥发到空气中,对身体好。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5)

初五曰“送五穷”。这天,银川人会早早起床,给家里来个大扫除,然后“备香表举以送之于街(乡村则送之于大路)”这一天,非至亲不相往来,因为如果来往,“穷”就送不出去了。

“新岁必择吉日备香楮就郊外喜神方迎拜然后外行,作事始无禁忌,俗名出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行大运!

······

展开说还有一大堆,不过年不过节的,说得有些不合时宜,慢慢了解吧!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6)

附带简单的一些银川本地回蒙习俗:

蒙俗

蒙古族人,“性好勇不适农业,以游牧为本,以病为辱,病则烧石自熨,有徵会刻木为信······人均奉喇嘛教”

新年是要到寺里磕头的,然后回帐房喝茶后继续到寺,绕寺十余周。

银川的风土人情 银川消失的习俗一(7)

回教风俗

“勤苦洁净,不染烟酒,有尚武精神,喜负贩,近多业农”。

“······敬事主宰有五功,一曰念不忘主也,二曰礼日拜主,三曰斋练性,四曰课济众,五曰朝归真······”

(待续)

或者你想了解银川的审美就习俗,可以跟威记留言,威记随后文章里给看官您慢慢呈现!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