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8岁孩子坐着玩的互动游戏 假期利用伙伴游戏引导孩子离开电子游戏

适合8岁孩子坐着玩的互动游戏 假期利用伙伴游戏引导孩子离开电子游戏(1)

《现代汉语词典》中,游戏是指一切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总称。 现代儿童游戏主要是电子游戏(包括早期的游戏机游戏和近年来风行的电脑游戏、网络游戏等),值得肯定的是,这一游戏方式使儿童的视野和思路更加宽广,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出现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其虚拟性和个体性特征所决定,电子游戏缺少身体运动和面对面交流,缺少合作与实践,易造成儿童不会觉察他人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生活,不会忍耐克制,缺乏基本的沟通和合作等。这些游戏的不足,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暴露出来,如何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游戏,让儿童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家长与老师迫切关注的话题。

通过研究观察,我发现伙伴游戏,在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有非常显著地效果,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游戏中的伙伴关系,则能有效地健全独生子女的人格。因此,探索伙伴游戏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游戏特点

2岁以后,幼儿逐渐从与成人的协同游戏转向自己独立游戏。与此同时,同龄的幼儿开始成为幼儿重要的游戏伙伴,幼儿逐渐学会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他们的游戏经历了从独自游戏向合作游戏的转变过程。

柏顿的研究发现,以伙伴交往为特征的幼儿的社会性游戏行为因年龄而不同:2-3岁幼儿的游戏中出现较多的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比较多;3.5-4.5岁的幼儿以联合游戏居多;4.5岁以上的幼儿则以合作游戏居多。

4岁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发展的转折点,4岁时,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嬉戏水平都有相对较大的发展。

捉迷藏游戏是合作游戏,适合两人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通过协商、排序、抓阄、黑面白面(手心手背)与剪刀包袱锤等,找出一个人做“寻找别人的人”,其余的小朋友想尽一切办法隐藏好自己,不被找到;如果找的人把隐藏的小朋友全部找到就赢了;如果一直找不到隐藏好的小朋友,而是他自己出来的,隐藏的小朋友就赢了。游戏换寻找的人重新开始……这是一款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游戏。

游戏质量

捉迷藏的游戏让几个小伙伴在寻找和被寻找的过程中,奔跑跳跃、追逐欢笑,大家的关系更加融洽,虽然其中产生过矛盾,但是孩子们很快就内部解决了问题。最后游戏愉快的结束了,大家相约下次再一起玩、

游戏建议

迷藏能锻炼孩子的认识力和社交技巧。捉迷藏的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和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二者都能引起儿童的快感,它要求游戏的参与者眼尖耳明,奔跑要及时,并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藏者,这是对儿童的综合考验。

婴儿期的捉迷藏游戏能够让宝宝逐渐认识到,那些暂时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和物其实并没有消失,从而开始掌握“客体永久性”的概念。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他们会从游戏中慢慢学会自己去找那些要找的东西,并获得有关各种方位的概念。4—5岁的儿童已经开始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有更多规则的捉迷藏游戏,并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

捉迷藏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探索力和观察力。儿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的物。儿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肢体的活动能力,而游戏是身体和心灵共同参加的学习。人的大脑思维的灵活性是与肢体手脚的灵活性相联系的。

这个游戏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使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游戏还发展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捉迷藏游戏能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感知觉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以及动作来进行思考的。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

捉迷藏游戏还对儿童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参与游戏的儿童要不断的思考,思维一直处于解决问题的活跃状态。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验、比较、操作、判断、思考,充满了变通性,有助于儿童灵活的解决问题。儿童在游戏中广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加深他们的知识,并且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锻炼着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捉迷藏游戏的趣味性利于逐步的让儿童产生独立活动的意识,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及克服依赖的情绪。培养儿童的坚持性及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游戏儿童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并努力地去弄清楚问题,这种个性是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游戏的过程儿童既可学会利用线索与策略,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又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还可以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能力,产生胜任感与成就感,更进一步有利于儿童自信心与进取心的培养。

这次游戏中的儿童都在8-10岁之间,游戏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户外奔跑跳跃,互相追逐中增加体能的锻炼,释放在学校学习后的压力。同班级同年级的小伙伴经常一起玩耍,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思维能力等方面。

游戏提醒

①玩捉迷藏先进行安全教育。孩子天真可爱,他们无法意识到危险性的存在。因此,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和告诉孩子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相关危险和意外的发生。家长要教会孩子不跟陌生人玩捉迷藏游戏,不能藏匿到一些存在安全问题的物体或是地方,当一段时间没有人经过,要主动发出声音以便让他人发现等。

②最好在安全范围内捉迷藏孩子和大人玩捉迷藏游戏,最好是在自己家里,或是房间等地方。这些地方孩子熟悉,大人也熟悉,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意外的发生。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尤其是田野、深林、陌生的城市、酒店,家长切不要同意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

适合8岁孩子坐着玩的互动游戏 假期利用伙伴游戏引导孩子离开电子游戏(2)

介绍两款经典的伙伴型游戏

名称:木头人1.游戏方法:  场地上画出一定范围为游戏区。选一名小朋友为捕捉人,其余小伙伴为木头人分布在游戏区内。  游戏开始,木头人在游戏区自由活动,捕捉小朋友追逐木头人,当快要追到时,木头人呼喊“木头人”后则站立不动,捕捉小朋友可以追逐别人也可以看守。其他小伙伴想办法营救呼喊木头人的同学,如用手触摸其肩部、身体、手臂等部位后方可继续游戏。如果被捕捉到与其交换角色,游戏继续。2.游戏规则:  (1)参与游戏者不得跑出游戏区  (2)呼喊“木头人”后不得走动,营救后方才得到自由  (3)呼喊“木头人”后捉到的不算,捕捉人不得总是看守一位小朋友

名称:老狼老狼几点了

传统游戏玩法: 一名家长或幼儿扮演老狼在前面走,其他的幼儿扮演小羊在后面跟着走,小羊在后面边走边问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1点了”“2点了”……直至“天黑了”,当老狼的回答不是天黑了的时候,小羊可随意的在老狼身边走动,老狼不能去抓小羊,当老狼说“天黑了”的时候,小羊要赶快回到家里,在家的外面被老狼抓住,由他来扮演老狼重新游戏。

不同游戏类型对儿童的成长有不同促进作用。无论是亲子游戏、规则游戏、伙伴游戏,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让孩子通过游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学习生活的各种技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把游戏仅仅看作“玩耍”或者“娱乐”,也应当看做是对儿童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过程。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勇敢、聪慧、严肃和守法的品格,是父母应该参与并重视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