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

火锅是一场凡人所不能抵御的诱惑,它号称打败遍天下无敌手,一“锅”出手,什么烦恼都可抛之九霄云外。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是一顿火锅能解决的,若有的话,那就两顿。火锅如今在人们眼里活得潇潇洒洒,但作为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 火锅的来源历史悠久,至今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2)

最早的火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不过那时的“火锅”不是锅,而是用陶制成的“鼎”。当外出打猎的年轻人回来,所有人就会围坐在一起,先给鼎内加好水,再放入各种肉类、蔬菜粮食等烹饪原材料,在鼎底生火煮成一锅大杂烩,这种“共食”的形式会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了安全感与慰藉。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3)

由于人们将火锅原料投放进沸水中时会响起“咕咚”的声音,因此,那时候的“火锅”便也曾被称之为“骨董羹”。因为鼎,器大具高,不方便活动,只能在固定的地方煮,每煮一次鼎都够分给全村的人吃。西周时期,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火锅才成为了百姓的常用器皿。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4)

其实火锅的发展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西汉出现了染炉和染杯,这种器皿整体分为三层,除了上面的锅体,中间的炉灶,下面还设置了可以收取灰烬的装置,由此还将火锅变成了一个人几个人都能吃得美食。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5)

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个非常喜欢吃火锅的人,他是第一个将单口火锅改良成“鸳鸯锅”的人——分格鼎。他将一口鼎分割成若干个空间,可将不同的味道分隔开来。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在铜炉中嵌入隔板,于是就做到了“一锅五吃”,这就是“五熟釜”,也就比现在的“九宫格火锅”先进了那么一点点吧。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6)

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白居易的那一首《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此中颇有风趣的“红泥小火炉”指的便是这唐代的“暖锅”了。当时的火炉仍然分为铜制和陶制,但因为盛唐与外界交流频繁,中原人也从西域人那里学到了“锅具越薄,越节省燃料”。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7)

然而对于火锅最雅致的故事,要数宋朝诗人林洪“雪中烹兔肉”的经历。他的著作《山家清供》专门记录了“涮兔肉片”。某冬日,林洪去武夷山拜访一隐士,突然天降大雪,碰巧他抓到一只滚落山岩的野兔,于是想烤来吃。隐士却教他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架上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涮着吃。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8)

“将兔肉切成薄片,以酒、酱、椒料稍渍;继而在小火炉上煮沸一小锅清水,用筷子夹住一片兔肉在沸水中‘摆熟’,即可取出再蘸佐料汁食之。”当时,屋外大雪纷飞,三五好友围聚一堂,热气腾腾,谈笑风生,实在快活。于是他写下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9)

借由当时雪中红霞的光景,这道涮兔肉也有了一个食景双关的名字:“拨霞供”。在宋代,火锅已经成为了一种平民化的食物。当时民间有“暖冬”的风俗,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便会举办“暖炉会”。《东京梦华录》中有载:“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0)

明朝以前,辣椒未进入中土,不存在火红的巴蜀火锅,所以最好吃的火锅则是涮羊肉。关于涮羊肉确切的记载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敖汉旗康营子辽墓的一幅壁画上:“画中三人围坐,有一人拿着汤勺搅动着锅中的热水,一人拿着筷子正往锅中伸去,前方案几上放着盛装酱料的小碗小碟。”这幅壁画的创作时间为辽代早期。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1)

不过民间相传,铜锅涮羊肉是忽必烈在远征途中发明出来的一种吃羊肉的方法。《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马可·波罗在元大都的皇宫中吃涮羊肉火锅的记载。因此,英文对涮羊肉的翻译是Mogolian hot pot,法文则是La fondue mongole,都有蒙古火锅的意思。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2)

当明朝中后期时辣椒的传入,康熙年间辣椒的广泛种植。让中国人最上头的巴蜀火锅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重庆,是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之地,最大的朝天门码头在清初时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还有其他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码头,衍生出了很浓郁的码头文化。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3)

回民宰牛后只要其肉、骨、皮,但却将牛内脏及下水弃之不用,码头的纤夫们,社会地位比较低,很少有肉吃,于是就把那些被丢弃内脏下水带回。买不起猪油,就把被丢弃的牛油加入锅中,加上辣椒、花椒、姜和葱等一起放在大铁锅中炒制,然后加水煮沸,用来涮食毛肚、黄喉、鸭肠.......吃完以后,大汗淋漓,还能保暖、御寒。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4)

重庆山路很多,衍生出了挑夫这个职业。火锅当时作为底层人民的吃食,就从纤夫传到了挑夫,慢慢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巴蜀火锅的发源于朝天门码头。时至今日,由于地域各异和所涮食品的不同,各种各样的火锅已经遍入大街小巷,无论是满载一股麻辣鲜香的麻辣火锅,还是满室飘香的酸汤火锅,一口下去,只一声“痛快”了得。

盘点古代人吃火锅(古代人把火锅叫做)(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