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献良策 博白产业强筋骨

“春天种蕹菜,夏天种水稻,秋天种甜麦菜,冬天种冬瓜、辣椒通过发展种植农作物,我去年实现脱贫,现在正走在小康的道路上”在博白县博白镇茂江村田地里,正在打理黑皮冬瓜的村民汤桂雄喜滋滋地说紧挨南流江的茂江村,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成立了蔬菜种植基地依靠蔬菜种植产业,该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156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放眼茂江村,大片农田整齐地种着蔬菜、谷物,村民在田间忙碌,处处洋溢着幸福生活的喜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产业扶贫献良策 博白产业强筋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扶贫献良策 博白产业强筋骨

产业扶贫献良策 博白产业强筋骨

“春天种蕹菜,夏天种水稻,秋天种甜麦菜,冬天种冬瓜、辣椒。通过发展种植农作物,我去年实现脱贫,现在正走在小康的道路上。”在博白县博白镇茂江村田地里,正在打理黑皮冬瓜的村民汤桂雄喜滋滋地说。紧挨南流江的茂江村,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成立了蔬菜种植基地。依靠蔬菜种植产业,该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156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放眼茂江村,大片农田整齐地种着蔬菜、谷物,村民在田间忙碌,处处洋溢着幸福生活的喜悦。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博白县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贯彻落实“抓特色、抓精品、抓休闲”的农业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培育村级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使村集体经济成为强村富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多元化发展

脱贫路上“多点开花”

博白县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途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上“多点开花”。各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了符合各自实际、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先后探索出了流转土地、村企合作、选聘一线城市职业经理人、开发旅游资源(农家乐)、发展扶贫车间等多种发展模式,构建起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自己富裕还不是真的富裕,我们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是博白县黄凌镇白流村禾杆水屯乡贤在外省参观了解油茶种植学习后,激发出的强烈愿望。禾杆水屯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联合成立了广西禾秆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发展种植良种油茶,着力建设206.93公顷良种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乡村建设 产业发展”示范点。依靠该基地,该屯已有10户共50多人在该公司的带动帮助下稳定增收。

这是博白县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缩影。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当前,博白县共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17个,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6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合作示范社及家庭农场共165家,打造出博白蕹菜、博白桂圆、那林鱼等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人才选优配强

为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博白县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业化经理人试点模式,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董事长,聘请能人担任职业经理人。即村一级采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企业 贫困户”发展模式,双方共同参与经营管理,并聘用一线城市职业经理人,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外地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实行现代化生产管理,为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在博白镇九龙村,村支书周春明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同时聘请能人担任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产业 扶贫”。该村以芋苗种植为特色产业,建立了芋苗生产车间,将种植的150亩芋苗进行深加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预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目前,该村已申报“人人爱”牌芋苗系列咸菜品牌,芋苗产品已面向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每亩芋苗年收入可达40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观,”周春明说,“通过村集体入股的方式,九龙村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增加了8万元,为村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业化经理人试点模式的作用下,九龙村芋苗实现深加工,不仅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还为贫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使农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原标题:产业“强筋骨” “造血”拔穷根——博白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