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

青花瓷的时代

元青花虽然成就蜚然,陶瓷史上的大分流也由此开始。但当时,并不为人所知,更谈不上有广泛影响,甚至中央政府也毫不在意,皇室的用瓷,居然难觅它的身影。真正的影响,要在数十年之后的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才开始显现,并大放光彩。

永乐皇帝在位时,皇家用瓷的烧制,并没有书写年款的习惯。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大明宣德年制或大清雍正年制,在永乐时期的瓷器上,极少能够见到。以至于今天如果你“有幸”在市面上看到一件瓷器上有“大明永乐年制”的字迹,甚至可以立即断定这件瓷器是后世的伪造。目前为此,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只有一款酒杯,在杯子内面的底部,有“永年年制”四个字的篆书(这个杯子,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似乎还不够精致。因为杯壁较厚,拿起来也有相当的份量。他的名字,干脆就叫“压手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

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1)

书记年款的定规,是从宣德一朝开始。但不见得每一件宣德官窑的瓷器,都书写了“大明宣德年制”。于是人们一度难于将永乐与宣德的青花瓷做一明确的区分。而事实上,从青花自身的发展看,其变化并不像改朝换代般清晰、明确和肯定。前朝的风格,在后一朝延续变化,某些风格的突变,也许只是我们无法清楚了解其渐变的过程。不过,永宣时期的青花瓷,虽然始终处于变化的进程之中,但保持着某些材料、工艺、技术和审美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的特征展现出一种浓烈而感人致深的风格。或许因为这种风格过于浓烈,似乎与宋代以来悠远含蓄的美学取向大相径庭,一度还大受文人的批评,但很快,又得到广泛的认可。此后,无论历代代王将相还是文人雅士,无不对其推崇备至。

这件宣德官窑的龙纹大盘,充分展现了此一时期青花瓷的成就 。

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2)

我们的注意力立即会被画面和颜色所吸引。一条五爪巨龙翻江倒海、气势非凡,线条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很容易让人以为出自丹青妙手而非普通的工匠。背景的处理更会加强这一印象,因为海浪的描绘不但以极淡的蓝色,浪花的布局也经过精心的安排。细细观察局部的线条与块面,还会发现笔触显得略有晕散,像墨落在宣纸上。而像龙鳞这样的小块面,也会呈现出深深浅浅的自然变化。非但如此,就是在同一线条上,这样的变化也很容易捕捉。这些只有在水墨画中才能顺利达成的效果,居然在瓷器上尽情表现,简直是个奇迹。事实上,后世的青花再也没能充分的再现这一奇迹,即使在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工艺上更为成熟完备,却也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以期接近这样的效果,但总也无法如此浑然天成。陶瓷以及其他物质化的作品,总难摆脱工艺之名,但此时,青花瓷显然接近了绘画艺术。

青花的色调极其迷人,闪现着蓝宝石般的光彩,虽然有的地方似乎过于浓重而显出黑色的斑点,却非但没有使得蓝色的效果受到影响,反而因此强化了蓝色与白色的对比,使得颜色更富于层次。

而这一切视觉效果的呈现,都要建立在干净的白底上。

白色看似简单,工艺上却有不小的难度。尽管唐代开始白瓷在北方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宋代的定窑更是将这一品类推向了新的高度。不过比起明代景德镇白瓷,不但色调偏黄,质地的感觉上也有巨大的差距。元代的卵白釉瓷在白瓷的历史上,大大的迈进了一步,永乐一朝,又有了提升。永乐时期纯粹的白色瓷器有一个漂亮而传神的名称,叫甜白 。要是简单的把甜白与白糖联系起来,就会大大的低估甜白的魅力。当你第一眼看到这种纯白的瓷器,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另一个字:腻。因为任何白色,都不免与承载他的物质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瓷器的质地感觉,会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白玉。而此时其它地域最为优秀的白瓷,能够让人产生的美妙联想,也仅止于象牙。

蓝宝石般的色彩,玉一般的质地以及职业画家般精妙的绘画,使得这样的瓷器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3)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因为瓷器有一层透明但致密坚硬的釉,即使把瓷器砸碎也没有办法将其与瓷胎剥离。于是,青花的画面历经千万年也完全不受外界干扰。 大航海时代难以计数的海底沉船,有朝一日重见天日,便会发现沉没时船上运载的大部分商品早已烟消云散,但装载的瓷器,一部分居然像是刚刚装进船舱。

如果我们再考虑到青花瓷在实用性上的优势,就会发现它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更为不可替代的位置。

青花瓷质地极为坚硬(印度安人甚至用破碎的青花瓷片来做箭头),这种坚硬的质地,在欧洲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即使在一个世纪之后,欧洲人仿制中国青花瓷无论看起来多么接近,一旦使用起来,立即就露了马脚。稍一磕碰,便会露出陶质的胎体,像剥落的土墙。青花瓷则不然,不但轻易不容易损坏,即使破碎,断面也常常像刀锋般锋利。

更为重要的是,瓷器几乎完全不受自然的影响,既不惧怕风雨的侵蚀,也没有氧化变质的风险,甚至普通的酸碱,对它也无可奈何。

同时,它极易清洁。现代医学认为中国古代的卫生状况远远好于欧洲,一是得益于中国人喝茶的习惯(茶需要用开水冲泡),二则是瓷器的使用。于是,它在人类的饮食器具当中,完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也没有一种材料可以取代他的地位。如果把饮茶再考虑进来,它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更是无可匹敌。

事实上,对于现代人而言,陶瓷更是无处不在,从孩子桌上的扑满到妈妈厨房的菜刀;从餐厅的墙面地面到卫生间洗脸盆浴池,从IPAD的里的电子元件到航天飞机的外壳。

陶瓷如此神通广大,取材却又非常容易且成本低廉。本质上,瓷器的制造仅仅需要一些特殊的瓷土,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它的储量简直是取之不尽。尽管欧洲很难找到单一的瓷土来烧制瓷器,但它们一旦搞清楚瓷器的本质,就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配方来完成,于是很快在本地完成瓷器的烧造。

青花瓷之美登峰造极,他的实用性难有敌手,而恒久不变的特性更是所有工艺乃至艺术品梦寐以求的品质!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这样的制作,难以找到第二类!

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4)

如此不可思议的工艺品,人们想当然以为数量稀少,极为珍贵,难以普及。但偏偏因为景德镇陶瓷技术的进步,永宣青花不但创造了这样辉煌的成就,并且作为一种产品,居然可以大量的生产。宣德八年,皇帝一次性下达的任务就高达44万3千5百件。而在不远的未来,他甚至能够摆上阿姆斯特丹一个普通家庭的餐桌。

青花瓷不再是一个隐身的巨人,而是堂皇地站在了人类文化史的巅峰。青花瓷的时代,由此开启!

高贵的青花瓷(青花瓷的时代)(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