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

兵马俑其实都是自带兵器的,据记载,在1974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2000年前的兵器,从这些兵器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与此同时,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里曾是韩国的炼铁中心。

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1)

当时,铁的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令人费解的是,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铁器。因为,在兵马俑坑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都是青铜的,所以,秦军的装备就显得比较落后了。

此外,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一件著名的谋杀案。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强大的秦军正准备摧毁燕国。之后,一位名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了秦国。但其实,荆轲是假借提供地图之名,来刺杀秦始皇的。据史料记载,之后的刺客荆轲手持匕首,一直追着秦始皇跑。而此时,秦始皇想要拔出佩剑进行反击,却拔了三次剑都没拔出来。因为,秦始皇佩戴的剑实在太长,不能及时拔出。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就是越王勾践的剑,只有55.6厘米长。因为,铜剑一般宽而短,60厘米是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剑是可以随意拔出的。

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2)

那么,秦始皇怎么会因为剑太长拔不出来呢?对此,历史学家感到非常的困惑。

但之后,在兵马俑的坑里却发现了一把跟平常不同的青铜剑,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所以,可以推测,秦始皇当时佩戴的很有可能是这种青铜长剑。而要在刺客紧追的情况下,拔出如此长的佩剑,实在是不易之事。然而,秦人把剑加长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在两国交战的时候,青铜剑之类的短小武器,可以用来刺杀对方的头目。之后,在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却经常遭到西北匈奴的侵犯。要知道西北匈奴主要是骑兵,战斗中短小的青铜剑很难与敌人进行正面战斗。所以,秦人才加长了兵器的制式,就为了更好地与骑兵作战。可以说,在战斗中,武器是否先进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3)

据史料记载,一种叫弩的远程武器在当时的战斗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能够悄无声息地击杀近距离敌人。所以,弩比起弓箭更加实用,精确度更高。而且,考古学家在研究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青铜制成的小型机器。这些小青铜组件就是弩的触发器,设计非常精美,战斗中轻巧实用。

其实,秦军弩机的工作原理是由一组灵巧的机械传递的,利用小巧精致的青铜作为扳机,很轻松的就将弩箭快速射出,比起弓箭,速度更快。而在使用普通弓箭时,拉弓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准确率越低,所以,普通的弓箭慢慢的被弩取代。但是,在兵马俑坑,却出土了很多箭头,且都是三棱形。

那么,秦军为什么要选择三棱箭头呢?

那是因为将弩的箭头做成三棱形,这样会非常锋利,杀伤力更大。但是,箭头带有翼面,受风的影响也较大,容易偏离轨道。所以,秦军的箭取消了翼面,使得其射击更加精确。之后,专家们仔细分析了箭头成份,当时的检测数据着实让人不敢相信,箭头的三个曲面几乎相同,是一种近似完美的流线形状。

并且,数以万计的箭头都是按照同一标准制造的,所以,秦军使用的弩机不仅非常标准,连弩机的零件都可以互相替换,不管弩机有什么损坏,都可以用新的零件进行组装。

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4)

此外,秦军的武器非常精良,铜剑上有三条90厘米长的棱线,这种剑做起来十分困难,戈的圆弧部分非常规则,箭头上的三个流线面完全对称。但令专家不解的是,部分有能力的工匠自然可能生产出如此精良的兵器,可事实上,这样的武器却是数以万计的。那么,秦朝怎样保证质量再大批量生产的呢?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兵器上都刻有一些文字,大多是人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相邦吕不韦”。都知道,《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它的作者就是吕不韦。当时,吕不韦是秦朝的宰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而《吕氏春秋》要求制作兵器的人,必须将名字刻在兵器上。

吕不韦作为秦朝的宰相,是秦国兵器生产的最高主管,在他下面有许多的工厂,每个工厂都有厂长。所以,专家推断,秦朝的军工管理体制分为了四个层次,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每一个层次都是紧密结合,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刻在兵器上的工匠名字来进行追责。

秦始皇怎么做到统一六国(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5)

由此可见,秦朝的许多兵器厂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量生产优质兵器,“金字塔四级管理体制”是制作这些兵器的最根本保证。当时,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野蛮骚扰之时,秦人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了当时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战争武器,这一点算是非常不易了。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吕氏春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