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喜欢的人(他是鲁迅最喜欢的人)

(《民国大师系列》第42篇)

鲁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时,曾专门比较过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说道:“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鲁迅先生喜欢的人(他是鲁迅最喜欢的人)(1)

刘半农就是这样一个人,愣头愣脑,整个人生都没有规划,时不时让你大吃一惊,但吃惊过后,却又为他的“意外之举”大为折服。

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明绝顶,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屡创纪录的超级学霸,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顺利考取北大、清华时,他却选择了退学,一个人跑到上海去谋生路。

在上海,刘半农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并开始大量地创作小说,不过千万别以为这位学霸是想实现文学的梦想,其实他写的都是些不入流的艳情小说、消遣小说,目的无非是为了多赚稿费。

几年后,报社停业整顿,刘半农的编辑工作也走到了尽头,只得回老家。没有了收入,一家人过得非常艰难。然而,就在这时,老天爷却扔下了一块天大的馅饼——北大校长蔡元培竟然给他寄来了教授的聘书!这个大馅饼砸得刘半农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不过这就是事实,一个中学还没毕业的写艳情小说的人,竟然当上了北大的教授!

老刘的人生够出人意料了吧?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在北大,刘半农迅速从一个艳情小说作者,变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当时,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刚崭露头角,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块阵地,刘半农为了更彻底地打击复古守旧派,就找到好友钱玄同,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钱玄同也是出了名的急先锋,一听老刘的计划,立刻同意了。于是,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王敬轩”的文章:《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以一个守旧派卫道士的身份,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大肆辱骂。而在同一期,还有一篇文章,名为《复王敬轩书》,署名“本社记者半农”,对王敬轩的观点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

其实这位“王敬轩”,就是钱玄同,故意跟刘半农一唱一和,将守旧派卫道士的丑陋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性衬托得无比伟大。

鲁迅先生喜欢的人(他是鲁迅最喜欢的人)(2)

这两篇文章,迅速成了导火索,点燃了旧派与新派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论战,其首功,无疑应属刘半农。苏雪林曾说:“(刘半农)虽不足与陈、胡方驾,却可与二周并驱。事实上,他对新文学所尽的气力,比之鲁迅兄弟只有多,不会少。”

然而,就在刘半农在北大声名鹊起,以“中学肄业的大学教授”的身份成为传奇人物的时候,他却再一次出人意料,选择了出国留学,要考一个响当当的博士学位回来。

当时,欧洲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刘半农在巴黎的生活极为拮据,经常吃不上饭,头发也没钱理,长得像个野人,连同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都看不下去了,骂他为中国人丢脸。但刘半农生性洒脱,丝毫不以为忤,还把住的地方起名叫“花子窝”。有一次赵元任夫妇去看他,想拍张合影,刘半农竟然让大家坐在地上扮乞丐,伸着手作乞讨的样子,让赵元任哭笑不得。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半农却考取了世界上公认最难考的法国国家博士,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也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大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大奖的中国人。

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刘半农还写过一首歌,叫《教我如何不想她》,被赵元任谱上了曲子,迅速成为流行歌曲,影响极大。值得一提的是,“她”这个字也是刘半农首创的,原本汉字中没有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到了清末民初,通常用“伊”来表示,刘半农便专门造了个“她”字,还有表示物的“它”,一直沿用至今。

这首歌在当时极为流行,很多女生都以为词作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对他很是崇拜,然而等见到了本人,却是又黑又土的一个半老头子,都极为失望。刘半农听说后,风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鲁迅先生喜欢的人(他是鲁迅最喜欢的人)(3)

刘半农兴趣极为广泛,爱一行干一行,而且还都干出了名堂,除了语言学上的大师级地位之外,还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杂文家、翻译家、民俗学家、词作家、摄影家等等。

有一次,刘半农心血来潮,想研究全国各地方言中的骂人的话,就专门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征骂”启事。启事一登出来,刘半农立刻成了世上“最可怜”的人:走在路上,有人用方言骂他;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用各地的方言骂他;回到家,也不得安宁,还有很多人专门登门骂他。刚开始刘半农还颇为自得,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但没过几天就受不了了,赶紧又去报纸登了条“结束”启事,这才缓过劲儿来。

刘半农还热衷于搜集各地民俗,并因此而丧命。那是1934年6月,刘半农带着几个人远赴蒙古,考察蒙古族民俗。虽然旅途艰苦,但刘半农最擅长的就是苦中作乐,经常给大家讲个笑话,搞个恶作剧之类的。晚上睡觉时,还把自己的行军床摆在屋子中间,躺在上面一动不动,开玩笑地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谁也没有料到,这句玩笑话,竟然成了他的死谶。

在走访的过程中,刘半农被蚊虫叮咬,这本是寻常事,大家也没在意,却不料感染上了疾病。回京后,刘半农又忙着整理资料,未能及时治疗,结果几天后不幸去世。

在追悼会上,北大校长蒋梦麟亲自主持,胡适在介绍他的生平时,几度哽咽,全场师生齐声痛苦。

后来有人评价道:“五四那一辈,认真者往往认真过分,只认死理;潇洒者,又往往难有所成。像刘半农这样的人物,实在教人无比怀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