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受,每次喝牛奶的时候总会觉得肠道不舒服。有时候还伴有恶心、想呕吐,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腹泻?嗯哼?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疾病吗?别担心整个亚洲接近有50%的人口或许都和你一样有类似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就叫做乳糖不耐受。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要想了解什么叫做乳糖不耐受,我们就需要了解下什么叫做乳糖。

乳糖是我们母乳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乳糖进入人体以后,在小肠中的乳糖酶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就进入大脑构成了咱们脑部和神经组织的成分。因此我们之所以能够茁壮地生长,乳糖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1)

因此如果肠道中的乳糖酶因为某些原因缺失了,或者活性降低了,那么原本应该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被肠道吸收的过程,却会被肠道中的细菌发酵分解为成醋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及 二氧化碳等气体,于是气体会引发腹胀、肠鸣、醋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引发肠道疼痛、严重诱发腹泻,这些症状就叫做乳糖不耐受症。

据流行病学分析显示,中国人是乳糖吸收不良和乳糖不耐受的高发人群, 我国汉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为75%~95%,少数民族人群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76.0%~95.5%。所以这也是为何中国人乳糖不耐受如此普遍的主要原因。


既然乳国人乳糖不耐受这么高,那么为何小时候喝母乳却没有一点问题呢?

为什么小时候接触母乳中的乳糖很少发生不适呢?

别着急,接下来禚医生给大家讲一下,乳糖不耐受的病因和临床分类。其实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所患的乳糖不耐受其实更多的是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换句话说也叫做成人型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2)

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婴儿,肠粘膜会逐渐发育成熟,乳糖酶供应充足在摄入母乳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将乳糖消化吸收,所以婴儿很少发生乳糖不耐受。

但是幼仔于断乳后一生中极少可能再摄入大量乳糖,成年后肠道乳糖酶即失去存在意义,所以多数哺乳动物临近断乳的时候,肠道乳糖酶会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消失。这主要和人体自然选择下的乳糖酶基因关闭有关。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3)

因此乳糖酶基因不再调节乳糖酶的分泌和产出,因此多半成年人都会产生乳糖消化不良引发乳糖不耐受。而这一基因的差异会因种族的区别而表现出不同的差距。例如欧洲人的乳糖基因关闭最少,因此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仅为2,但是亚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几乎 达100%。因此乳糖不耐受的发病多见自然选择下的乳糖酶基因关闭有关,多见于成年人的原发性性乳糖不耐受。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会引发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多见于其他疾病导致肠道乳糖酶减少有关例如

例如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病毒入侵引发的感染性腹泻,如齿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腺病毒,均会直接攻击肠粘膜细胞在细胞内繁殖,引发肠粘膜细胞变性坏死,其直接结果会引发肠粘膜上的柱状细胞分泌乳糖酶活性降低甚至直接分泌减少,就会引发以脂肪、乳糖、以及其他双糖的一过性吸收障碍,引发腹泻产生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4)

初次引发肠粘膜损伤的其他疾病均会引发乳糖不耐受病,例如炎症性肠病、手术及药物损伤等。


乳糖不耐受如果发生在婴儿时期又该怎么办呢?

相信这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了,因为据国家报道我国儿童先天性发生乳糖不耐受和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病率在3~5岁时为38.5%,在7、8岁时发病率最高,几乎可以达87.6%。因乳糖不耐受而引发的婴儿腹泻几乎可以占到46.9%~70.0%,这一数据不仅折磨诸位家长更是对我国医疗卫生的严峻挑战。

那么如果出现了类似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我们作为家长的又该怎么去解决这件事情呢?我们一点更要第一时间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核实,通常情况下在医院会借助这几种试验来确诊是否为乳糖不耐受,这里简单想大家接受一下。

  • 第一种叫做尿半乳糖检测试验:半乳糖在人体内代谢后接近有80%会从尿中排出,因此如果我们根据尿中半乳糖的水平就可以有效的评估乳糖的消化吸收状况,从而判断受试者是否为乳糖不耐受,在医院会借助指示剂的颜色进行判断。尿中半乳糖在半乳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己二醛糖和过氧化氢,后者会使指示剂显示出红色,因此如果指示剂不变色则提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5)

  • 第二种也叫做乳糖耐受试验:这个试验更简单一些,只要口入乳糖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血样水平,如果低于200 mg/L为阳性;但是该法需多次取血,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所以一般存在误差。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6)

  • 第三种叫做氢气呼气试验:只需要口服口服1—2g/kg乳糖3 h后测定呼气中氢气浓度,与空腹水平比较升高>2×10-5次方mol/L。判定为吸收不良。这个方法操作无损伤,灵敏准确简便,但需配备微量氢气测定仪,操作时间长达数小时,并需要受试者很好 的配合,所以年幼儿无法适用。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7)

总之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地判定我们是否真的为乳糖不耐受,以此进行特异性的对症治疗,减轻乳糖不耐受带来的健康影响。


如果被诊断为乳糖不耐受,那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

1、由于人体的乳糖酶的活性是受乳糖酶基因调控的,如果不幸被诊断为先天性的乳糖不耐受则属于基因层面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尚且没有较好的治疗措施,因此此类人只能终生禁食乳糖,来避免所带来的问题。目前的基因治疗还处于实验研究中, 相信将来能成为乳糖不耐受症治疗的有效手段。

2、其他类型的乳糖不耐受,首要的治疗是原发病的治疗。

  • 对于饮食治疗而言避免食用乳糖以及含有乳糖的食物可以有效地减轻乳糖不耐受的风险。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市面上售卖的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牛奶,这些产品均不含乳糖,并且优质牛乳蛋白配方还能确保蛋白质的足量供应和良好利用,而且有天然奶味,并含有婴儿正常所需的全部矿物质和维生素,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可以食用大豆奶粉或者米、面制品,但是这类产品营养成分相对不足因此不宜长期食用。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8)

  • 而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临床症状与禁食乳糖的量密切相关,因而在实际喂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逐渐增强婴儿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还可选用发酵乳(酸奶)减少乳糖摄入量,避免空腹饮食等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怎么解决(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为何如此普遍)(9)

  • 外源性的补充乳糖酶:由于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活性较低或者分泌不足,就像胰岛素缺乏一样,我们也可以外源性的补充乳糖酶,减少乳糖不耐受造成的影响因此服用乳酸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这些均可产生乳糖酶。这些商品在国外已经上市,但是由于乳糖酶的作用效果与乳糖的量、乳糖酶量及酶在胃肠道维持的活性有关,口服时易被胃酸破坏,因此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现阶段也是很难推广使用。

总结

乳糖不耐受是我们中国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和我们乳糖基因关闭有关相关,多见成人型不耐受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少见先天性的乳糖不耐受。如果我们在食用牛奶、母乳以及其他乳制品出现类似腹胀、腹泻、腹痛等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判定病情减少日后健康的麻烦。

如果诊断为乳糖不耐受也不要太过害怕,只要对症治疗,避免过多服用含有较多乳糖类的食物或者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机体对乳糖的耐受力即可。

怎么样现在大家更理解什么叫做乳糖不耐受了吧,明白为什么国人常见的原因了吧,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并转发给身边又需要的人吧,嘿嘿,纯手打感谢支持哟。

部分参考文献:

1、王文建.乳糖不耐受症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27(19):1468-1470.

2、陈健,赛晓勇.乳糖不耐受的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37(2):299-302

3、周兰兰,张玉英,刘娜,等.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的流行病学及分 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8): 836—83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