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出新花招司机们小心(面对碰瓷务必用法律)

碰瓷,是旧社会市井无赖之徒敲诈勒索钱财的一种方法,多指在公共场合故意造成碰撞、摔物等现象。这个古老的街头骗术变身今日敛财新招,在交通领域不断演化翻新。除了常见的“你轧我脚了”“你剐了我的车”“你把我撞倒了”等,在一些城市甚至发展成“职业碰瓷党”。

这样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有人说是因来钱快;有人说是因成本低,骗不到钱拍屁股走人即可;还有人说是因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正是驾驶者违法行驶,才给了碰瓷者可乘之机……

对此,警方提示:严格守法驾驶是避免碰瓷上身的最佳利器,一旦遭遇碰瓷,应立即报警,不要与对方私了。碰瓷的法律成本并不低,除可能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罪行外,如果危害到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最高被处以死刑。

碰瓷出新花招司机们小心(面对碰瓷务必用法律)(1)

预防碰瓷首先做到守法驾驶

面对可能遇到的碰瓷,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警方表示,预防碰瓷最重要的就是驾车时遵章守法,不给碰瓷分子可乘之机。此外,碰瓷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多数是因为碰瓷者抓住当事人不愿惹麻烦的心理特点,主动要求私了,这也给了“碰瓷党”可乘之机。

警方提示,在碰瓷者制造事故时,他们一般会先开车跟在“目标”车后观察一阵,然后在“目标”车违法行驶时迅速冲上去与之产生碰撞事故。如果看到有车一直跟随行驶,还是小心为妙。有些碰瓷者还会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碰瓷,他们往往会在车速很慢的时候“下手”,碰撞部位大多都在车身侧面。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那些执意要求私了,不同意报警的人,或者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穷凶极恶进行威胁的,十有八九就是碰瓷者。

这时,驾驶者要明确一点,如果车辆已经上了全险(包含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发生事故后,即便是驾驶者责任,产生的相关车损或者医疗赔偿费用(在三者责任险赔偿金额之内的)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在出现交通事故后不要慌张。如果碰瓷者“受伤”躺地,并当场提出赔偿要求,驾驶者不要去碰对方,以免其耍赖。可等警察到达现场后再送其去医院做检查,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也会由保险公司承担。

总之,遇到碰瓷者,驾驶者应立即报警,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对现场情况拍照留存记录,以便日后维护自身权益,不要在现场给碰瓷者赔偿,不要被对方的野蛮态度吓倒。遇到碰瓷者进行言语或者武力威胁时,驾驶者应立即坐回车内并将车辆反锁,随后迅速报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手机或者相机进行录像取证,尤其是记录碰瓷者的长相、车牌等细节。

很多情况下,只要坚持报警,碰瓷者会遛之大吉。在警察到达现场后,如果当事人认为对方存在碰瓷嫌疑,可以私下告知交警。如果对方的确是碰瓷惯犯,在交管部门的系统里会有相应记录,警方会进行深入调查。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对方碰瓷与否,驾驶者都不应擅自驶离事故现场,尤其不能强行驶离,应等待警方到达现场后进行处置。目前还存在一种碰瓷行为,即“没事你走吧”,碰瓷者会首先要求留下对方手机号,然后又主动提出自己没什么大事,让“肇事方”驶离,随后会再次联系对方称,如果不给钱,会报警称对方驾车逃逸。因此,碰到“伤者”主动“示好”时,应务必拍照或录像留证。

碰瓷出新花招司机们小心(面对碰瓷务必用法律)(2)

碰瓷触犯多项法律最高可处死刑

用碰瓷手段套钱,早已不是新鲜之事,且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结局也大不相同。简单地说,碰瓷是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的一种行为。但从法律角度看,碰瓷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会受到不同的处罚。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碰瓷行为不严重时,警方多会依据上述法条,对碰瓷者作出处罚。

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涉及金额较大,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则会因触犯刑法,被警方刑事拘留,并最终接受法院审判,锒铛入狱。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碰瓷行为涉及金额通常较大,碰瓷者受到刑事处罚属于大概率事件。在碰瓷引发的刑事案件中,多被定性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其中,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敲诈勒索罪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诈骗罪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碰瓷行为有时还会因事态升级,演变成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等更为严重的罪行。针对目前碰瓷手段花样频出的现象,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初红漫认为,现实中发生的碰瓷案件情形各异,有的案情较为复杂,司法实践中,对碰瓷案件究竟处以何种罪名,应视情形认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的罪名必须能够“足以评价”犯罪行为,碰瓷行为的本质是诈骗钱财,但如果犯罪情节恶劣,在构成犯罪竞合的情况下,就宜以重罪定性。

对碰瓷行为的法律围堵已足够广足够深,一方面需要加大法律宣传,使驾驶者和碰瓷者都认识到碰瓷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及后果,另一方面则需要驾驶者遇到碰瓷事件时,能够拒绝私了,果断报警,让碰瓷者付出法律代价,用法律给碰瓷者“消瓷”最靠谱。

来源:法律之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