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为什么有职业年金(如何看待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一个待遇,但是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岗人员才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

那么,职业年金是怎么来的?它有哪些影响呢?

事业单位退休为什么有职业年金(如何看待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1)

职业年金的来由

在我国职业年金的出现时间其实并不长,至今不过7年时间。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一样,也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单位保障变为社会保障。

这次改革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相当于一个重磅炸弹,大家都非常关心改革后的待遇问题。

之前国家在一些地区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时候,就是因为新老人员的待遇差距过大,导致新人意见过大,最终试点无疾而终。本次改革如果不做出一定改变,那么肯定也会存在比较大的阻力。

为了保证改革的平稳过度,保持职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国家在《决定》中明确——从2014年10月开始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在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明确了职业年金采取个人账户制,单位按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所以从2014年10月开始,国家强制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必须为在编在岗人员缴纳年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到年金的待遇。

事业单位退休为什么有职业年金(如何看待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2)

职业年金的影响

职业年金作为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的一种补充,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退休人员的收入。

职业年金的主要发放方式和养老金一样,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60岁是139个月,55岁170个月。

目前,年金实行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多数退休人员一个月的年金也就几十元或几百元,所以退休人员对年金收入的感知并不强。

但其实对于2014年之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未来他们退休的时候,年金收入将占据他们退休收入的1/3左右,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的是,职业年金账户里的钱发完就没有了,国家不会继续按照相应水平发放,那么到时候退休人员的收入将会明显下滑,这将会是一个隐患。

事业单位退休为什么有职业年金(如何看待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3)

还有哪些人有年金?

目前除了职业年金以外,我国还有一个企业年金

顾名思义,企业年金就是针对企业人员建立的年金制度。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2004年就开始试行了,建立时间非常早,不过效果并不好。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一样,也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不过企业年金因为并不具备强制性,并且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参与。目前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0年末全国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仅占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2.7%。

事业单位退休为什么有职业年金(如何看待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4)

因为年金的覆盖面不够宽广,为了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国家正在推进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希望通过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