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1)

当我在某度打下埃及两个字,清晰而跃然地出现所谓埃及“三大件”——法老、艳后、金字塔。

而这三者实则联系紧密。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国王,即国家的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埃及艳后,指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2)

图片:wikimedia

当我们谈埃及时,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埃及文明,更准确的说是古埃及文明,是那片大地几千年以前的神秘。

被视作古埃及文明象征的金字塔留给世人太多疑惑,法老的黄金面具上装饰着看似邪恶的巨大眼镜蛇,抑或是总能在文艺作品中窥探一二的艳后的风流韵事和唏嘘结局。关于其主旨常有关生死,古埃及文明仿佛是种面向死亡的文明。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3)

图片:wikimedia

语言常被视作文明的载体,那么埃及语呢? “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在没有遭受变革的情况下维持几千年。” 更不用说是论起历史久远、文明繁荣,堪与中国相提并论的古埃及。这个黄沙漫天的国度曾几经巨变,甚至伴随着后期殖民统治而换用了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

提及埃及语,有这样三个关键字:宗教、亚非语系、象形文字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4)

埃及语的象形文字 图片:wikimedia

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阿拉伯语成为埃及的官方语言。这也标志着此后,科普特语只在科普特正教会和科普特天主教会中使用,沦为了一种宗教用语。而科普特语是埃及语发展进程的最后的阶段。

埃及语大致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六个时期远古埃及语、古埃及语、中古埃及语、晚埃及语、世俗体以及科普特语。远古埃及语现已很难企及以涉略。古埃及语、中古埃及语、晚埃及语除在时间上区分,这三个时期的书写也同用圣书体与僧侣体。

圣书体即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而僧侣体脱胎于它,如其名,适用于宗教。两种书写文体在同一时期发展形成(存在争议),僧侣体沿用于古埃及一直到罗马统治时期,直至公元前660年被世俗体取代。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5)

圣书字的草书体 图片:wikimedia

至于世俗体科普特语,前者与阿拉伯文外表相似,但实则并无联系。而科普特语则衍生于古希腊语,并融合了一些世俗体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埃及文字体系愈发完整,但由于时代背景,亦可见式微。到了世俗体和科普特语时期,二者已经从象形文字逐渐过渡为了字母文字。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6)

三世纪时的科普特语铭刻 图片:wikimedia

从语言结构来看,埃及语通行于古埃及,属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且非常典型。埃及语的基本词汇都是由一组三个辅音的字根组成的,亦正如不少亚非语系语言一样,埃及语并不书写元音。

音韵上,古埃及语在唇音、齿音、颚音、喉音、小舌音、咽音及喉塞音的分布与阿拉伯语很相似。但不少古埃及语的字母发音到现在为止仍不能被学者确定。另外在语法上,古埃及语的基本语序是:谓主宾,也有使用英语的所有格等,随着语言发展在一些功能词性、属性词性的区别上也有了一定完善。

埃及人书写多样,早期使用象形文字,即上文所提及的圣书体与衍生的僧侣体,混用至后期则使用改良希腊文字并结合世俗体形成的科普特语,以通行使用。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7)

以古埃及语象形文字、世俗体以及希腊字母三种语言书写的罗塞塔石碑 图片:wikimedia

当我们在谈埃及时,我们打量它的外壳,也唏嘘它的内核。

尼罗河孕育着它几千年的兴衰,国家在时代更迭下不尽辉煌与耻辱、繁荣与破碎,朝代在尔虞我诈与委曲求全中逃不开内争、外斗,无数或无辜或愚昧的人民,有的因为愤起而身死名留,有的渴求神灵庇佑对于生与死苟延而挣扎。

在这种时候我们会发现,所谓文明如此相似,相似而所以残酷。

在国内盗墓小说红热时,有不少人也同样把兴趣转向陵墓恢弘如埃及金字塔。而作为影响西方文明深远的文化之一,埃及文明提供给艺术家们太多的创作灵感。也或许是为了延续这样的灵感,西方对于埃及语的学习尚存,资源也不至于凋零。

相较而言,比起任何一门现代外语,对于古埃及语的学习,难在如何跨越历史的障碍获取正确信息,并系统学习。中古埃及的圣书体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并非日常交流用语,但其常被使用在雕刻、艺术品上,及出现在一些重要的书面场合,故得以流传,也成为后人学习古埃及语的主体。

那么,文章的最后,如果遇到有意了解或学习古埃及语的你,在这里推荐一些埃及语学习资源。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语纪”在后台发送关键字“埃及语”,以获取相关资料。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8)

小而有意

以语为纪

让语言之美不囿于小众

文化所承不拘于时空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9)

说到埃及会想到什么(当我们谈埃及时)(10)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语纪”,第一时间了解语言学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