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

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说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熟练掌握“九宫八卦阵”,排兵布阵,威震一时。其实,除了“八卦阵”以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出名的阵法。例如秦朝末年,汉军利用“十面埋伏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不管是哪个阵法,都有其破解之道。八卦阵虽然变幻莫测,但只要熟悉九宫八卦,找到“生门”即可破阵;而十面埋伏阵的天敌则是一字长蛇阵。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阵法,如果布置得当,几乎无人能破,这个阵法就是“天罡北斗阵”。

天罡北斗阵又名“七星北斗阵”,该阵法是按照北斗星座的7颗星的方位,演变而来,变化莫测,堪称天人合一。

北斗星由7颗星组成,分为两个部分,由4颗星组成“斗”,3颗星组成“柄”。如下图,“斗”在古代又称“魁”,其四颗星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柄”又称“杓”,其三颗星分别是玉衡、开阳、摇光。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出现的方位不同,古人云:斗柄向东,天下皆春;斗柄向南,天下皆夏;斗柄向西,天下皆秋;斗柄向北,天下皆冬。

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1)

正是因为如此,7颗星的相对位置虽然固定,但只要7星转动,7个星位相互连接,能让敌人瞬间应接不暇。

天罡北斗阵的玄妙在于,以固有的联系攻击对手,化小为大,当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的那个人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的其他人侧击反攻,犹如一人身兼数人的能力,确是威不可当。正是因为如此,此阵可用于小规模战斗,也可以用大规模战阵。

历史上,天罡北斗阵是存在的,布阵的7颗“星”需要有一定的武力基础,但由于该阵对“七星”的能力、步伐、相互熟悉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少能成阵。上个世纪末,香港武侠百花齐放,金庸先生以《射雕》和《神雕》两部武侠小说,彻底将天罡北斗阵发扬光大,人们才惊叹,原来真有此阵。由于历史上的真实例子乏善可陈,笔者就以金庸的虚构作品来举例,希望大家莫怪。

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2)

在金庸老爷子的笔下,王重阳的7个徒弟虽然武力平平,合力也很难战胜天下五绝之一,但一旦形成“天罡北斗阵”,则威力无穷。不管是梅超风,还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都无法单独攻破此阵。后来黄药师和欧阳锋合力,靠欧阳锋背后偷袭,杀掉全真七子之一的谭处端,因此破阵。余下的“全真六子”为了对付黄药师,只得将第二代弟子尹志平强行补位,但由于尹志平武功平平,他们又拉上“江南七怪”之一的柯镇恶合作,尹志平和柯镇恶共占“天璇”位,这8个人组成天罡北斗阵,竟然困住目中无人的黄药师。黄药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目中无人,却对天罡北斗阵佩服不已。

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3)

天罡北斗阵最为壮观的场景出现在《神雕》中,郭靖带杨过上全真教,误被认为是奸细,因此众位第三代弟子用14个天罡北斗阵,布成了一个两个大阵,合计98人组成,郭靖当时武功天下第一,面对一帮“徒子徒孙”辈的小道士,久久不能突破,只得望洋兴叹。因此,古人说该阵可以用于冷兵器时期的战场大战,所言不虚。

天罡北斗阵固然厉害,在“双雕”中几乎无人能敌,但它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北斗星的第四颗星,也就是“天权”位置,连接“斗”和“柄”,是该阵的关键,因此承担进攻和防守的义务更多。若想破此阵,必须先除掉“天权”,因此,布此阵时,需要一位能力超群的人居“天权”位。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武功最高,因此长期居天权位。

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4)

第二,北斗七星的前两颗星,即天枢、天璇二星连成直线,并且延长五倍,就是著名的北极星。因为北斗星和北极星位置相对固定,而且北斗星四季旋转,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在围绕北极星旋转。所以,天罡北斗阵不管怎么移动,都是在围绕北极星位旋转。这就给天罡北斗阵留下一个“Bug”,所以,若想破阵,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北极星位,只有占北极星位置,才能以静制动,找到先机。但天罡北斗阵既然知道北极星位是缺点,因此每次都会快速移动,让对手不能轻易占据该位置。

十二天罡大阵(天人合一古代的)(5)

天罡北斗阵出于道家学派,脱胎于古代的星相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的最佳体现之一。因此,以“天罡北斗阵”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确源远流长,让人敬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