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

教育是一种修行|成长是一种陪伴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

现在家长们一听到艺术,会觉得很遥远,很高深。但孩子的艺术创造能力却是与生俱来的。可是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又泯灭了孩子的艺术天性。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3)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4)

01

孩子时期首先接触到的是艺术教育中的美育。最感兴趣,最能让孩子发挥创造,表达内心世界的也是美育。可是很多的家长或者不正规的学校却误解了美育的意思。美育并不是让孩子去画简笔画,不是让孩子临摹,也不是让孩子直接去学习油画和水墨画,而是让孩子去感知色彩,感知涂鸦的乐趣,感受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表达的愉悦感受。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5)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6)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7)

02

那么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存在了哪些错误的方式呢?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8)

简笔画式的绘画

很多家长在家中教孩子画简笔画,还会教画小鸭子。仍然还是用先画一个2,再点一个点,再画嘴巴、身体和脚的步骤。这种画鸭子的方式已经根植于心,可是对于孩子来讲,他所看到的鸭子可能不是这个样子的。孩子看到的可能是在水中游的鸭子或者是在飞的鸭子。家长教的是自己内心里小时候老师教的鸭子,可是这种方式直接会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忽略了自己看到的样子,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不对的,最终形象被模式化、固化。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9)

现在也有一些幼儿园也还是在用这种方式教学,全班的小朋友画出来的苹果基本都是一种形态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那这种模式化的教学背后孩子就会没有自己的思想了,从此以后它画的苹果就只会有这一种感觉,只会去模仿。而没有任何的自我创造,没有自己的理解,更没有自己的想法。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0)

追求结果

很多家长说,我希望孩子学半年的美术,就能自己画一幅看起来还不错的画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也一定会选择那种模式化的教育机构,因为只有模仿才能够最快速达到效果。孩子的涂鸦期有可能要长达两年多,一直都是没有固定轮廓、没有形象的在乱画。而这个时候孩子是在探索绘画的感觉,哪怕毫无逻辑毫无形象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画的兴趣。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1)

过多的干扰与指挥

孩子在绘画时,家长会问孩子画的是什么? 孩子说画的是飞机,结果家长说:你画的不像飞机啊,飞机还有两个翅膀呢。这样孩子就会困惑了,我到底要怎样画呢?其实家长不要要求孩子画的要多么像,因为孩子是根据自己的形象记忆直接反馈出来的,哪怕不像现实中的飞机,但是是孩子内心中对飞机的创造。而艺术的表达本来就是要有创造、表达和享受。只要孩子画的开心就好了。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2)

方式的单一化

家长认为绘画就是让孩子拿笔在纸上画,其实不然。创作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用手抹颜料,用海绵点画,用刷子刷画,用吸管吹画,用球来滚画。在水里作画,用树枝作画,用叶子作画等等,都是创作的方式,所以家长不要单一的认为一旦画画就是拿颜料拿纸和笔。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3)

家长们在了解了这几个误区后,以后就不要再碰触这些雷区了。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4)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5)

03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艺术创作能力呢?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6)

有想象力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想象力的宝宝。有想象力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想象力的孩子。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7)

家长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与孩子沟通时也可以多使用可能是…….也可能是......我觉得是......的语法,让孩子认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事情的多种形态与可能。例如看到天上的云彩,问宝贝云彩像什么?要说像恐龙,也像一个笑脸还像一件衣服。 问宝贝妈妈画的画是什么? 说可能是一架飞机,也可能是一个停车场还可能是一个大房子,让孩子展开无限的联想,充分展开他的发散性思维。同时选择培训机构的老师时也是以老师是否有足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为选择要求。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8)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19)

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创造

无论孩子的作品家长看了有什么不满或者觉得无法理解,都要支持孩子的创作,其实家长不需要对孩子的作品有什么评价,无论好的还是坏的评价。只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他的创作,支持他做他想做的事,画他想画的作品就可以了。因为孩子笔下的表达是内心的表达,是他另一种语言的呈现,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0)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1)

去除掉所有的限制

家长在家中不允许孩子在床上画,不允许在墙上画,不允许在身上画,这就阻止了孩子太多的创作机会。 孩子要的是无拘无束的涂鸦感,无论是在哪里都是孩子想要创作的地方。那么家长会说,在床上把床单都画花了。那我们可不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床单在床上,每次孩子要画的时候就给他铺上。在墙上画画随便画,孩子八岁以后重新再刷一遍墙。孩子需要的是随时随刻创作的灵感,而不能因为是一个床单和一面墙而毁坏了孩子的创作灵感。哪怕你觉得那是在乱画。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2)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3)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4)

放下功利心

我相信家长们让孩子绘画或者创作,并不是抱着让孩子未来成为美术家或者画家的想法来培养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喜好和灵性的保护。那我们就不要有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喜欢,只要孩子快乐,那我们的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支持与提供条件。让孩子自由的去感受绘画与创作时的快乐与表达。感受美与乐趣。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5)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创造的天使,这些天使们的灵性与创造需要我们保护,从而使我们的孩子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欣赏与对美的享受,将艺术感深植于大脑,成为自己人生的艺术家!

艺术的天堂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6)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7)

文章原创作者介绍:刘岩老师,中国著名早教与亲子沟通专家、中国瑜伽感统教学法创始人、中国早幼教行业管理咨询第一人。从业十几年,开展早幼教行业师资培训近千场,听课从业人员近3万人;开展家长讲座近万场,受益家庭近十万人;她为多家早教总部提供运营以及课程研发顾问咨询服务。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8)

教育是一种修行 成长是一种陪伴

璟舒说伴你一路前行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感悟(是谁误导了孩子的艺术教育)(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