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

——“了不起的城市”之绵阳

绵阳,四川省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有2200多年的郡县史,不仅有旖旎的山水,更有悠久的文明,是大诗人李白故里、中医针灸发源地之一。

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自然少不了舌尖上的文化。

在烟火气息的深巷市肆里,你可以品尝到锅魁、梓潼酥饼、席凉粉、冷粘粘等等让人垂涎的美味。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1)

绵阳美食种类丰富

而绵阳人的最爱,则是热腾腾、香喷喷的绵阳米粉。

绵阳米粉,是将大米做成面条状,辅以牛肉、肥肠等臊子做成的主食,吃起来爽滑鲜美,回味无穷。

当地人最爱的吃法是“对浇”,也就是把两种臊子混在一起,口感更加丰富,吃起来相当过瘾。

绵阳米粉

说来也是让人惊讶:简简单单的绵阳米粉,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的味道已深植于绵阳人的味蕾。

在当地,流传着两个关于米粉的久远的传说。

相传大约在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迎刘备入川。

为了与刘备结盟,刘璋热情款待,一餐一饭不敢疏忽。

一天,二人登上位于绵阳的东山,刘备提议品尝一下当地美食。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2)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璋

刘璋赶紧着人准备,极力推荐当地小吃:“这山里有一位巧妇,非常擅长烹饪。她家祖传的美食,更是让人叫绝:把大米磨成浆,做成丝,加上鸡肉、鱼肉等材料,用开水烫熟就可以吃。那汤真叫一个鲜!那味儿真叫一个美!方圆百里,都对这美食垂涎呢。”

不久,刘璋手下便将巧妇带到山上。米粉还没上桌,刘备便觉鲜香四溢,胃口大开。

刘备品尝后赞不绝口,将士们也吃得酣畅淋漓,不一会儿连汤都不剩一滴。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3)

绵阳米粉

大大满足了胃口的刘备,望着绵阳的山山水水,喜悦着这里的物阜民丰,禁不住感叹:“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

一碗绵阳米粉,就这样征服了蜀汉开国皇帝,难怪流传了上千年。

第二个故事,也和刘备有关。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蜀汉宰相,名叫蒋琬。

蒋琬聪明过人,文武双全,被刘备任命为广都长。然而,这位大才子太会享受生活,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

当年刘备到广都县出巡,居然发现蒋琬昏昏沉醉,将一大堆工作撂到一边。刘备勃然盛怒,下令处死蒋琬。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4)

幸亏诸葛亮劝说道:“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蒋琬这才免于一死,还被提拔重用,后来成为与诸葛亮齐名的“蜀汉四相”之一。

虽然官至宰相,蒋琬却一直很接地气,尤其对美食格外热衷。

据说他经常微服私访,体察百姓们的生活。一天,他在绵阳吃了一碗米粉后,给了厨师一个建议:米粉可以更细些,既方便煮熟,又很容易入味。

后来厨师开始尝试,将米粉由粗改细,果然风味更佳。此后,绵阳米粉便成了“米粉界”独一无二的细粉了。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5)

蒋琬像

绵阳米粉与云南米线,貌似傻傻分不清楚。毕竟,二者都是用大米为材料,做成的面条状主食。

实际上,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就外观上来说,绵阳米粉要比云南米线细得多。

在做法上,更是不尽相同:云南米线,是把煮熟的米线,放在滚烫的鸡汤中食用。而绵阳米粉,要先放在竹篓篓里烫一烫,当地人称“冒”。

在口感上,绵阳米粉偏向爽滑细嫩,而云南米线则更为Q弹。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6)

绵阳米粉(上)与云南米线

同样是米粉,绵阳米粉和桂林米粉,也有着诸多差异。

外形上,一定是绵阳米粉更细,桂林米粉粗一些。

在配料上,二者有很大不同。桂林米粉讲究卤水的制作,而绵阳米粉主要以干香的臊子丰富口感。

绵阳米粉的臊子,种类少而精,常常以牛肉、肥肠为主,还会配以酸菜、笋子、豌豆等。在绵阳吃货来来,一碗笋子牛肉,就足以慰风尘了。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7)

绵阳米粉(上)与桂林米粉

相比于全国驰名的小吃,绵阳米粉更低调、亲民、厚朴,却是其他珍馐美味无法替代的。

就像当地人说的那样:“绵阳的米粉,成都的面,简直不摆了!”

在某一个慵懒的清晨,在绵阳古老的街巷中,你会闻到米粉飘出的香气,看到惬意享受米粉的人们。

在绵阳人心里,就像橘生淮南的道理,绵阳米粉到了外地,虽然原料大同小异,味道却远不如在绵阳那般。

绵阳米粉的家乡味,是游子们心底的乡愁。

绵阳人的早餐从扼杀一个包子开始(绵阳人早餐都要吃一碗)(8)

绵阳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