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又至中秋(金风玉露的中秋不常有)

时值中秋佳节,一些人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却也始终怎么也卸不下,肩上沉重的压力。另外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拿起手机给家乡的父母打去电话,在流水线上,高兴地诉说着脑海中的美食、佳酿,手上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说来也奇怪,他们的脸上,时不时地露出真诚却又略微苦涩的笑脸。

我和众人却大不相同,我本人对节日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我没有张养浩笔下“为问嫦娥,良夜空徊,不醉如何?”的海量。也没有身处在刘禹锡“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的诗中。另外从小到大,那放了又好似没放的三天假期,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现如今呢?我觉得中秋“团圆夜”,一定得加上双引号。

岁月悠悠又至中秋(金风玉露的中秋不常有)(1)

因为读书时,每天上课浑浑噩噩没有精神。下课铃一响,犹如一剂“仙丹妙药”,瞬间清醒不少。在课上与同桌的各种各样“赌约”,以及在球场上没分出的“大小王”,也会在课间仅有的十分钟里,抓紧的、迅速地实现。我们俩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反正就是要争个高矮胖瘦。我那时还觉得很可惜,要是还有一个友人我们也学桃园三结义。他却说:“谁当大哥呢?”我:“那肯定是我呀!我比你大一个多月哩!”他:“不不不,我觉得能者为大,所以还是我来。”我:“能者?你哪里比我强了!”……看吧又吵起来了。在学业上呢?你说他两个不怎么样吧,然而他们却比谁都了解,柳亚子说的成王败寇是什么意思,天天争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在他人金榜题名时,我们两个拿着并不理想,却又意料之中的成绩单,偷偷地从学校溜走了,再也没回来。

第一年说好听一点是服务员,实际就是一个杂工洗碗、拖地、擦玻璃……第二年在厂里面负责生产,实际上呢?众人所熟知的流水线,也曾留下过我的身影。现在的我在江南地区,和工地上的一群大爷“打成一团”。

这样就导致我的故乡它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的。像今天金风玉露、秋风习习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欢聚一堂、阖家团圆,自从离校我再也没见到过,还有些生疏。远隔万里外白发青丝间的两位老人,也许久没见过秋天的月圆了,实在愧对!却也只能感叹,金风玉露的中秋不常有。

江南的月亮足够圆,我也试图把这轮圆月背回故乡。但背上的包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低头细细观察,里面却丰富多彩。每一个空位或多或少都与亲情挂钩,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一生的前途、他们的期望。这些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一个多余。却也没有一个,我现在想要的。

岁月悠悠又至中秋(金风玉露的中秋不常有)(2)

里面空间本就拥挤,要怎么才能装下这轮圆月?我绞破脑汁,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倘若硬塞,背包挤破后的满地狼藉。可不是在家用扫帚扫扫灰尘、垃圾这么简单。结局只能是得不偿失。

回想起幼年,只顾着和堂哥、堂姐们在田野中狂奔,在小溪里摸鱼,搬开石头,就连一身盔甲的螃蟹,也没能逃出过我们的魔爪。回到家中一身泥泞,轻则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数落,重则便是“黄荆条”下出“好人”。那时的我们,不懂父母口中的懂事是什么样子,同样也不懂王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白白浪费掉我们在家,陪伴父母最好的时间段。

小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才是最时尚的,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才是对的、最好的。现在的我们同样也是如此,就如同他们所讲的那样,即便再好,仿佛也是理所应然,就该是这样。在这层不可言语的关系当中,被数落、教育、拳拳到肉,我们貌似是最吃亏的,可当遇到某些挫折、困难时,我们却又遗憾的表示怪我“不听话”

岁月悠悠又至中秋(金风玉露的中秋不常有)(3)

如今我所能感受到的不是什么代沟,我感觉到的是,我在一片汪洋的深海上自由航线,每当遇见风吹浪打,迷失于黑夜找不到回家的路,前方总有一轮圆月带领着我,他无私的奉献没要求任何回报,但是这轮圆月的光线越来越微弱。我害怕我怕这轮圆月,某一天偷偷地离开了我。却毫无办法,痛哭流涕中奢求它不再付出……

现在的我和须发皆白的辛弃疾,有着同样的感受“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月是好月,人是好人,唯独不圆,哎!也只能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温暖一下那颗冰冷的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