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曾国藩靠曾国荃,曾国荃靠李臣典。”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第一句话“曾国藩靠曾国荃”。

我们知道,曾国藩弃文从武,书生带兵,以一支“泥腿子”湘军,历经浴血奋战,攻灭了太平天国,挽狂澜于既倒,强行为清朝续命半个多世纪,堪称晚清国运的中流砥柱。对于清朝来说,他的功绩怎么来总结都不会过分。

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1)

可是,曾国藩能够攻灭太平天国,离不开一大帮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猛将。其中,出力最大的要算曾国荃了。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因排行第九,被称为“九弟”,时人尊称为“九帅”。曾国荃与曾国藩一样,也是书生带兵,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书法甚至可以当作字帖使用。与曾国藩不同的是,曾国荃行军作战更加勇猛。

曾国荃从军的时间比较晚,到1856年才招募了3000士兵,组成“吉字营”,奔赴江西给曾国藩解围。谁也没有想到,这支忙拼凑起来的军队,在曾国荃的带领之下,竟然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主力部队。

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2)

曾国荃敢打恶仗,善打硬仗,专啃“硬骨头”。安庆之战,他打了两年多;天京之战,他再打两年多。曾国荃硬是用千万湘军的血肉之躯,攻克了这两座至关重要的城池。这两场恶战打下来,朝廷立即赏赐一等威毅伯,仅次于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

“吉字营”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

当年,左宗棠曾经问曾国荃:“老九一生得力何处?”曾国荃回答:“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挥金如土”,就是“吉字营”战斗力强的秘密。

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3)

曾国荃对于部下舍得奖励,只要立下战功,一律重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是湘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便是白花花银子奖励的结果。攻克天京后,曾国荃放任部下对天京烧杀抢掠,“吉字营”的官兵都发了一笔横财,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

我们接着来第二句话“曾国荃靠李臣典”。

李臣典是“吉字营”的将领。他是湖南邵阳人,生于1838年,18岁从军,加入曾国荃的“吉字营”。

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4)

李臣典第一次大显身手是在1858年。曾国荃在江西吉安南门外遭受重挫,幸亏李臣典撑起了场面,勇猛地将太平军追赶到永丰、新淦,使得“吉字营”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曾国荃很欣赏李臣典的勇猛,将他破格提拔为宝庆营守备。

此后,李臣典就成为曾国荃部下一名骁将,在攻城拔寨时充当前锋。

李臣典还救过曾国荃一命。那是在1860年,安庆之役中,曾国藩与李臣典在枞阳阻击太平军援军。激战中,曾国荃腿部受伤坠于马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臣典飞马杀到,将曾国荃救回。

从1862年开始,曾国荃围攻天京。经过两年多的恶战,依然没有攻克天京。到了1864年7月,太平军的粮草依然很充足,反而是湘军的士气逐日下降。李臣典建议说:“师老矣!不急克,日久生变。请于龙脖子(今南京中山门至太平门之间的城墙)重掘地道。”

曾国荃为什么说是曾国藩的九弟(为什么说曾国藩靠曾国荃)(5)

于是,李臣典率副将吴宗国等在靠近太平门的城墙根下日夜挖地道。7月15日,地道挖好后,里面埋设了炸药。李臣典与其他9位将领立下军令状,发誓一定要破城。

第二天,湘军引爆了炸药,将城墙轰倒20余丈。李臣典带着士兵,从缺口处蜂拥而入,与太平军展开激烈的巷战。7月21日,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战死。至此,历时14年、席卷18省的太平天国运动终告覆灭。

此战之后,论功行赏,李臣典位居功臣第一,封一等子爵,赐黄马褂、双眼花翎。不过,没过多久他就染病身亡,没有过一把子爵的瘾。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